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古琴需要掌握的知识
▲点击上面蓝色“古琴文化网”关注▲
古琴,是一种中华民族的传统乐器。
它被称之为一种文化,始终占据着中国古典音乐艺术的最高点。自古以来就有“君子之座必左琴而右书”和“君子无故不撤琴瑟”的说法。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认识古琴、喜爱古琴和学习古琴。然而,初学古琴难免会遇到诸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或是直接出自古琴,或是间接和古琴相关。为了方便初学者学习,本文总结了一些在教学中同学们经常提及的问题,以及学习古琴必须了解和掌握的知识,还有这些年来自己研习古琴的一些心得与体会,将这些进行了汇集和整理,以问答的形式呈现出来。由于篇幅所限,一些问题无法展开来深入探讨,只是作了简明扼要地解答,所以肯定会有粗略之处。故此,仅作为一家之言,供大家参考。
问:为什么古琴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答:古琴的历史极其悠久,相传伏羲造琴,可以说几千年来它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流传至今,人们一直在演奏它,从未间断。古琴的样式十分丰富,有着近六十种不同的款式。他还拥有一套独立完整的减字记谱体系,并且用这种减字记谱法保存了自六朝以来的一百四十余部琴书谱集,在这些琴书谱集上,记载着三千三百六十余首不同派别的传谱。这无疑是给中国乃至世界的音乐文化留下了一笔丰厚的遗产。古琴被定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世界给与古琴的一种荣誉,也是世界音乐文化对古琴的一种肯定。
问:古琴都有哪些部件组成?叫什么名称?
答:琴是由“琴体”、“雁足”、“琴弦”、“琴轸”等部件组成。在琴体最右边的部分叫“琴额”,“琴额”上镶嵌着“岳山”,这是琴的最高部分。“岳山”靠额一侧镶有“承露”,上有七个“弦眼”,用以穿系琴弦。其下有七个用以调弦的“琴轸”。琴弦从…
古琴演奏之“道”
▲点击上面蓝色“古琴文化网”关注▲
演奏,在现代音乐行为中,人们已经渐渐将它等同于技巧了,至少已被技巧占去了最为重要的位置。这种演奏观念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音乐变得越来越形式化,越来越同人的生命感受相脱节。于是,我们常常能够在音乐会、CD或课堂上看到这样的怪现象:演奏者的技巧是高超的、无可挑剔的,演奏的也是经典的、甚至是最为动人的曲子,但其演奏却难以打动人,无法给人以深层次的共鸣与满足。造成这一状态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在现代音乐中,我们通常将演奏看成一种“技”,即一种技巧、方法、程序,而不是将它看成一种“道”,一种生命,一种情感,一种境界。这种演奏与生命的脱节,是音乐感染力减弱的原因所在。在这方面,传统的古琴演奏理念或许能够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音乐的演奏当然离不开“技”。而且,你的演奏若想打动别人,获得较强的艺术感染力,还非得具备一定复杂性和高度纯熟的“技”不可。在这方面,古琴的演奏也不例外。但是,在古代琴家看来,“技”对于古琴演奏来说固然是必要的,却不是唯一的。比它更为重要的还在于如何将你所要演奏的乐曲的内涵和律动融入自己的生命体验,使曲中有我,曲即为我,进入“曲我合一”的“道”的境地。在古代琴家看来,演奏之道高于演奏之技。要想达到这种“道”,固然离不开“技”,但又必须超越这“技”。庄子说过:“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又说:“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如同有“言”才能“得意”,但“得意”又必须“忘言”一样,琴乐的演奏也是由“技”才能入“道”,但“得道”又必须“忘技”,即必须完成对“技”的超越。这种“超越”,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对技巧的超越
对于古琴演奏来说,技巧是必不可少的,它具有特定的重要性。正因为此,古代的琴家十分重视它。如唐代薛易简即强调“用指轻利,取声温润”,要求“手静”(《琴诀》);宋代成玉磵又要求指法不可太遒劲,也不可太懦弱,鼓琴要“严毅”,手指宜润不宜燥,弹琴最忌头动身摇,指法既要简静,又须气韵生动(《琴论》)等,都属技巧方面的要求。明代以后,对技巧的讲究亦更加细致精微,如徐二勋《响山堂指法纪略》专门谈了指法的禁忌。苏璟《弹琴八则》论述弹琴的具体环节,如得情、按节、调气、炼骨、取音、明谱理、辨派等;陈幼慈《琴论》论述了如何取“韵”的问题;蒋文勋《琴学粹言》分论左右手指法要点(如点子、轻重、手势和吟猱、绰注、上下)等,均属技巧性的说明。这些表明,古代琴家并不轻视技巧。
