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课堂︱古琴的“移情”与音乐形象
/分类: 古琴文化, 琴学 /作者: 万壑松水仙操者,伯牙之所作也。伯牙学琴于成连先生,先生曰:“吾能传曲,而不能移情。吾师有方子春者,善于琴,能作人之情,今在东海上。子能与我同事之乎?”伯牙曰:“夫子有命,敢不敬从。”乃相与至海上,见子春受业焉。【:“乃与伯牙俱往,至蓬莱山,留伯牙曰:‘子居习之,吾将迎之。’刺船而去。旬时,伯牙延望无人,但闻海水洞涌,山林杳冥,怆然叹曰:‘先生移我情矣!’乃援琴而歌,作水仙之操。”】
——蔡邕《琴操》
“伯牙学琴”中的“传曲”与“移情”不仅仅显示出了授琴的某种限度,也指示出了许多人学琴和弹琴的困境。呈现一首琴曲与一首有情感和表达的琴曲之间的差异在于:呈现出一个由各种音符组合的曲子,还是一个饱满而富有韵味的音乐形象。伯牙从自然(“海水洞涌,山林杳冥”)中寻找到了他对某种时间性(在虚空中的行进)与空间性(深度和色彩)的琴曲表达。表达,自我无论是向内还是向外,都是需要的,否则琴曲只是平铺直叙的音符组合。
《伯牙鼓琴图》元·王振鹏 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而音乐形象从进入弹琴状态伊始就开始了。琴曲的第一个声音稳定与否,已经酝酿在这一系列的预备之中:坐下,调身,调音,伴随之的调息与调心,起势。之后,第一音的开始决定了全曲的基调,而这对于每一首琴曲都不一样。
古琴音乐作为一门语言,也遵循语言的基本元素。如果说汉语这门语言从基本元素“偏旁部首”开始,造“字”,之后组“词”,随后造“句”,最后结“章”,那么这种“字法”-“词法“-“句法”-“章法”的层进关系也可以类比古琴:手指法,吟猱淖注等,乐句的走向,乐曲篇章。
同时,音乐语言又是抽象的。乐曲篇章的完成是某种音乐形象的呈现过程,如同査阜西先生所说的“坚持古琴曲内容的表现”(《査阜西琴学文萃》颐和琴社校注版第341页)。所以,这里反而有一种逻辑上的倒转:我们需要将这门抽象的语言以形象化,反过来以整体的音乐形象去内观哪怕是琴曲中相当于“偏旁部首”的局部。这就要求我们不仅仅只关注到技术上的“声”,更重要的是关注到有表达意味的“韵”。例如一个散音的表达既可以重而快,也可以重而慢,轻而快,轻而慢这些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
心中的琴曲音乐形象越具体,细节越充分,越能指导手上该如何弹奏。例如与《流水》比较直观的拟似形象性有所差异的是《高山》。
首先,高山与土坡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它的“沉实”,另外,不一样的高山,好比黄山,华山,泰山各有其特点,秀、险、稳各各不同,故而旋律铺排展开也应该根据不同形象而变化。
进一步,高山的“高”该如何体现呢?对比、高低的对比是其中一种方式,随之而来,琴曲的轻重、音色、节奏等就需要服务于这一对比。
《溪山行旅图》北宋·范宽 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之后,也许还可以借道郭熙的《林泉高致》所提出的山的“三远法”(高远,深远,平远)继续拓展这个音乐形象:“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去发现山的更多视觉层次。
又或者,这高山既可以有宋人的巨幛山水的形象,也可以有元人写胸中丘壑的意境,也可以有明清在笔墨程式上的深化?如果琴曲的音乐形象是面对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必然是不同于倪瓒的《虞山林壑图》的。借道对可游、可观、可卧的山水画的图像直观,可以扩展当代人贫乏的自然经验。
总之,如宗炳所言“抚琴动操,欲令众山皆响”,文人的琴与诗书画其实是相互完成的,成为某种生命情志的共鸣,抚琴时的“移情”也会发生在此。
