9月22日活动召集 | 北京古琴文化展和邸聆桐先生讲座

第二届北京古琴文化展 主办单位: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关于琴名“遞鐘”和“號鐘”的考证

  几年前翻看《琴曲集成》中的历代琴式,发现“遞鐘”“號鐘”两个琴名的字形很相近,又都与黄帝、齐桓公、伯牙有关。忽然想到:历代琴书在传抄翻印过程中,讹字的情况常有出现,那么在这两个相似的琴名里,有没有可能,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误写? “遞鐘”“號鐘”这两张古代名琴,曾与多位历史名人相关,“號鐘”还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名琴之一,经常被提及。前段时间,发现中国艺术研究院出版的老录音《丝桐神品》的介绍册里采用了明琴“小遞鐘”的照片;之后在“让古琴醒来”的音乐会上,又听到了这张琴的美妙音色。于是勾起了曾经的怀疑,对“遞鐘”和“號鐘”的关系作了一下查考。       一、对“遞”“號”的文字考察   遞,简体字为“递”。 《说文解字卷二辵部》解释“遞”(篆书“”):更易也,从辵虒聲。 《汉语大字典》解释“遞”,有三种读音。第一种读“dì”,义项有:(一)交替。(二)依次。(三)传,传送。(四)押送。(五)远。(六)足病。第二种读“shì”,义项有:(一)同“逝”。往,去。(二)通“适”。适宜。第三种读“daì”,义为围绕。   號,简体字为“号”。 《说文解字卷五号部》解释“號”(篆书“”):呼也。从号从虎。 《汉语大字典》解释“號”,有两种读音。第一种读“háo”,义项有:(一)呼叫。(二)动物鸣叫。(三)风发出声音。(四)大声哭。(五)通“胡”。何,为什么。第二种读“hào”,义项有:(一)召唤;呼唤。(二)号令;命令。(三)发令。(四)扬言;宣称。(五)称谓;给以称号。(六)名称。如:国号;年号;封号;谥号等。(七)别号,名字以外的别名。(八)旧指商店。(九)标志;记号。如:号衣;暗号。(十)做记号;登记。(十一)用来识别敌我的口令、暗语。(十二)某种处所。(十三)乐器名。1.号筒的简称。2.军队和乐队所用的喇叭。(十四)种;类。(十五)排定的次序或等级。(十六)中医术语。(十七)量词。(十八)姓。   “遞”“號”在字形上,部首不同;在读音和字义上,没有重合;没有互相通假、异写的的情况。很明显这是两个不同的字。因此从字面上看,“遞鐘”和“號鐘”是两个不同的琴名。那么在历史上,这是两张不同的琴吗?         二、关于“遞鍾”和“號鐘”的记载 明代初年的《新刊太音大全集》(1413年前)根据南宋《太古遗音》编订而成,书中《历代琴式》同时记载了“遞鍾”和“號鐘”,并配以图片:   遞鍾—— 黃帝袭伏之制而命之曰遞鐘。前汉王褒《贤臣颂》云:“伯牙操遞鐘。”《晋傅元传》:“齐威之䚦鍾。” 昔黄帝将会神灵于西山之中,乃驾象车,六交龙,毕方并辖,蚩尤居前,风伯进扫,雨师洒道,凤凰上覆,乃到山,大合鬼神。以遞鐘之琴,奏清角之音。 梁元帝《纂要》曰:“古琴有清角者,黄帝之琴也。”   號鐘—— 《楚词》:“破伯牙之號鐘”。 梁元帝纂要曰:“鸣廉、修况、蓝胁、號鐘、自鸣、空中,皆齐威公琴也。”      …