不过,古代琴家对技巧的重视是在特定的层面上讲的,它是指操琴者在特定的习琴阶段必得修持的事体。但作为一名高水平的琴家,或作为真正意义上的琴乐,则又必须在一定的时候能够超越这一阶段,消解对技巧的执着。所以,从高一层次上说,琴家们又并不重视技巧。与技巧相比,他们更为重视的是对自身生命感觉和乐曲的情感意境的体验和把握。例如同样是薛易简,他在提出弹琴要“用指轻利,取声温润”之后,更为强调的则是“声韵皆有所主”,就超出了技巧的范畴;同样是成玉…
徐徐道来 · 今虞琴社
▲点击上面蓝色“古琴文化网”关注▲
20世纪30年代中期,由苏州、上海等地的李子昭、沈草农、查阜西、彭祉卿等28位古琴家发起,1936年3月成立于苏州,是为提倡琴学、交流琴艺并以演奏和研究古琴为主要活动的业余音乐社团。
今虞琴社以“虞山派”发源地之常熟虞山命名,并宣称“仰止前贤,用以互勉,并无门户派别之见”。它的成员,从发起人到后来陆续加入的社员,都各有师承,几乎包容了当时各著名琴派。他们互通声气,切磋琴艺,并与全国各地的琴社、琴人广泛交往,为继承和发扬古琴艺术作了努力。
今虞琴社最初定期在苏州举行琴会,后部分成员于1936年12月在上海成立了今虞琴社沪社。抗日战争期间,琴社活动一度中断;不久,在张子谦、吴景略等古琴家主持下,在上海恢复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社在中国音乐家协会上海分会领导下得到新的发展,张子谦、吴景略、沈草农、吴振平、姚炳炎、沈仲章等古琴家,在发掘整理和研究古琴遗产、演出和录制琴曲唱片以及培养琴学新人等方面,都作出了一定成绩。
1937年10月,今虞琴社曾刊行《今虞琴刊》,由查阜西、彭庆寿等编印,内容包括琴论、琴史、琴曲、琴事记述、艺文等部分,汇集琴诗、琴曲和近代琴人、琴社的资料颇为丰富,并提出了利用现代音乐知识,系统收集整理古琴音乐遗产的主张,在古琴界有一定影响。
@高山流水,寻觅知音。欢迎转发本文至朋友圈,让更多朋友成为知音!@
=======
敬请关注…
惜别真情在 · 《阳关三叠》赏析
▲点击上面蓝色“古琴文化网”关注▲
古琴曲《阳关三叠》(演奏者:管平湖
作品项目
),建议WIFI环境下播放!~
《阳关三叠》是一首感人至深的古琴曲,为中国十大古琴曲之一。也是我国古代音乐作品中难得的精品,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唱,有着旺盛的艺术生命力。这首乐曲产生于唐代,是根据著名诗人、音乐家王维的名篇《送元二使安西》谱写而成的。因为诗中有“渭城”、“阳关”等地名,所以,又名《渭城曲》、《阳关曲》。大约到了宋代,《阳关三叠》的曲谱便已失传了。目前所见的古曲《阳关三叠》则是一首琴歌改编而成。
最早载有《阳关三叠》琴歌的是明代弘治四年(1491)刊印的《浙音释字琴谱》,而目前流行的曲谱原载于明代《发明琴谱》(1530),后经改编载录于清代张鹤所编的《琴学入门》(1876)。新中国成立后,王震亚将其改编为混声合唱。
现存《阳关三叠》
原诗已饱含深沉的惜别之情,谱入琴曲后又增加了一些词句,加强了惜别的感觉,表达了作者对即将远行的友人无限留恋的诚挚情感。曲谱最早见于《渐音释字琴谱》(1491年以前),另外还有1530年刊行的《发明琴谱》等十几种不同的谱本。据清代张鹤所编《琴学入门》(1864年)传谱,全曲共分三大段,用一个基本曲调将原诗反复咏唱三遍。故称“三叠”。每叠又分前后两段,琴歌开始加了一句“清和节当春”作为引句,其余均用王维原诗。后段为新增歌词,每叠不尽相同,带有副歌的性质,分别渲染了“宜自珍”的惜别之情,“泪沾巾”的忧伤情感和“尺素申”的期待情绪。旋律以五声商调式为基础,音调纯朴而富于激情,特别是后段“遄行,遄行”等处的八度跳进及“历苦辛”等处的连续反复呈述,情真意切,激动而沉郁,充分表达出作者对即将远行的友人的那种无限关怀、留恋的诚挚情感。歌曲结尾处渐慢、渐弱,抒发了一种感叹的情绪。
《阳关三叠》琴歌歌词
清和节当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霜夜与霜晨。遄行,遄行,长途越渡关津,惆怅役此身。历苦辛,历苦辛,历历苦辛宜自珍,宜自珍。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依依顾恋不忍离,泪滴沾巾,无复相辅仁。感怀,感怀,思君十二时辰。参商各一垠,谁相因,谁相因,谁可相因。日驰神,日驰神。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芳草遍如茵。旨酒,旨酒,未饮心先已醇。载驰骃,载驰骃,何日言旋辚?能酌几多巡!
