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与瑟,到底有什么区别
▲点击上面蓝色“古琴文化网”关注▲
琴,弹弦乐器。古代称琴、瑶琴。现代称古琴、七弦琴。《诗经》、《左传》、《国语》、《吕氏春秋》等文献都有记载。东周各国乐官多精通琴艺,如楚国钟义、晋国师旷等。
孔子琴艺娴熟,他教授的“六艺”中,即有弹琴诵诗的内容。汉魏以来的司马相如、蔡邕、嵇康都以弹琴著称。唐代李峤、李欣、李白、韩愈、白居易、张祜等诗人,为弹琴写下了不朽的诗句。宋徽宗赵佶热爱琴艺,曾广搜天下名琴藏于特设的“万琴堂”。南宋末年以来,随着古琴演奏艺术的发展,由于演奏风格、师承渊源、所据传谱的不同,形成众多的派,各有卓越的琴家和琴曲。著名琴派有浙派、虞山派、广陵派。
近代有浦城派、泛川派、九嶷派、诸城派、岭南派等。近年出版的《琴曲集成》收录琴谱一百五十余种,琴曲三千首以上,可见古琴音乐遗产之丰富。古琴制作工艺也有悠久的历史,制琴名家辈出。唐代,仅四川雷氏家族就有雷霄、雷威、雷珏、雷迅等十余人。还有张越、郭亮、李勉等高手。给后世留下不少精品。宋代名家有朱仁济、卫中正和金道,元代有朱致远、严古清,明代有祝公望、张敬修等。
瑟是古代一种弹奏板箱体弦鸣乐器。瑟的得名不详,古书《释名.释乐器》中有“瑟,施弦张之瑟瑟然也”,认为瑟得名于其声音,这种解释多少有些牵强。
瑟在以往考古发现的弦乐器中所占比重最大,它的出土地点集中在湖北、湖南和河南三省,并且绝大部分是出自东周楚墓,江苏、安徽、山东和辽宁等省只有一些零星发现,年代也大多较晚。
瑟类似于今天的古筝,瑟体都是木制,一端有用来固定弦的“枘”,根据“枘”的多少,瑟又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2枘瑟、3枘瑟、5枘瑟等。
在洛庄汉墓的乐器坑里,共发现了7架瑟,但木结构都早已腐烂,只剩下遗迹。但是,这些瑟的瑟枘都保存完好,瑟枘为青铜镏金铸造,时至今日仍金光灿灿。在本次洛庄汉墓出土乐器鉴定过程中,有可能以现代的古筝来代替瑟出现。至于那些腐烂的瑟,将来可以根据遗迹进行复制。
琴瑟的来历和异同。据文献记载,伏羲(2400…
悉数古琴曲中的“渔歌”
▲点击上面蓝色“古琴文化网”关注▲
古琴曲《渔歌》(演奏者:査阜西),建议WIFI环境下播放!~
琴曲中有几个曲子都跟渔父、钓翁有关。最著名的大约是广陵派四大曲之一的《渔歌》,其它的还有《耕莘钓渭》《醉渔唱晚》《渔樵问答》等。
《耕莘钓渭》,最早见于《以六正五之齐琴谱》(1857),“耕莘”出自上古名臣伊尹的典故,“钓渭”则出自姜子牙的故事。2003年月11月8日南京艺术学院举办的茅毅古琴独奏音乐会节目单上说:此曲由“赵云青先生传谱,授自广陵派第十一代传人梅曰强先生。是曲传为子牙所制。子牙钓于渭水之滨。得以佐武王而受天命。际会非偶然也。”《醉渔唱晚》,古琴十大名曲之一,《西麓堂琴统》中记述此曲为陆鲁望与皮日休泛舟松江,见渔父醉歌,遂写此曲。《五知斋琴谱》中认为此曲有“笑傲烟云、醉乡酣美之意,非尘埃奔走、粗心浮气所能领其趣也。”《渔樵问答》更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现存谱初见于明代《杏庄太音续谱》(明萧鸾撰于1560年)。
《琴学初津》云:此曲“曲意深长,神情洒脱,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橹声之唉乃,隐隐现于指下。迨至问答之段,令人有山林之想。”所谓“古今兴废有若反掌,青山绿水则固无恙。千载得失是非,尽付渔樵一话而已”。而《渔歌》则是南宋末年著名琴师毛敏仲最有影响的作品,曲谱初见于1549年《西麓堂琴统》。此曲取意于柳宗元谪居永州时的名作《渔翁》:“渔翁夜伴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消日出不见人,唉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因此缘故,也有人认为此曲是柳宗元所作。
听这几支曲子,在时疾时徐、时高时低、飘逸潇洒的旋律中,我们不知不觉就进入了鼓棹而进、橹韵吚哑的水上意境,那箬笠簑衣、驾一扁舟、往来江湖、出没烟霞的“渔父”形象便跃然眼前,他们或随缘任远、隐逸闲适,或孤高寂寞、苦中作乐,或洒脱率真、逍遥自在,或看破红尘、狂放不羁,诚所谓如闻其声,如见其人。隐约中,似乎还能看见他们“靠舟崖,整顿丝钩;住青山,又傍溪头”的身影,还能听见他们在清风明月之间物我两忘的歌声:“得鱼时酤酒,终日的也陶陶。浅水头。唱个无字曲,的也任我诌信口;吹个无腔短笛,音韵悠悠。却闲愁,是非不管,无辱亦无忧……”…
琴之妙趣,半在吟猱
▲点击上面蓝色“古琴文化网”关注▲
(一)琴之妙趣,半在吟猱
琴的表现力,是异常丰富的。琴以其独特的韵味,奏出心灵之声,与人的内心深处相互沟通。