听古人解释古琴构造的象征含义

古琴的美,美在琴声琴曲,美在琴史琴论,还美在琴形琴制。古琴的构造制度有一套详细的规范,琴体各部分都有其象征含义。《太古遗音》中有一篇《琴制尚象论》,对此作了细致解释。《太古遗音》是南宋田芝翁编纂的我国首部成体系的琴学专著,现存有明代再编版。下面就把这篇论发出,用绿色字体略作注解,并配上明代《琴书大全》中的古琴结构名称图,方便大家阅读。 有言道“弹琴须要读书”。古人对古琴的理解和看法,可以在传世琴书中找到未经修饰的本源。如果您也喜欢探索琴书古籍,就请留言告诉我们吧。           琴制尚象论   制器尚象。其来久矣。 “制器尚象”指按照天地万物的形象来制造器具,是我国古代一直流传的工艺传统。《周易》中说“以制器者尚其象。”古琴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琴之为器。其制详,其义深。昔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以诸乐入音,皆相假合。思一器之备于律吕者,偏以众得之。于梧桐制为雅器,体名为琴。琴者禁也,禁诸邪而存正气。故琴为圣贤之乐,动天地而感鬼神。琴之妙理。莫大乎是。 古琴的创制始于伏羲。自一开始它就是圣贤的乐器,非同一般。   古先圣贤造琴,其状不一,而制度尚象,则有定式。 古人造琴有各种不同的样式,琴书中记载的有五十多种。虽然样式不同,但是结构的象征意义是固定的。       《琴书大全》中的古琴结构名称   琴额长二寸四分,以象二十四气。 琴额的长度象征二十四节气。1尺=10寸=100分。最初的尺指男人把手张开后拇指到中指间的距离。各个朝代尺的长度不一致,大约在19厘米到36厘米间变动。《太古遗音》成书于南宋,当时的一尺长约31厘米,二寸四分约为7.4厘米。   岳广三分,以象三才。岳内取身三尺六寸,以象其日三百六十有六。龙龈其折势四分,以尚四时。共长三尺九寸一分,成于三,极于九。九者究也,复变而为一之意也。 架弦的岳山宽三分,象征天地人三才。岳山内侧琴身长三尺六寸,象征一年366天(闰年)。琴体总长三尺九寸一分,三是万物生成的基础,九最大为极,又复归为一。   上穹隆以象天而圆其面。下方舆以法地而平其底。 面板隆起成弧形象征天,底板平整象征地。方舆意为大地。   中虚含气。外响应徽。徽十有三。其十二法六律六吕。其一处中者,元气之统,以象闰。则一阴一阳之道,备期之数也。 琴体中空含气。气响动的时候与琴徽相和。琴徽一共十三个,最中间的是七徽,象征闰月。其余十二徽对应音乐中的十二律(具体见上面的琴体正面图):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冼、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其中奇数位的六个是阳律,称为“律”;偶数位的六个是阴律,称为“吕”。“备期之数”,指具备一年的数字。“期”读“击”,指一周年。   律有长短,故徽有余促。当徽则鸣,差徽则否。亦犹气至灰飞,时移应正,神理不测,其在兹乎? 古琴上演奏泛音,左手正对琴徽则出音清亮,偏离琴徽则出音黯哑。这是自然规律决定的声学现象。“气至灰飞”指古人“候气”的方法:在律管里塞入芦苇薄膜烧成的灰,按方位埋入地里。随着季节变化,不同律管里的灰会被地气吹动而飞扬。由此得到十二律与十二月的对应关系。   上为天统,下为地统,中为人统。抑扬之际,上取泛声,则清轻而属天。下取按声,则重浊而为地。不加抑按,则丝木之声均和而属人。 这里将天、地、人分别对应琴上的泛音、按音、散音。也有的琴书里将重浊的散音称为地声,将清浊兼备的按音称为人声。   刳其中,则太虚之理具。弦其外,则妙用之应彰。琴鸣因弦,弦鸣因木。则耳于丝木之上,不足以听其声。由池沼之间而听焉,则无余矣。是以知妙用所施,不离太虚。本末相因,固如是也。 “刳”读“酷”,意思是把木头剖开挖空。这一段说明琴声的发出靠的是琴体和琴弦的两相配合。“池沼”指底板上的两个出音孔“龙池”和“凤沼”,此处琴声最大。现在人们对古琴扩音的时候常把拾音器放到池沼之间,就是这个原因。   琴之首曰凤额,下曰凤舌,其岳前曰承露,俗曰岳裙。凤轸穴曰轸杯。 琴头最上是“凤额”,琴头侧面枣核形凸起是“凤舌”。岳山外侧是“承露”,又叫“岳裙”。琴底装琴轸的凹槽叫“轸杯”,也叫“轸池”。   岳之体,魏然而高。若山岳之状。凤嗉,琴项也,谓之喉舌。可以教令也。 岳山是琴面最高处,如大山魏然高耸,所以叫“岳”。“嗉”是鸟类喉咙下面装食物的地方,所以琴项也叫“凤嗉”。嗉是喉舌,所以又寓意琴有教化功能。     《太古遗音》中将弹琴手势比作凤凰   人形者,取其肩背之正也。龙腰者,取其屈折如龙也。又曰玉女腰者,取其纤细也。自肩至腰,总象凤翅。耸然而张。龙龈乃琴末。承弦之异名。焦尾两边曰冠角。取其状名也。冠内两线曰龙须。 “人形”两字,根据其他琴书,应为“仙人肩”之误,指琴肩。   龙池者,龙为变化之物,潜于幽深之地,迹虽隐而声自出也。凤沼者,取其来仪沐浴自如也。 底板上两个出音孔,大的叫“龙池”,小的叫“凤沼”,是聚声的地方,与龙凤的德性相关联。   轸者急也,古人以竹为之,取凤非竹实而不食之意也。两角雁掌,曰护轸。系弦处曰凤足,其下曰凤腿。槽内栽天地柱,一圆一方,为琴之心膂也。前广后狭,象尊卑也。 琴轸是用来旋转调音的扳手,这里解释为“急”,也许和调音时紧弦有关。琴轸竹制,因为“凤非竹实而不食”。琴腹内装有两根贯通面底板的木柱,一根圆形一根方形,分别叫“天柱”、“地柱”,起到加固琴体和传导琴声的作用。“膂”读“旅”,指脊骨。“心膂”是比喻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琴之间,其所取象,昭昭然可见于木击之际也。 琴上包含的天地间种种美好形象,在弹琴时候一一浮现。这就是古琴具有独特魅力的原因之一啊! (完)     附原文图片(点击放大): (本文《太古遗音》图片取自台北中央图书馆藏明代彩绘本, 文字整理参考《琴曲集成》第一册中的《太古遗音》、 《新刊太音大全集》)         七弦清音  …