千巡有尽,寸衷难泯,无尽的伤感。楚天湘水隔远滨,期早托鸿鳞。尺素申,尺素申,尺素频申如相亲,如相亲。噫!从今一别,两地相思入梦频,闻雁来宾。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在唐代就曾以歌曲形式广为流传,并收入《伊州大曲》作为第三段。唐末诗人陈陶曾写诗说“歌是《伊州》第三遍,唱着右丞征戍词。”说明它和唐代大曲有一定的联系。这首乐曲在唐代非常流行,不仅是由于短短四句诗句饱含着极其深沉的惜别情绪,也因为曲调情意绵绵、真切动人。唐代诗人曾用许多诗句来形容过它,李商隐的“红绽樱桃含白雪,断肠声里唱阳关”等。而且有些诗人同王维生活的年代相距近一个世纪,可见这支曲子在唐代流行的盛况。
历史《阳关三叠》
《钦定词谱·卷一·阳关曲》:按,此亦七言绝句,唐人为送行之歌,三叠,非歌法也。苏轼论三叠歌法云:旧传阳关三叠,然今世歌者,每句再叠而已。若通一首言之,又是四叠,皆非是。或每句三唱以应三叠之说,则丛然无复节奏。余在密州,文勋长官以事至密,自云得古本阳关,其声宛转凄断,不类向之所闻。每句皆再唱,而第一句不叠,乃知古本三叠盖如此。及在黄州,偶读乐天对酒诗云:相逢且募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注云:第四声,劝君更尽一杯酒,以此验之。若一句再叠,则此句为第五声,今为第四声,则第一句不叠审矣。
查元《阳春白雪集》,有大石调《阳关三叠》词云:渭城朝雨,一霎挹轻尘。更洒遍客舍青青,弄柔凝,千缕柳色新。更洒遍客舍青青,千缕柳色新。休烦恼,劝君更尽一杯酒,人生会少,自古富贵功名有定分。莫遣容仪瘦损。休烦恼,劝君更尽一杯酒,只恐怕西出阳关,旧游如梦,眼前无故人。与苏轼论吻合,并附录之。
按:这也是七言绝句,唐朝人送行的歌诗,所谓“三叠”,不是演唱方法。苏轼论述“三叠歌法”说:“旧传阳关三叠,然而今天的演唱者,只是把每句再叠而已。若是就整首而言,则又是四叠,这都不对。如果每句唱三遍来对应三叠的说法,则杂乱且不合节奏。我在密州时,文勋长官到密州公干,他说得到了古本的《阳关曲》,声调宛转凄断,和先前常听到的不同。除了第一句不叠,每句皆再唱,这才知道古本的‘三叠’是这样的。到了我在黄州的时候,一次读到白居易的《对酒诗五首》中有‘相逢且募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并注明:第四声,劝君更尽一杯酒,用这个来检验。如果第一句再叠的话,则这一句是第五声,现在是第四声,那么就可以确定第一句不叠了。”
查阅元代的《阳春白雪集》,有大石调《阳关三叠》词云:渭城朝雨,一霎挹轻尘。更洒遍客舍青青,弄柔凝,千缕柳色新。更洒遍客舍青青,千缕柳色新。休烦恼,劝君更尽一杯酒,人生会少,自古富贵功名有定分。莫遣容仪瘦损。休烦恼,劝君更尽一杯酒,只恐怕西出阳关,旧游如梦,眼前无故人。
@高山流水,寻觅知音。欢迎转发本文至朋友圈,让更多朋友成为知音!@
【琴人茶馆】:
古琴文化网为琴人开辟兴趣群组:《流派圈子》为各个流派提供展示各自传承的平台;《各地琴友》为全国各地琴友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太古遗音》专注于琴曲琴谱研究;《良材善斫》展示各家斫琴经验。回复"琴人"二字,获得各群组的加入方式和途径。此外,可编辑任何与斫琴、学琴、买琴、藏琴有关的问题发送给我们,有问必答!
