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琴名“遞鐘”和“號鐘”的考证
几年前翻看《琴曲集成》中的历代琴式,发现“遞鐘”“號鐘”两个琴名的字形很相近,又都与黄帝、齐桓公、伯牙有关。忽然想到:历代琴书在传抄翻印过程中,讹字的情况常有出现,那么在这两个相似的琴名里,有没有可能,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误写?
“遞鐘”“號鐘”这两张古代名琴,曾与多位历史名人相关,“號鐘”还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名琴之一,经常被提及。前段时间,发现中国艺术研究院出版的老录音《丝桐神品》的介绍册里采用了明琴“小遞鐘”的照片;之后在“让古琴醒来”的音乐会上,又听到了这张琴的美妙音色。于是勾起了曾经的怀疑,对“遞鐘”和“號鐘”的关系作了一下查考。
一、对“遞”“號”的文字考察
遞,简体字为“递”。
《说文解字卷二辵部》解释“遞”(篆书“”):更易也,从辵虒聲。
《汉语大字典》解释“遞”,有三种读音。第一种读“dì”,义项有:(一)交替。(二)依次。(三)传,传送。(四)押送。(五)远。(六)足病。第二种读“shì”,义项有:(一)同“逝”。往,去。(二)通“适”。适宜。第三种读“daì”,义为围绕。
號,简体字为“号”。
《说文解字卷五号部》解释“號”(篆书“”):呼也。从号从虎。
《汉语大字典》解释“號”,有两种读音。第一种读“háo”,义项有:(一)呼叫。(二)动物鸣叫。(三)风发出声音。(四)大声哭。(五)通“胡”。何,为什么。第二种读“hào”,义项有:(一)召唤;呼唤。(二)号令;命令。(三)发令。(四)扬言;宣称。(五)称谓;给以称号。(六)名称。如:国号;年号;封号;谥号等。(七)别号,名字以外的别名。(八)旧指商店。(九)标志;记号。如:号衣;暗号。(十)做记号;登记。(十一)用来识别敌我的口令、暗语。(十二)某种处所。(十三)乐器名。1.号筒的简称。2.军队和乐队所用的喇叭。(十四)种;类。(十五)排定的次序或等级。(十六)中医术语。(十七)量词。(十八)姓。
“遞”“號”在字形上,部首不同;在读音和字义上,没有重合;没有互相通假、异写的的情况。很明显这是两个不同的字。因此从字面上看,“遞鐘”和“號鐘”是两个不同的琴名。那么在历史上,这是两张不同的琴吗?
二、关于“遞鍾”和“號鐘”的记载
明代初年的《新刊太音大全集》(1413年前)根据南宋《太古遗音》编订而成,书中《历代琴式》同时记载了“遞鍾”和“號鐘”,并配以图片:
遞鍾——
黃帝袭伏之制而命之曰遞鐘。前汉王褒《贤臣颂》云:“伯牙操遞鐘。”《晋傅元传》:“齐威之䚦鍾。”
昔黄帝将会神灵于西山之中,乃驾象车,六交龙,毕方并辖,蚩尤居前,风伯进扫,雨师洒道,凤凰上覆,乃到山,大合鬼神。以遞鐘之琴,奏清角之音。
梁元帝《纂要》曰:“古琴有清角者,黄帝之琴也。”
號鐘——
《楚词》:“破伯牙之號鐘”。
梁元帝纂要曰:“鸣廉、修况、蓝胁、號鐘、自鸣、空中,皆齐威公琴也。”