査阜西先生谈琴曲的加快、加花与发展

编者按:古琴具有一种独特的静态美和内省气质。许多人觉得它“音量微小、速度迟缓、节奏不明、旋律平淡”,听起来很不适应。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曾出现过将古琴曲加快、加花以适应现代人欣赏口味的尝试。当时査阜西先生写了一篇文章来谈这个问题。他认为:音乐以感动人取胜,不以刺激人取胜;古琴是小生产社会中最恬静的音乐,这个特点和价值在现代社会依然存在,不应强行变静为动。这篇短文,体现了一位琴人面对形势变化的冷静,也为后来人客观认识古琴留下了启示。 古琴减字谱主要记录指法而不精确记录时值节奏,这为实际演奏留下了自由处理的空间。古琴曲加快、加花的情况在今天依然存在,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大家留言一起讨论。   琴曲加快、加花与发展   琴曲在旧世非士大夫专有,而是民间艺人创造,士大夫参与其传。几年来提供资料作证,已得社会肯定矣。另一訾议谓旋律单调,节奏迂迟,音量微弱,非现代思想感情,余以尚有所待而未急加辩证而作“发展”之措施者矣。 为增加音量或丰富音量作改良古琴及用其他乐器配奏之举,是改良、配奏途径本身发展问题,吾兹不论。 其有单纯地以加花掩单调,以加快掩迂迟,使传统琴曲蜕变失真,则吾不能已于言。 加花、加快之法验之五六年矣,余曾静观其效。当其不得人欢,则花上加花,快上加快以激之,年复一年,其不得人欢如故。故吾欲有言矣。 乐以感人胜,不以激人胜。加花、加快激人,非感人,何取耶?西方狂人音乐(“无调性音乐”、“电子音乐”)终不能胜东方群乐之昂扬,激而不感故也。今欲激恬静移情之乐以追群乐之昂扬,毋亦东施效颦耳。   査阜西先生弹琴 琴为小生产社会中最恬静之音乐,且被强调为移情养性之具,此不可抵赖之客观存在也。以其传统久而良,与汉民族生活感情有不可舍割之亲切,故不受淘汰。劳动者感赋不同,好尚各异,且也有作有息,亦动亦静,不可强使齐一,强之,即无异妄齐彭殇虚一生死,是何世界观耶?琴本恬静,强使昂扬,亦何异强人只作不息,只动不静,只热不冷,是一足而行,非百花齐放也。抑又进者,恬静之于昂扬,犹浪漫之于现实,虽对立而可统一于革命者也。夏水冬汤,山仁水智,在物各因时地,在人各取所需。今有乐焉,本以恬静在某一民族中具移情养性之能,则求御常(客观规律)之变(主观能动),在于变其情与性之内容,以助流革命政教,补人群之短而移其化于大公,无论加花、加快并不能遂化恬静为昂扬,即能之,亦形式化而内容不化,形式主义而已。妄以加花、加快即是现代思想感情,遂窃发展之号以自娱者,忠诚老实何在?矧今时战斗兼劳动创造两面,当其劳动,则志气昂扬;当其创造,则构思恬静,歌颂昂扬,亦必同时歌颂恬静,岂可遂黜尽恬静,何庸俗耶?   1960年元月7日 (原文见《査阜西琴学文萃》,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     七弦清音  …