琴的指法相当丰富,每一种指法都各有特点。而要良好地将琴曲的韵味体现出来,左手的指法则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琴家的左手功夫如何,能有效的反映其琴艺的水平。
在左手指法中,最主要的就是绰、注、吟、猱。而控制余韵的吟与猱,更是非常重要。吟与猱的运用,能有效地以韵补声,使琴韵美妙而富有变化等等,对体现琴之妙趣,具有特别大的作用。所以琴诀说:“琴之妙趣,半在吟猱。”运用吟猱的功夫,对于一个琴家来说,是特别重要的。
(二)吟猱妙处,全在于圆
《溪山琴况》说:“五音活泼之趣半在吟猱,而吟猱之妙处全在圆满。”
什么是圆?婉转动荡无滞无碍,不大不小,不多不少,恰到好处,即所谓圆。首先,吟猱都是控制余韵之法,凡用吟猱时,当先得音,“将余声取之,不可错乱”。再者,吟猱婉转,要无滞无碍,所以必得体悟一个“滑”字。…
古琴曲《归去来辞》的意趣
▲点击上面蓝色“古琴文化网”关注▲
古琴曲《归去来辞》(演奏者:戴晓莲),建议WIFI环境下播放!~
《归去来辞》为后人依陶渊明辞而作曲。其曲谱初见于《谢琳太古遗音》,后亦见于《黄士达太古遗音》、《风宣玄品》、《发明琴谱》、《琴谱正传》、《五音琴谱》、《重修真传》、《文会堂琴谱》、《杨抡太古遗音》、《太古正音》、《理性元雅》、《乐仙琴谱》、《和文注琴谱》、《徽言秘旨订》、《春草堂琴谱》、《自远堂琴谱》、《里露轩琴谱》、《琴学轫端》、《张鞠田琴谱》(作归去来)、《琴学入门》、《希韶阁琴谱》、《绿绮清韵》、《希韶阁琴瑟合谱》、《琴学业书》、《山西育才馆雅乐讲义》等诸多谱集中。
《醒心琴谱》中《归去来辞》之题解曰:“宋末元初俞琰所作,依陶渊明辞而成曲也。刘裕禅晋时,潜为彭泽令。耻事二姓,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归隐。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其志。后人景仰其高风亮节,以其辞入于音律,即琴曲归去来辞也。”
《醒心琴谱》中《归去来辞》之后记曰:“《希韶阁琴瑟合谱》称此曲为陶渊明所作,而他谱皆无此言,只称辞为潜所作。而其曲者,明时之对音风格明显。《重修真传》亦言曰:‘陶渊明不以斗粟折腰而勇退林泉,故作是辞以鸣其志。今乃以入之音律,其尘视冠冕之怀,机通造化之妙,足以师百世矣。’《席上腐谈》及《苏州志》载宋末元初琴人俞琰以为琴操有谱无字,失古制作之原。乃研究作谱四十余,此为明代有字琴谱之先声。《归去来辞》者,亦为其中之一也。故此曲应为俞琰初作,而盛于明朝。世称汉无文章,唯《出师二表》。晋无文章,唯《归去来辞》。非果无也,盖取其忠贞大节,不在雕镂耳。《归去来辞》之原文者,所谓:‘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识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摇摇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忻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盼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遗,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予以春极,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无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耕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叹人生能几何!’”
此曲宋末元初俞琰所作,后盛行于明代,是典型的明代对音弹唱琴曲。明代时松江派提倡对音弹唱,即一字一音,以琴歌而为特色。由于对音之限,其中很多琴曲已成为配唱之乐,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琴本身的感染力。此曲虽为对音琴曲,然依归去来兮辞而入音律,取其高节之风,旋律中正平和,亦为佳作。先生在打谱此曲时,并未将词配于谱中,以减少一字一音对琴曲音韵之限制,主张以方正和畅,以澹逸旷达而为旨。故仅录其辞原文于后记中,以明琴曲之意趣。
@高山流水,寻觅知音。欢迎转发本文至朋友圈,让更多朋友成为知音!@
【琴人茶馆】:
古琴文化网为琴人开辟兴趣群组:《流派圈子》为各个流派提供展示各自传承的平台;《各地琴友》为全国各地琴友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太古遗音》专注于琴曲琴谱研究;《良材善斫》展示各家斫琴经验。回复"琴人"二字,获得各群组的加入方式和途径。此外,可编辑任何与斫琴、学琴、买琴、藏琴有关的问题发送给我们,有问必答!