因此,要转变弹琴的思路:指法,吟猱绰注的修饰,旋律节奏都是为琴曲整体的音乐形象服务的!有了音乐形象,才让琴曲有了结构以及完整性,那些局部的细节问题才会迎刃而解:根据音乐形象的需要去炼指,而不是不断重复地记忆各种指法要点。这样才能不仅弹出已经弹过的曲子,还可以在这个音乐形象的指导下弹出未弹过的曲子,将外界的干扰因素(别人打断,上台演奏,调不合曲……)降到最低的地步,弹琴达到了完整演绎所追求的音乐形象的目的。
相同的乐句在不同弦、徽上都可以弹出,弹琴时关心的应该是我们所演奏的音乐,而不是死记硬背哪一根弦或哪一个徽。用什么样的指法,选择哪一根弦哪一个徽分,都是为音乐服务的。例如尝试正调定弦,不紧五弦的情况下如何弹奏《阳关三叠》。
当然,需要明确一点的是:音乐始终是抽象的,不要试图将每一个音符都对应或附会一个具象的东西。
1,研读琴谱,去发现规律。例如分析《酒狂》类似于西方音乐的回旋曲式的结构,有利于我们记住全曲节奏性的律动,主要旋律的重复与移位。《春晓吟》以羽音开始与结束的调式符合宫起宫收,商起商收的“起调毕曲”规律,同时全曲多处角音与羽音的相和,构成激荡回响的基调。
2,多听其它人的录音,例如老八张,对于触动自己、产生共鸣的录音部分重点圈出来,研究其出处,如何表现,弹奏手法等等。借助前人对同一首琴曲的表达,去学习建构自己对音乐形象的理解。同样地,聆听西方音乐也有类似的裨益。
3,多唱谱,因为吟唱节奏的句逗最为直接体现在手所操控的旋律上,这就是所谓的“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丝者,丝之声也,出乎手;竹者,竹之声也,出乎口。歌者,口也,心之声也,肉之为也,岂假竹而有乎?可以知自然之道矣”)。“肉”作为身体,连接着“心”与“气”,最切近了“自然”。关涉到《诗经》的诗论也有类似的表述,《毛诗序》云:“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因此,旋律的走势与乐曲的表情体现出内在的吟唱节奏,“心板”的律动。例如《良宵引》结尾的泛音段落,如珍珠般颗粒分明,同时又是一气连成一条项链一般,中间并不断开。手上弹奏的连贯与否是心板节律的反映。《春晓吟》开始的散音段落以一个八度拉开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感,大地从广袤深沉中渐次苏醒,万物勃发的情境由此展开。同样,大地空间的延展性也体现在心板上。
而在方法论上,我们又是遵循“节拍器——手拍——脚拍——心板”这个进路来进行:从最基础的节奏规范开始,通过节拍器这个“物”的法则去规范手、脚打拍子的节奏,直至完成心游物外的“心板”;反过来,以心板去表达琴曲的音乐形象。这种法则与自由的完成,除了多练习,别无捷径,这个原理可以类比“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的逻辑。
五道口地铁站西侧华清嘉园内
客服电话:13260331817
颐和琴社古琴传习
颐和古琴艺术空间
《神奇秘谱》及其调意浅探——李凤云
/分类: 古琴文化, 琴学 /作者: 万壑松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特点以及在琴歌中的表现
/分类: 古琴文化, 琴学 /作者: 万壑松——以琴歌《秋风词》为例
中国传统乐器“琴”,或七弦琴在近代称古琴,古代则直称为“琴”。而琴的名称最早见于春秋末期的《诗经》,至少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先秦时代弦乐器很少,所以琴、瑟就成了当时主要的弦乐器,人们常用它们来为歌唱伴奏。这种形式又称为 “弦歌”。其历史悠久,而且广为流传。总体上说中国琴歌的创作来源主要在两个方面:首先,琴歌来源于民间音乐 中国古诗词中吸收了大量的民歌,西汉司马迁曾说:“三百零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当时人们歌唱这些诗歌,多用琴、瑟伴奏。《旧唐书·礼乐志》提到:“唯弹琴家犹传楚汉旧声,及清调、瑟调、蔡氏五弄、 楚调四声,谓之九弄,非朝廷郊庙所用,故不载。”