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与保养古琴的六个方面

▲点击上面蓝色“古琴文化网”关注▲ 一、古琴并非越古越好 古琴由于其特殊的制作过程和材质等等原因,每一床琴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人们认为越古越好,甚至产生了许多养琴的方法,以期使新做的琴能达到古旧之琴的效果。古人对这种不讲究琴的本身声音效果,一味地“唯古为上”的片面认识早就有所批评。古人形容一床好琴,须“九德齐备”,即达到如下九个标准:奇、古、透、静、润、圆、清、匀、芳—这是琴文化的特色。 二、辨音选琴慎重权衡 古琴既是乐器,就有声音要求。音色是判断一床琴优劣的主要判断标准之一。古琴的声音,音色沉厚而不失亮透,上中下三准音色均匀,泛音明亮如珠而反应灵敏者,定是一张上好的古琴。有的古琴因有断纹,而按音弹奏时会出现“刹音”,影响听觉,此时要慎重权衡得失,切勿轻易弃之。 三、断纹鉴定至关重要 古琴断纹不经百年而不出,这是鉴定古琴非常重要的一点。虽然伪制断纹古已有之,且方法很多,但其实,断纹真伪经仔细观察区别还是很大的,真断纹纹形流畅,纹尾自然消失,纹峰如剑刃状;而假断纹经过冷热催化或刀刻等过程,难免有失自然,出现破绽。断纹的形成与年代有关,琴的材质和保存情况有关,一般来说年代较久远的琴身断纹较多,很可能形成“梅花断”;而年代较短的有可能出现较浅的大蛇腹纹、小蛇腹纹等。 四、良琴必铭区分原款 对古琴收藏而言,铭文也格外重要,自古良琴必有铭,铭文多刻在琴背、琴腹,内容一般为琴名、题铭、制琴时间、印章等。此外,是否是名家藏琴题铭,也为买家所重,一些名流大家的题刻往往令琴价格倍增。琴背均有刻款,而腹则有刻款和写款两种,刀刻者容易保存,墨写的若年代长久,则较难辨识。古琴腹内之刻款,如琴体两侧上下板黏合处无剖过重修的痕迹,大多是原款,若发现重修痕迹则需仔细研究。不管腹款、背款,资深的鉴定还可以从历代帝王年号的惯称、用字避讳及一个朝代或某书法家的书风加以辨认。 五、温度湿度要求苛刻 古琴对于室内的温度、湿度要求甚高,它的面板是一整块木头雕出来的,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湿度和气候,保养不当古琴就会变形或者有裂痕,北方干燥城市切不可离暖气太近。弹奏前要将手擦干净,以防手指上的水、汗、油等粘在弦上,使弦被弄脏或生锈而缩短使用期。弹奏后也需用干布擦拭琴身后悬挂于干燥墙壁上,防止长时间平放导致的“塌腰”。 总之古琴的护理应注意:防止曝晒、受潮、碰撞。出门或不弹时,如没有盒子最好用布等物包裹。因古琴的内腔较大,并且木料裸露,特别是面板料松软,非常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所以在阴雨天或黄梅季节不弹时,最好把出音孔遮掩,以免板面受潮后影响发音。古琴作为乐器应经常弹奏为好,否则会使音色暗、涩,且会生虫存蛀损坏古琴。 六、后配钢弦适得其反 古琴已历经百年,甚者或已有千年之久,其自身的材质已经非常松脆,很难经受过大的拉力,但现代有些藏家为了古琴演奏时所需,将琴配以钢弦,使其音量加大,适应各种场所演奏,这样只会适得其反,不但不能将古琴的古朴音质发挥到最好,反而会令琴不堪拉力,造成折腰、拱背等不能弥补之残,亦为大忌也。 @高山流水,寻觅知音。欢迎转发本文至朋友圈,让更多朋友成为知音!@ ======= 敬请关注…