…
听古人解释古琴构造的象征含义
古琴的美,美在琴声琴曲,美在琴史琴论,还美在琴形琴制。古琴的构造制度有一套详细的规范,琴体各部分都有其象征含义。《太古遗音》中有一篇《琴制尚象论》,对此作了细致解释。《太古遗音》是南宋田芝翁编纂的我国首部成体系的琴学专著,现存有明代再编版。下面就把这篇论发出,用绿色字体略作注解,并配上明代《琴书大全》中的古琴结构名称图,方便大家阅读。
有言道“弹琴须要读书”。古人对古琴的理解和看法,可以在传世琴书中找到未经修饰的本源。如果您也喜欢探索琴书古籍,就请留言告诉我们吧。
琴制尚象论
制器尚象。其来久矣。
“制器尚象”指按照天地万物的形象来制造器具,是我国古代一直流传的工艺传统。《周易》中说“以制器者尚其象。”古琴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琴之为器。其制详,其义深。昔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以诸乐入音,皆相假合。思一器之备于律吕者,偏以众得之。于梧桐制为雅器,体名为琴。琴者禁也,禁诸邪而存正气。故琴为圣贤之乐,动天地而感鬼神。琴之妙理。莫大乎是。
古琴的创制始于伏羲。自一开始它就是圣贤的乐器,非同一般。
古先圣贤造琴,其状不一,而制度尚象,则有定式。
古人造琴有各种不同的样式,琴书中记载的有五十多种。虽然样式不同,但是结构的象征意义是固定的。
《琴书大全》中的古琴结构名称
琴额长二寸四分,以象二十四气。
琴额的长度象征二十四节气。1尺=10寸=100分。最初的尺指男人把手张开后拇指到中指间的距离。各个朝代尺的长度不一致,大约在19厘米到36厘米间变动。《太古遗音》成书于南宋,当时的一尺长约31厘米,二寸四分约为7.4厘米。
岳广三分,以象三才。岳内取身三尺六寸,以象其日三百六十有六。龙龈其折势四分,以尚四时。共长三尺九寸一分,成于三,极于九。九者究也,复变而为一之意也。
架弦的岳山宽三分,象征天地人三才。岳山内侧琴身长三尺六寸,象征一年366天(闰年)。琴体总长三尺九寸一分,三是万物生成的基础,九最大为极,又复归为一。
上穹隆以象天而圆其面。下方舆以法地而平其底。
面板隆起成弧形象征天,底板平整象征地。方舆意为大地。
中虚含气。外响应徽。徽十有三。其十二法六律六吕。其一处中者,元气之统,以象闰。则一阴一阳之道,备期之数也。
琴体中空含气。气响动的时候与琴徽相和。琴徽一共十三个,最中间的是七徽,象征闰月。其余十二徽对应音乐中的十二律(具体见上面的琴体正面图):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冼、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其中奇数位的六个是阳律,称为“律”;偶数位的六个是阴律,称为“吕”。“备期之数”,指具备一年的数字。“期”读“击”,指一周年。
律有长短,故徽有余促。当徽则鸣,差徽则否。亦犹气至灰飞,时移应正,神理不测,其在兹乎?