这说明古代 的一些民歌或民间音乐,曾被琴家作为琴歌形式随着琴的音 乐而流传下来,长期保存在古琴音乐艺术之中。其次,文人的创作 这部分作品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或间接从民间吸取营养,进行加工和提高的,并不局限于民歌原始素材,而是保持与人民 的思想、语言、音调、感情的血肉联系。因此,有强大的生命力,为历代人们所赞赏。如《满江红》,是清代琴家王善所作。还有一类出于某些对歌唱音乐艺术不甚了了的文人之手,他们只知按字求声,或依声填词,没有按照歌唱艺术规律 和特点进行创作。这类琴歌很难演唱,有的即使勉强歌唱,也缺乏美感。不仅无助于琴歌的发展,反而会起阻碍作用。
在宋代以前,琴歌与琴曲并茂,宋以后的琴谱,或有词,或无词,但琴人们多重视琴曲的弹奏,不重视琴歌,甚至于否定 它。至明代浙派琴家箫鸾,虞山派严澄等人,明确地提出“去文以存勾剔”的主张,认为凡“取古文辞用一字当一声”或“取古曲随一声当一字”都不可取。由于这些偏见,使琴歌长期在琴人中处于被鄙视的地位,从而使琴歌艺术的发展受到相当大 的阻碍。在明中叶至清初期间,江派琴家谢琳、黄士达、杨抡、 杨表正、庒臻凤、蒋兴俦、程雄、张椿等人,强调“近文对音”,主 张弹唱琴歌,同时刻印了不少琴歌专辑,使琴歌艺术又一度活跃起来。
秋风词 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PART 04 结语
古琴由于其乐器的形制、音色、乐曲题材、内涵、结构等因素,其音乐风格是倾向静态的、含蓄的、阴柔的、抒情的美。很多人於第一次听琴乐时甚至觉得这件乐器是无声的。古人亦说古琴“难学、易忘、不中听”“, 琴到无人听时工”。,其实这是因为古琴音乐风格属于虚静、幽静、恬静等静态的美。这也是为什么古琴最适宜于夜阑人静时弹奏,因为这样的环境才能与琴乐的风格和它所追求的意境配合。
【原文出自《群文天地》·2012年第10期,
作者:童雪倩】
五道口地铁站西侧华清嘉园内
客服电话:13260331817
【戴氏琴弦·上音】复原记
/分类: 未分类 /作者: 太古颐和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文化、艺术和历史的发展都是螺旋上升的。从系统论、动态视野看来,没有任何人和事物是“绝对完美”的,而是不断的追求“完美”,趋近“完美”的过程。【戴弦·上音】,甲子传承,匠心制弦,致力为琴人奉献更好的产品!
大家都对民族弦乐器所用之丝弦有一种共识:发声柔美,能极好的表达传统音乐的韵味和意境,但也有致命不足:易断,会受气候影响,音高和音量也不尽如人意,遇上无法生产的季节,便会影响供应。中国的乐器流传至今,概括的说,所表达的是一种意境中的的典雅,其形制的形成和被接受、广泛认同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缘由的。后人轻易的把其打破改造,发出的声音再“好”,也不能作为纯粹的民族乐器了。
摘自:戴闯接受吴赣伯“中华国乐改革成果” 采访
( 2007年)
注:吴赣伯,上音1963届毕业生,香港大学亚洲硏究中心荣誉硏究院士、音乐理论家、二胡演奏家,撰写了《二十世纪中华国乐人物志 》、《二十世纪香港中乐史稿》、《中国筝谱》(与夫人项斯华合著)等。
吴赣伯编
上海音乐出版社
戴闯,戴氏琴弦创始人,1935年生于定海,1952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就读提琴专业,师从著名音乐家贺绿汀先生。1958年毕业后任职于上海音乐学院乐器工厂,参与中国民乐的乐器改革并首创了S型21弦古筝、民乐钢弦,被誉为“钢丝尼龙弦之父”。1980至1990年任上音乐器厂厂长。在多年的乐器及琴弦制作实践中尤其强调应在“中乐为体,西技为用”的方针下,传承和发扬国乐核心的“丝韵之美”。耄耋之年的他仍然怀着惓惓之心亲自指导和参与琴弦研发与制造。
1950年代初,建国后的上海音乐学院设置了钢琴修理室和提琴修理室。时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的贺绿汀,为了发展乐器研究,建议其小提琴专业的学生戴闯发扬其个人特长和兴趣,于1952年加入钢琴修理室,开展乐器研究(包括琴弦、竖琴、古筝等)。