弹奏古琴的“超前感”修养

▲点击上面蓝色“古琴文化网”关注▲ 了解古琴和弹奏古琴的人都有这样的同感,即认为弹奏一首琴曲不难,如果将琴曲的意境有感情的表达出来确非易事。往往弹奏者只知按指法拨弄琴弦,结果手与愿违,音非意合,干巴巴的使人听之乏味。 音乐是一种艺术语言,它是通过艺术处理的音响,表达作者思维与向往的感情,这就是“意境”的本质。所以,凡弹奏一首琴曲,必先了解曲情内容,弹奏时将自己激发出来的感情与琴曲必须表现的感情融汇起来,这是首要条件。但是,仅有内在感情条件,而表现形式上不能够手随意走、意与妙合,也是不可能有好的效果的。因此,弹奏技巧也很重要。 古琴弹奏左右手指法有一百多种,堪称指法丰富,表现力强,世界上独具特色的乐器。正因为它指法多而细,很容易使弹奏者顾此失彼。即:注意了指法,忘记了节拍,注意了指法与节拍,忘记了弦数与音位,还要掌握音准和轻、重、徐、疾,若想把琴曲的感情处理好确非易事。所以说:“古琴易学难记、易学难精”。那么,如何在感情与表现方法上进行结合,弹奏出美妙的琴曲,就存在一个“超前感”的问题。 超前感内容很广泛,必须从弹奏准备到弹奏结束来谈: 准备时的超前感…

杂谈 · 古琴的起源

▲点击上面蓝色“古琴文化网”关注▲ 在中国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作为音乐的乐字写为「樂」,是以丝弦张附在木器上象形,可以猜测当时不以磬或埙之类的最早出现的击、吹器物来代表「樂」,而是以弦乐器来表示,可能是因弦乐器出来比较符合当时「樂」的性能。由此也可知道琴瑟之类的弦乐器在中国出现时代之早。远古时代先民以弓箭射猎生活,弓箭的弹射发出悦耳之声,乃有由生活之器物──弓箭,逐渐转化为乐器──琴瑟之趋势。 随着万物有灵观念之产生,各种图腾逐渐被神化而演化为部落民族的保护神,而在农业畜牧业出现后,人们既崇拜又害怕于影响社会生产的自然力或自然现象,因而它们被神化和人格化,被赋予神性与神职,并渐形成了祭祀自然神之仪式,乃有自然崇拜文化之产生,于是三皇五帝以及诸神都是创造乐器或发明乐律的音乐家。关于琴的起源或创造者的传说就有以下几种:伏羲造琴说。「伏羲作瑟,伏羲作琴」(《世本.作篇》)伏羲是太阳神,传说伏羲创造了瑟,瑟之五十弦裂为二十五弦,「裂一为二」蕴含生殖之意;《吕氏春秋.古乐篇》:「昔古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畜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故士达作五弦瑟,以来阴气,以定群生。」 在这段记载中,我们看到了五弦的琴(瑟)之功能是驱阳气而来阴气,使万物可以生长;神农作琴,神农是南方之神,南方在夏天,蚕长而吐丝可制成弦,故南方与丝类乐器相配应。大琴叫离,南方正对应离卦,故南方──神农──琴瑟乃相对应。因此史籍记载神农作琴的例子非常的多,例如《世本‧作篇》:神农作琴。神农氏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宫、商、角、征、羽。文武增二弦,曰:少宫、少商。《桓谭新论》:「神农氏继而王天下,于是始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人之知。」黄帝改琴说,在《史记》:「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这种说法与伏羲的将五十弦瑟裂为二之说相同,黄帝居于四方之神之中心,在自然文化崇拜下,当也有如此说法。而其他的尧、舜当然也是琴瑟之创造者。这些不同的说法,其真实性并不重要,然而却强调出这乐器所蕴涵的自然文化图腾崇拜之意义与功能。 冯梦龙所著《警世通言》第一卷…

千里共良宵 ·《良宵引》赏析

▲点击上面蓝色“古琴文化网”关注▲   《良宵引》(演奏:傅雪斋),建议Wifi环境下播放!~ 古琴曲《良宵引》是虞山琴派的代表曲目之一,是古琴初学者经常采用的入门琴曲,其曲谱最早见于明《松弦馆琴谱》(1614),此书是虞山派的代表琴著,为《四库全书》所收唯一的明代琴谱,在古琴界颇有影响。该曲自隋代问世,于明代盛行至今,一直深受琴家的赞赏和重视,并收录在《大还阁琴谱》、《天闻阁琴谱》、《自远堂琴谱》、《五知斋琴谱》、《琴学初津》、《诗梦斋琴谱》、《醒心琴谱》、《琴心直指》等多部琴著谱集中。…