古琴上演奏泛音,左手正对琴徽则出音清亮,偏离琴徽则出音黯哑。这是自然规律决定的声学现象。“气至灰飞”指古人“候气”的方法:在律管里塞入芦苇薄膜烧成的灰,按方位埋入地里。随着季节变化,不同律管里的灰会被地气吹动而飞扬。由此得到十二律与十二月的对应关系。
上为天统,下为地统,中为人统。抑扬之际,上取泛声,则清轻而属天。下取按声,则重浊而为地。不加抑按,则丝木之声均和而属人。
这里将天、地、人分别对应琴上的泛音、按音、散音。也有的琴书里将重浊的散音称为地声,将清浊兼备的按音称为人声。
刳其中,则太虚之理具。弦其外,则妙用之应彰。琴鸣因弦,弦鸣因木。则耳于丝木之上,不足以听其声。由池沼之间而听焉,则无余矣。是以知妙用所施,不离太虚。本末相因,固如是也。
“刳”读“酷”,意思是把木头剖开挖空。这一段说明琴声的发出靠的是琴体和琴弦的两相配合。“池沼”指底板上的两个出音孔“龙池”和“凤沼”,此处琴声最大。现在人们对古琴扩音的时候常把拾音器放到池沼之间,就是这个原因。
琴之首曰凤额,下曰凤舌,其岳前曰承露,俗曰岳裙。凤轸穴曰轸杯。
琴头最上是“凤额”,琴头侧面枣核形凸起是“凤舌”。岳山外侧是“承露”,又叫“岳裙”。琴底装琴轸的凹槽叫“轸杯”,也叫“轸池”。
岳之体,魏然而高。若山岳之状。凤嗉,琴项也,谓之喉舌。可以教令也。
岳山是琴面最高处,如大山魏然高耸,所以叫“岳”。“嗉”是鸟类喉咙下面装食物的地方,所以琴项也叫“凤嗉”。嗉是喉舌,所以又寓意琴有教化功能。
《太古遗音》中将弹琴手势比作凤凰
人形者,取其肩背之正也。龙腰者,取其屈折如龙也。又曰玉女腰者,取其纤细也。自肩至腰,总象凤翅。耸然而张。龙龈乃琴末。承弦之异名。焦尾两边曰冠角。取其状名也。冠内两线曰龙须。
“人形”两字,根据其他琴书,应为“仙人肩”之误,指琴肩。
龙池者,龙为变化之物,潜于幽深之地,迹虽隐而声自出也。凤沼者,取其来仪沐浴自如也。
底板上两个出音孔,大的叫“龙池”,小的叫“凤沼”,是聚声的地方,与龙凤的德性相关联。
轸者急也,古人以竹为之,取凤非竹实而不食之意也。两角雁掌,曰护轸。系弦处曰凤足,其下曰凤腿。槽内栽天地柱,一圆一方,为琴之心膂也。前广后狭,象尊卑也。
琴轸是用来旋转调音的扳手,这里解释为“急”,也许和调音时紧弦有关。琴轸竹制,因为“凤非竹实而不食”。琴腹内装有两根贯通面底板的木柱,一根圆形一根方形,分别叫“天柱”、“地柱”,起到加固琴体和传导琴声的作用。“膂”读“旅”,指脊骨。“心膂”是比喻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琴之间,其所取象,昭昭然可见于木击之际也。
琴上包含的天地间种种美好形象,在弹琴时候一一浮现。这就是古琴具有独特魅力的原因之一啊!
(完)
附原文图片(点击放大):
(本文《太古遗音》图片取自台北中央图书馆藏明代彩绘本,
文字整理参考《琴曲集成》第一册中的《太古遗音》、
《新刊太音大全集》)
七弦清音 …
査阜西先生谈琴曲的加快、加花与发展
编者按:古琴具有一种独特的静态美和内省气质。许多人觉得它“音量微小、速度迟缓、节奏不明、旋律平淡”,听起来很不适应。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曾出现过将古琴曲加快、加花以适应现代人欣赏口味的尝试。当时査阜西先生写了一篇文章来谈这个问题。他认为:音乐以感动人取胜,不以刺激人取胜;古琴是小生产社会中最恬静的音乐,这个特点和价值在现代社会依然存在,不应强行变静为动。这篇短文,体现了一位琴人面对形势变化的冷静,也为后来人客观认识古琴留下了启示。
古琴减字谱主要记录指法而不精确记录时值节奏,这为实际演奏留下了自由处理的空间。古琴曲加快、加花的情况在今天依然存在,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大家留言一起讨论。
琴曲加快、加花与发展