=======
敬请关注…
耐人寻味 · 鼓琴八则
▲点击上面蓝色“古琴文化网”关注▲
第一则"弹琴要得情",强调了表达感情的重要。说琴曲是为表情而存在的,"有是情斯有是声,声情俱尚,乃为有曲"。要做到"得情",必须是"读书论世",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同时,演奏者还需专心致志,不能够"尘翳萦心,随手人弄",草率从事。
第二则"要弹琴如歌",重视作品的曲调性。认为:"所传之音,即所歌之声。"主张对琴曲的演奏,应当象唱歌那样自然,"须声声谐调,句句合韵,高下疾徐,不啻出诸其口。"反对"弄奇设巧,怪不成声"。
第三则"弹琴要按节"。分析了节奏的各种变化,指出节奏的重要性。
第四则"弹琴要调气"。办法是先要熟悉音调,在转折处换气,在句段结束处延展,使之从容自然。
第五则"弹琴要炼骨"。讲求"不仅于指上求之",而且要"有周身之全力"。只有这样,才能"触指皆成金石声"。
第六则"弹琴要取音"。把徐青山的二十四况概括为:"清"、"和"两个字,讲求句调分明,气脉连接。要求做到"清而不枯,和而有节。"
第七则讲"明谱理"。要认真奏出谱中所提示的指法变化,才能弹出它的"音韵"。
第八则"辨派"。分为竦脱古淡的"山林派"、纤靡动人的"江湖派",律严音正的"儒派"。主张各派中"从其善者"。
@高山流水,寻觅知音。欢迎转发本文至朋友圈,让更多朋友成为知音!@
=======
敬请关注…
《离骚》赏析 · 神奇秘谱
▲点击上面蓝色“古琴文化网”关注▲
古琴曲《离骚》(演奏者:管平湖),建议WIFI环境下播放!~
《离骚》是晚唐陈康士根据屈原同名诗所作的琴曲,乐曲古朴苍劲、深沉含蓄,抒发了伟大爱国诗人屈原遭奸谗后的忧郁和苦闷,及思乡爱国的崇高感情。曲谱最早见于《神奇秘谱》。原曲为九段,后人衍为十八段。…
琴与瑟,到底有什么区别
▲点击上面蓝色“古琴文化网”关注▲
琴,弹弦乐器。古代称琴、瑶琴。现代称古琴、七弦琴。《诗经》、《左传》、《国语》、《吕氏春秋》等文献都有记载。东周各国乐官多精通琴艺,如楚国钟义、晋国师旷等。
孔子琴艺娴熟,他教授的“六艺”中,即有弹琴诵诗的内容。汉魏以来的司马相如、蔡邕、嵇康都以弹琴著称。唐代李峤、李欣、李白、韩愈、白居易、张祜等诗人,为弹琴写下了不朽的诗句。宋徽宗赵佶热爱琴艺,曾广搜天下名琴藏于特设的“万琴堂”。南宋末年以来,随着古琴演奏艺术的发展,由于演奏风格、师承渊源、所据传谱的不同,形成众多的派,各有卓越的琴家和琴曲。著名琴派有浙派、虞山派、广陵派。
近代有浦城派、泛川派、九嶷派、诸城派、岭南派等。近年出版的《琴曲集成》收录琴谱一百五十余种,琴曲三千首以上,可见古琴音乐遗产之丰富。古琴制作工艺也有悠久的历史,制琴名家辈出。唐代,仅四川雷氏家族就有雷霄、雷威、雷珏、雷迅等十余人。还有张越、郭亮、李勉等高手。给后世留下不少精品。宋代名家有朱仁济、卫中正和金道,元代有朱致远、严古清,明代有祝公望、张敬修等。
瑟是古代一种弹奏板箱体弦鸣乐器。瑟的得名不详,古书《释名.释乐器》中有“瑟,施弦张之瑟瑟然也”,认为瑟得名于其声音,这种解释多少有些牵强。
瑟在以往考古发现的弦乐器中所占比重最大,它的出土地点集中在湖北、湖南和河南三省,并且绝大部分是出自东周楚墓,江苏、安徽、山东和辽宁等省只有一些零星发现,年代也大多较晚。
瑟类似于今天的古筝,瑟体都是木制,一端有用来固定弦的“枘”,根据“枘”的多少,瑟又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2枘瑟、3枘瑟、5枘瑟等。
在洛庄汉墓的乐器坑里,共发现了7架瑟,但木结构都早已腐烂,只剩下遗迹。但是,这些瑟的瑟枘都保存完好,瑟枘为青铜镏金铸造,时至今日仍金光灿灿。在本次洛庄汉墓出土乐器鉴定过程中,有可能以现代的古筝来代替瑟出现。至于那些腐烂的瑟,将来可以根据遗迹进行复制。