北京“岳云别业琴集”缘起及琴事述考

  原文载《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 作者简介 章华英 (1966-),女,博士,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 摘 要 “岳云别业琴集”是民国时期由北京琴家杨宗稷发起,溥侗、虞和钦、杨葆元、李伯仁、释明净等琴家参与的大型古琴雅集。文章从北京“岳云别业琴集”的缘起、琴事活动、“岳云别业琴集”与“九疑琴社”的关系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岳云别业琴集”缘起和杨氏与清末名臣张百熙、军咨大臣毓朗贝勒之间的交游有着很深之关系。在民国风雨飘摇之际,杨宗稷在京师先后创办“岳云别业琴集”及“九疑琴社”,以琴会友,传授琴学,交流琴艺,对于弘扬古琴,推动其后各地琴社的活动,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 键 词 古琴;杨宗稷;岳云别业琴集;九疑琴社 清末至民国年间,由于战乱和社会形态的变迁,以及古琴本身存在的局限性,使古琴音乐一度濒于绝灭的危机。清末琴家杨宗稷不无慨叹地说道: 明以后至今三百年名公巨卿以琴名者无一人焉,抱残守缺仅二三十位布衣之士,何由提倡风雅乎?光宣之际朝廷大祀典礼太常乐部设而不作,用小麻绳为琴瑟弦以饰耳目,礼坏乐崩于斯为极!琴师黄君云邀游南北三十余年,所见安弹旧谱不恃传习能否得谱中精意者才六七人。吁,可以观世变矣!① 其时,各地琴人出于对古琴“恐将淹没”的担忧,先后组织成立古琴社团,或举办琴会雅集,致力于琴学的交流、研究与传承。早在1911年,川派琴家顾隽、顾茕兄弟在长沙成立“南熏琴社”;1915年,广陵派琴家孙绍陶在扬州成立“广陵琴社”;1916年,在山东济南,诸城派琴家王露成立了“德音琴社”;1917年,湖南琴人彭祉卿与顾隽、顾茕兄弟在长沙成立“愔愔琴社”;1918年,顾隽、顾茕兄弟与彭祉卿等又在山西太原成立“元音琴社”。但这些琴社参与的人并不多。直至民国初年,在当时一些富商巨贾的推动下,全国相继进行了三次比较大的琴会,分别为苏州的“怡园琴会”、上海的“晨风庐琴会”及北京的“岳云别业琴集”。在民国时期古琴音乐的历史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其中,“怡园琴会”是在1919年8月25日,由苏州盐公堂大盐商叶希明出资,在苏州举行。会期一天,会后他们用木板刊印了一个很详细的记事专辑,即《怡园会琴实记》,补充了会前会后的许多资料。 怡园琴会之后,在北京,由琴家杨宗稷发起,虞和钦、杨葆元、李伯仁、释明净等参加,在南城“岳云别业”举行了较大的古琴雅集。然而,长期以来,有关“岳云别业琴集”的记载甚少,相关琴事亦语焉不详。有鉴于此,本文将对北京“岳云别业琴集”缘起、琴事活动、“岳云别业琴集”与“九疑琴社”的关系三个问题展开论述。 一、北京“岳云别业琴集”缘起 1920年5月2日(农历三月十四日),九疑派琴家杨宗稷在北京岳云别业举办首次“岳云别业琴集”②。之后,前后共举办了七八次,参加者有杨葆元、李伯仁、释明净、虞和钦、张友鹤等。杨宗稷在京师之所以能以琴广交诸方,“岳云别业琴集”在其中也有着相当的作用。而其缘起又和杨氏与清末名臣张百熙、军机大臣朗贝勒、红豆馆主溥伺之间的交游有着极深之关系。 杨宗稷(1865—1933),字时百,亦作诗伯③,号九疑山人,湖南宁远人,清末贡生。在家乡曾学过琴,到北京后又继续向黄勉之学琴。晚年在北京设“九疑琴社”传琴,著名古琴家管平湖曾从其学,其子杨葆元亦能琴。其弟子中知名的还有李静(伯仁)、关仲航等。对于杨时百的琴学贡献,查阜西曾言:“三十年来,时百琴艺曾独步燕都,又复集成巨著,琴弟子满天下,琴坛己许为一代宗师。”④ 图1 …