琴曲在旧世非士大夫专有,而是民间艺人创造,士大夫参与其传。几年来提供资料作证,已得社会肯定矣。另一訾议谓旋律单调,节奏迂迟,音量微弱,非现代思想感情,余以尚有所待而未急加辩证而作“发展”之措施者矣。
为增加音量或丰富音量作改良古琴及用其他乐器配奏之举,是改良、配奏途径本身发展问题,吾兹不论。
其有单纯地以加花掩单调,以加快掩迂迟,使传统琴曲蜕变失真,则吾不能已于言。
加花、加快之法验之五六年矣,余曾静观其效。当其不得人欢,则花上加花,快上加快以激之,年复一年,其不得人欢如故。故吾欲有言矣。
乐以感人胜,不以激人胜。加花、加快激人,非感人,何取耶?西方狂人音乐(“无调性音乐”、“电子音乐”)终不能胜东方群乐之昂扬,激而不感故也。今欲激恬静移情之乐以追群乐之昂扬,毋亦东施效颦耳。
査阜西先生弹琴
琴为小生产社会中最恬静之音乐,且被强调为移情养性之具,此不可抵赖之客观存在也。以其传统久而良,与汉民族生活感情有不可舍割之亲切,故不受淘汰。劳动者感赋不同,好尚各异,且也有作有息,亦动亦静,不可强使齐一,强之,即无异妄齐彭殇虚一生死,是何世界观耶?琴本恬静,强使昂扬,亦何异强人只作不息,只动不静,只热不冷,是一足而行,非百花齐放也。抑又进者,恬静之于昂扬,犹浪漫之于现实,虽对立而可统一于革命者也。夏水冬汤,山仁水智,在物各因时地,在人各取所需。今有乐焉,本以恬静在某一民族中具移情养性之能,则求御常(客观规律)之变(主观能动),在于变其情与性之内容,以助流革命政教,补人群之短而移其化于大公,无论加花、加快并不能遂化恬静为昂扬,即能之,亦形式化而内容不化,形式主义而已。妄以加花、加快即是现代思想感情,遂窃发展之号以自娱者,忠诚老实何在?矧今时战斗兼劳动创造两面,当其劳动,则志气昂扬;当其创造,则构思恬静,歌颂昂扬,亦必同时歌颂恬静,岂可遂黜尽恬静,何庸俗耶?
1960年元月7日
(原文见《査阜西琴学文萃》,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
七弦清音 …
听一听这首特别的《关山月》
初学古琴,《关山月》往往是必修的曲子。它是梅庵琴派的代表曲目之一,《梅庵琴谱》说它“指法纯正,音韵和平,乃入门之正路,初学易于熟习。每于月白风清之际,一弹再鼓,动无穷之幽趣焉。”
这首名曲经常被拿来说道的地方,一是连续的轮指和从七弦到一弦的“蛇形”过弦指法,让一代代学琴人练得乐此不疲;二是它的来源。上世纪初以来,在山东曾长期流传着王燕卿先生根据民间小调《骂情人》改编成琴曲《关山月》的传说。然而,这个几乎已成定论的说法在许多年后被新的发现推翻: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在荷兰发现了《龙吟馆琴谱》抄本,这个清朝嘉庆年间的本子赫然已经收录了《关山月》!由此这桩琴坛公案有了结局,王燕卿先生的冤屈得以洗去。
(图自严晓星《梅庵琴人传》)
这首曲子太流行了,名家录音俯拾皆是。不过今天发的这个录音,您很可能是第一次过耳。这是古琴演奏家孙贵生先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改编的版本。当时是孙先生在录一个古琴专辑,录关山月的时候,感觉这个曲子配合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一诗,气势和意境都很好。但乐曲一上来就进入主题,似乎和传统琴曲结构不太一样,收尾也是意犹未尽,于是灵机一动,即兴创作了一个头和尾,同时将曲子的节奏略作调整,使之更加中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这首不一样的“关山月”吧。
var…
管平湖先生改良古琴的尝试
编者按:上次发了1961年《民族乐器改良文集》中吴景略先生的《古琴的改良》(点此阅读原文),一些朋友看后很感兴趣,希望看到文集中管平湖先生的文章。这篇文章写的是管先生为了增大古琴音量、改进拴弦方法,在1958年和1959年先后改良制作两张古琴的经过。全文如下:
改良古琴
管平湖
近年来古琴家们正在力图使古琴与广大群众接近,改变以往这件古老的民族乐器仅为较少数人欣赏的情况;同时,也要求它能更好地反映和表现现代劳动人民的新的精神面貌。只有这样,古琴音乐才能和其他乐器一样,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古琴确有一些严重缺点阻碍着它的发展。我认为音量小,听不到声音是它的第一个致命伤,一张琴在舞台上演奏,台下听众很难听到它的声音,即便听到一点,声音也很小。过去唯一解决的方法是加设扩音器使音量增大,但这还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因此改良古琴首先应该解决音量问题。其次是应该解决不科学的调弦方法和拴弦方法,原拴弦方法是将七条弦分别缠叠在琴底两个短窄的琴足上面(一足拴三根,另一足拴四根),只要其中断了一根弦,就必将一足上其他几根弦全部拆下来另拴。本来拴一根弦已够费力了,这样一来还要增加几倍的麻烦。另外琴首部是用丝线拧成的绳子拴在轸上调弦的,但因丝线本身伸缩力不稳定,调起弦来不易准确,并且容易跑弦,所以说拴弦及调弦是操琴者常感头痛的事情。
这次我主要是针对以上两个问题进行改良的,这次改良,得到党组织的鼓励和北京市民族乐器厂的大力支援,终于在1958年底完成第一张改良古琴,1959年初完成了第二张琴的改良试验(参看插图),并参加了音协举办的乐器改良展览会的展出和乐器改良演奏会的演出。
下面是古琴改良部分的说明:
为了扩大音量,将琴身增宽加厚,使其共鸣箱面积扩大而音量增大。木板仍用梧桐木,木板的厚度也有所增加,以保持原乐器的音色(尺寸见图)。有的新琴为什么听起来不象古琴而象古筝呢?其中主要原因是木板过薄。
琴面采用古人“靠木纸底”的方法,再用鹿角漆胎,加退光漆而成。
岳山下面原为一块实木,这会影响发音,这次我把岳山挖空与琴腹相连,与琴身构成一个完整的共鸣箱,同时取消琴内的天地柱(音柱)和琴面下的足盘(琴足与琴面板下接触处有两个高起的木盘),使琴面振动无阻,这样,七徽以下的各音,弹奏起来便比以前宏亮多了。
另设一木箱,箱下有四个腿,一方面可作桌子使用,另一方面也可起共鸣箱的作用。演奏时把琴放在木箱上使琴足接触箱面,琴足也可起音柱的作用。同时还将琴弦改粗,声音比传统琴音有显著增加。
在琴头部装上七个机械螺丝轴,代替丝线轸调弦,机械螺丝轴调弦既细致又准确。在琴尾部又装置七个轴来代替两足拴弦的办法,(第一张琴是将七个轴装在琴尾加设的一个小盒内,用钥匙来松紧琴弦,既能拴弦,又能调音;但因增添的小盒子阻碍了琴板的振动,未能得到预期效果,因此在试制第二张琴时,取消了这个盒子。)拴弦轴设在琴尾下部,仍是七轴各拴一根弦;这样,琴的两端都可用来调弦,调起来较方便准确。
当然,以上做法仅是一种尝试,尚须不断改进和试验,以臻日益完善。
…
吴景略先生改良古琴的尝试
编者按:前几天和琴友说起钢弦和丝弦的不同,想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轰轰烈烈的乐器改革。1961年出版的《民族乐器改良文集》汇编了各种民族乐器的改良报告,其中就有吴景略先生的《古琴的改良》和管平湖先生的《改良古琴》。根据当时的文艺政策和社会需求,古琴需要从文人的书斋中走出来,面向普罗大众演奏。为此琴家们对古琴结构作了一些改变,以起到增大音量、适应现代舞台的目的。而其中影响最大的一项,大概就是钢弦的使用了。吴景略先生的这篇文章,为我们了解这段历史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
《民族乐器改良文集》封面和目录
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