琴瑟的来历和异同。据文献记载,伏羲(2400…
悉数古琴曲中的“渔歌”
▲点击上面蓝色“古琴文化网”关注▲
古琴曲《渔歌》(演奏者:査阜西),建议WIFI环境下播放!~
琴曲中有几个曲子都跟渔父、钓翁有关。最著名的大约是广陵派四大曲之一的《渔歌》,其它的还有《耕莘钓渭》《醉渔唱晚》《渔樵问答》等。
《耕莘钓渭》,最早见于《以六正五之齐琴谱》(1857),“耕莘”出自上古名臣伊尹的典故,“钓渭”则出自姜子牙的故事。2003年月11月8日南京艺术学院举办的茅毅古琴独奏音乐会节目单上说:此曲由“赵云青先生传谱,授自广陵派第十一代传人梅曰强先生。是曲传为子牙所制。子牙钓于渭水之滨。得以佐武王而受天命。际会非偶然也。”《醉渔唱晚》,古琴十大名曲之一,《西麓堂琴统》中记述此曲为陆鲁望与皮日休泛舟松江,见渔父醉歌,遂写此曲。《五知斋琴谱》中认为此曲有“笑傲烟云、醉乡酣美之意,非尘埃奔走、粗心浮气所能领其趣也。”《渔樵问答》更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现存谱初见于明代《杏庄太音续谱》(明萧鸾撰于1560年)。
《琴学初津》云:此曲“曲意深长,神情洒脱,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橹声之唉乃,隐隐现于指下。迨至问答之段,令人有山林之想。”所谓“古今兴废有若反掌,青山绿水则固无恙。千载得失是非,尽付渔樵一话而已”。而《渔歌》则是南宋末年著名琴师毛敏仲最有影响的作品,曲谱初见于1549年《西麓堂琴统》。此曲取意于柳宗元谪居永州时的名作《渔翁》:“渔翁夜伴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消日出不见人,唉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因此缘故,也有人认为此曲是柳宗元所作。
听这几支曲子,在时疾时徐、时高时低、飘逸潇洒的旋律中,我们不知不觉就进入了鼓棹而进、橹韵吚哑的水上意境,那箬笠簑衣、驾一扁舟、往来江湖、出没烟霞的“渔父”形象便跃然眼前,他们或随缘任远、隐逸闲适,或孤高寂寞、苦中作乐,或洒脱率真、逍遥自在,或看破红尘、狂放不羁,诚所谓如闻其声,如见其人。隐约中,似乎还能看见他们“靠舟崖,整顿丝钩;住青山,又傍溪头”的身影,还能听见他们在清风明月之间物我两忘的歌声:“得鱼时酤酒,终日的也陶陶。浅水头。唱个无字曲,的也任我诌信口;吹个无腔短笛,音韵悠悠。却闲愁,是非不管,无辱亦无忧……”…
琴之妙趣,半在吟猱
▲点击上面蓝色“古琴文化网”关注▲
(一)琴之妙趣,半在吟猱
琴的表现力,是异常丰富的。琴以其独特的韵味,奏出心灵之声,与人的内心深处相互沟通。
琴的指法相当丰富,每一种指法都各有特点。而要良好地将琴曲的韵味体现出来,左手的指法则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琴家的左手功夫如何,能有效的反映其琴艺的水平。
在左手指法中,最主要的就是绰、注、吟、猱。而控制余韵的吟与猱,更是非常重要。吟与猱的运用,能有效地以韵补声,使琴韵美妙而富有变化等等,对体现琴之妙趣,具有特别大的作用。所以琴诀说:“琴之妙趣,半在吟猱。”运用吟猱的功夫,对于一个琴家来说,是特别重要的。
(二)吟猱妙处,全在于圆
《溪山琴况》说:“五音活泼之趣半在吟猱,而吟猱之妙处全在圆满。”
什么是圆?婉转动荡无滞无碍,不大不小,不多不少,恰到好处,即所谓圆。首先,吟猱都是控制余韵之法,凡用吟猱时,当先得音,“将余声取之,不可错乱”。再者,吟猱婉转,要无滞无碍,所以必得体悟一个“滑”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