=======
敬请关注…
巴蜀琴艺 · 苏轼的琴论
▲点击上面蓝色“古琴文化网”关注▲
苏轼是非常敬慕和尊崇陶渊明的,因而在他的琴诗里常常可读到他怀念陶渊明的句子,例如在《听武道士弹贺若》诗中,有“清风终日自开帘,凉月今宵肯挂檐,琴里若能知贺若,诗中定合爱陶潜”的描写。诗的最后两句点明,你若听到贺若这首琴曲,并能充分理解其意境和内涵,那么你就可以从诗中理解和爱陶渊明了。
又如在《和陶贫士七首》中有“谁谓陶渊贫,尚有一素琴。心闲手自适,寄此无穷音。”苏轼在此表现了一种无琴而琴音自在的感觉,这是他对琴乐的高度感悟,苏轼在《破琴诗》中带有批评性地说:“陋笑房次律,因循堕俗流。悬知董庭兰,不识无弦琴。”意谓房次律虽然重视董庭兰的琴艺,可是他却不懂得无弦琴的妙趣。
苏轼《题沈君琴》诗说:“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首诗充分体现了苏轼那种自在自得的思想,从琴的本体和演奏者的指法进入,但又从器物本体和指法上走出,求得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方能得到琴的真趣。他的这一琴学理念,是对“蜀声躁急”的重要补充,强调声在心中而不再指头,是对单纯追求蜀声“急”的一个反正和批评。
苏轼对那些抚琴无韵、粗俗寡音、炫弄技巧者的“快作数曲,拂厉铿然”之琴风,曾提出过严厉的批评。他说,弹琴应该把握意境和琴韵,仅凭借指头和琴弦,是弹不出美妙的琴音来的。同样在《观宋复古画》和《听僧唯贤琴》二诗中更是愤愤地说:“新琴空高长,丝声不附木。宛然七弦筝,动与世相逐。”“归家且觅千斛水,净洗从来筝笛耳。”对一些不良琴风表现出极大的不满。
苏轼这一琴学思想不仅反映了他对琴的悟性的深刻和高超,而且可以视为巴蜀琴艺最具典型意义的理论升华,为后来巴蜀琴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高山流水,寻觅知音。欢迎转发本文至朋友圈,让更多朋友成为知音!@
=======
敬请关注…
古琴演奏 · 右手八法
▲点击上面蓝色“古琴文化网”关注▲
大家都知道在古琴演奏中,右手有八个最基本的指法,即抹、挑、勾、剔、擘、托、打、摘。我们通常称其为“右手八法”。
右手八法在古琴曲谱中用的最多,它是右手指法的基础。也是古琴演奏中右手指法最重要的构成部分。右手的许多指法都是由它们组合变化而成的,如“涓”的指法,古人云:“抹、勾连谓之涓,如天马攒蹄。”又如“长鎻”、“短鎻”、“背鎻”。以及“滚”、“拂”、“輪”、“历”、“搂圆”、“间勾”、“打圆”等等。所以古人称这八种指法为“八字纲领”,(《太音大全集》)可见其重要性。因此对于弹琴者尤其是初学者来说,正确掌握这些基本指法是至关重要的。可是在以往的琴书谱集中对这些基本指法的解说,却往往过于简略,有些琴书中虽有手势图说及兴词,但都缺少具体的详细解释。如《太音大全集》中对勾、剔的解释说:“向内入絃曰勾,向外出絃曰踢”。虽然配合了手势图,但是仍然不甚清晰明了。到底如何用力?指法要领在什么地方?手势动作应该如何?都没有进一步的说明。正如明代徐青山《万峰阁指法密牋》中所讲的那样:“就其抹、挑、勾、剔之类不过是其麄迹,可得而易知也,而其所以抹挑,所以勾剔者,不可得而易知也。”以至于使许多初学者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觉得“抹”和“勾”是一样的,都是半肉半甲声。“挑”和“剔”没有什么不同,都是纯甲声等等。为了使初学者能够正确掌握右手八法的要领而又知其所以然,下面就以琴学大师顾梅羹教授的《琴学备要》和彭祉卿所著的《桐心閣指法析微》为主体,对右手的八个基本指法分别从手势、出音、动作、要领等方面作出详细地比较和说明,以供初学者研习参考。
“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