这些“古琴之最”您知道吗?

古琴,居于“琴棋书画”文人四艺之首。在它上下三千年的历史中,留下了浩如烟海的琴曲、史料和典故。在这里整理出几则“古琴之最”,以资诸君琴余趣谈。   最早的“琴”字 现在能查到的最早的琴字是战国时代所使用的“”字。根据《字源》的解释,“琴”字的字形演变如下:   殷商甲骨文里有“乐”字,尚未见到“琴”字。甲骨文的“乐”写作“”…

传世老琴鉴赏雅集-首届北京古琴文化展活动报道

"首届北京古琴文化展"由北京市文联、北京市文物局、北京音协和北京古琴文化研究会共同举办,展览在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展出,展览期间,四张传世老琴与北京观众见面,年代为"宋、元、明"三朝。应来参观观众广泛要求,并经过藏家们的同意后,在本次展览上现身的四张古老之琴,于9月28日举行"古代琴韵——四朝古代老琴抚奏专场"。   出场的古琴有如下四张: 之一:"飞鸣吟"琴,宋代,仲尼式,刘少椿先生旧藏,琴轸曾为杨宗稷先生当年所用之宝轸。 之二:"泠然"琴,元代,仲尼式,马俊昌先生藏,岳山承露等部件为紫檀木制,琴面通体蛇腹断间牛毛、流水断。 之三:"天籁"琴,明代嘉靖年间制,颐和琴社邸聆桐先生收藏,朱砂胎,紫檀配件,此琴曾为清代广陵派四大琴僧之一雨山和尚珍藏。 之四:"无名明琴",明代,连珠式,国家画院古琴社社长周通生先生收藏。   琴家们打开展柜,取出展柜中的老琴 琴家们在理弦调音 雅集上的老琴 杨时百先生用过的玉琴轸   琴家摆放老琴 雅集开始   雅集节目顺序: 1、《潇湘水云》邸聆桐——明代.天籁   2、《平沙落雁》周通生——明代.连珠 3、《山居吟》吴寒——金聲鐵琴(复制品) 4、《梅花三弄》韩杰——元代.泠然   5、《普庵咒》郭怀瑾—-元代.泠然   6、《流水》杨青——宋代.飞鸣吟(刘少椿旧藏)   7、《枉凝眉》孙宁…

蒹葭

  蒹  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

秋籁

  var audio1 = new BeePlayer({element: document.getElementById("audio-1"),music:{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