浅谈古琴泛音的弹奏

▲点击上面蓝色“古琴文化网”关注▲ 泛音弹奏俗称“打泛音”,因以手指轻轻下击,点触琴弦而得名。打泛音时要注意两点。其一,左手要对准徽位击弦,不对准徽位泛音则无法打响,有噗噗声。其二,左、右手动作要同步,要在左手击下的同时右手弹弦。另外还有一点也应注意,那就是打泛音时左手手指应向左稍偏一些,这样就减少了手指和琴弦的接触面,以便取得更加清越的效果。 古人经常讲:琴曲习之万遍方可示人;在维也纳,那里的音乐人也经常说这样一句话:“通往金色大厅的路只有一条—练习”。由此可见中外一理。想要弹好一首琴曲,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基础之一。然而还有一点也十分重要,那就是要动脑子练习,不能为了练习而练习。要反复思考一首曲子的曲情、曲意,反复体会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表现是否得当,还要不断的校正自己的表现是否偏离了古琴中正平和的审美观。 @高山流水,寻觅知音。欢迎转发本文至朋友圈,让更多朋友成为知音!@ ======= 敬请关注…

酒狂 · 琴酒托兴胸中意

▲点击上面蓝色“古琴文化网”关注▲ 《酒狂》全曲结构短小、严谨。《神奇秘谱》(1425)解题云“藉叹道之不行,与时不合,故忘世虑于形骸之外,托兴于酗酒以乐终身之志,其趣也若是。岂真嗜于酒耶?有道存焉!妙妙于其中,故不为俗子道,达者得之。” 阮籍(210~263),三国魏诗人。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谨慎避祸的态度。与嵇康、刘伶等七人为友,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称竹林七贤。阮籍嗜烈酒、善弹琴,喝酒弹琴往往复长啸,得意时忽忘形骸,甚至即刻睡去,可谓“我今欲眠君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相传古琴名曲《酒狂》就是阮籍所作。 阮籍是当时反对黑暗统治的有名之士,他为免遭统治者的迫害,以酒醉佯狂表示对统治者的批判和不合作。这一点在杨抡的《太古遗音》(1606)的乐曲解题中说得更为透澈:“盖启典午之世,君暗后凶”、“一时垣士大夫若言行稍危,往往罹夫奇祸’、“是以阮氏诸贤”、“镇日酩酊”、“庶不为人所忌”。   古琴家姚丙炎先生以《神奇秘谱》的《酒狂》谱为兰本,又参照《西麓堂琴统》谱整理打谱,把乐曲处理成在古琴乐曲中罕见的6/8拍子。由于弱拍常出现沉重的低音或长音,造成音乐的不稳定感,表现了人在酒醉后步伐踉跄的神态。同时他不着重表现表面的狂态,而是通过描绘混沌的情态,以泄发内心积郁的不平之气,音乐内在含蓄,寓意深刻。 乐曲采用基本曲调的变化重复,曲首两小节的节奏型通贯全曲。另外,第一、二、三段出现两小节的固定终止型。乐曲结束段有“仙人吐酒”的文字提示。“长锁”指法演奏的一连串同音反复,音乐流动如注,满腔怒火尽泄,表现了外形酒醉佯狂,内心疾恶如仇的意境。 @高山流水,寻觅知音。欢迎转发本文至朋友圈,让更多朋友成为知音!@ 【琴人茶馆】: 古琴文化网为琴人开辟兴趣群组:《流派圈子》为各个流派提供展示各自传承的平台;《各地琴友》为全国各地琴友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太古遗音》专注于琴曲琴谱研究;《良材善斫》展示各家斫琴经验。回复"琴人"二字,获得各群组的加入方式和途径。此外,可编辑任何与斫琴、学琴、买琴、藏琴有关的问题发送给我们,有问必答! ‍我们不发旁系文化,不发养生,不发宗教,专注“古琴文化”。 ======= 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