民族音乐家贺绿汀(1903-1999)
上音求学期间的戴闯(1950年代)
1958年上海音乐学院成立了乐器研究所和乐器工厂,戴闯毕业后于上音乐器厂工作并参与乐器改革,任工程师。面对传统依赖的中国乐器,无论是弹拨还是弓弦类乐器均为蚕丝弦制作,音色柔美沉厚但是耐候性、强度不足,面对于此,戴闯对照了钢琴和小提琴的发展过程,并结合了制作竖琴的经验,得出一个结论:只有用优质的“钢质丝弦”制造,才能基本满足民族乐器的发声要求。
同年,戴闯从琵琶弦开始试制钢丝尼龙弦,并以蚕丝作为中间过渡层(即缠丝A型),以调和中西乐器制作的差异,实现“钢弦丝韵”,初步测试即有较好的反馈,不易断弦,音量增大,音域也有所扩展,且具有演出所需的稳定性,先后研制成功了琵琶、二胡、古筝等民乐琴弦,进而以此思想为基础最终设计了难度较大的古琴钢弦,并得到了各界广泛好评。
同年,戴闯的古筝设计方案受到上音民乐系教师、古筝演奏家王巽之等的关注,并提出了改良古筝的要求。戴闯先后在16、18、19弦筝上试验,获得成功进而设计了S型21弦古筝,该方案结合了钢琴弦架设计、确立了七声弦位带机械调弦机构,并同王巽之合作并建议联系上海民族乐器厂制作。1959年,为了向建国10周年献礼,戴闯参与研制成功第一台国产竖琴,安装钢丝尼龙弦。
由于早期钢丝尼龙弦存在的材料和工艺限制,存在缠弦精度差、金属味重等问题,1962年起,戴闯综合参与试音的古琴家的意见,进一步改进琴弦工艺,并通过轻工部开展琴弦性能试验。在面临以工人熟练度为主的技术限制的情况下,为提高琴弦产量,创造性提出了“横丝B型”工艺,降低制作难度、有效抑制过强的金属声,形成了钢丝尼龙弦的A和B两型基本方案,这一决定性技术成果对中国民族乐器钢弦带来了革命性影响,直至今日。
于是我认为应从乐器发声的构造上作些改进以弥补丝弦乐器的不足:应制造优质的“钢质丝弦”,才能基本满足民族乐器的发声要求。我设想好制弦方案(1958年起),利用各种时间去外面淘各种材料,回来再加工计算配比数据,并让乐器工厂瞿福生、赵俊仁两位工人师傅做助手进行试制;琴弦制成后便向学校保管室借来乐器听音、测张力,初步满意后再去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实验室用测力机作张力测量;然后再利用学校的教学和演出机会进行实际的考察。1964年在苏州开全国乐改会得到了与会专家的好评。北京乐器研究所、国家艺术研究院都对此作了记录。这就是沿用至今的“钢丝尼龙弦”。
摘自:戴闯接受吴赣伯“中华国乐改革成果” 采访
( 2007年)
同年起,戴闯编著完善了乐器琴弦制作的工艺手册,构建“缠丝法A型”和“横丝法B型”组成的钢弦制作体系,由上音乐器厂制弦车间赵俊仁保存。1962年,装钢丝尼龙弦的S型古筝由项斯华首演于“上海之春”音乐会,获各大报及《人民画报》等介绍。
1959年“钢丝尼龙弦”的中国第一台竖琴试制成功
(资料来源:1980年代上音乐器厂宣传册)
1964年,为了发扬“共产主义协作精神”,戴闯亲自抄录了古琴、古筝、琵琶、古筝、三弦及中阮等的琴弦制作数据,分赠上海民族乐器厂和苏州民族乐器厂,使源自“钢丝尼龙弦”的中国民乐制弦改良工艺得到广泛的应用及传播。
戴闯于上音乐器工厂制作竖琴(中立者,1960)
1966年以后的特殊时期,戴闯作为“权威人士”受到冲击,长期积累的乐器及琴弦制作数据及大量有关乐器定型的重要资料遗失殆尽。此后的1970年代,由于时代原因,古琴和琴弦的使用受到约束,上音乐器厂的研究和生产主要精力放在了其他民族和西洋乐器上。
民乐演奏家、琴人们开始广泛接触和接受钢弦,并用以公开演奏,如古琴家张子谦在《操缦琐记》中对当时古琴钢弦的优缺点进行了客观评价。
辅导女儿戴卫演奏大提琴的戴闯(1979)
1980-1990年,戴闯任上音乐器厂厂长,生产并培养乐器琴弦制作人才,上音琴弦依照戴闯所确立的“钢丝尼龙弦”方案开始以绿色纸袋为包装,批量生产各类乐器琴弦,其中的上音古琴钢弦即源自其所创“缠丝法A型”工艺。
时任上音乐器厂厂长的戴闯在调试竖琴(1980)
2003年,“古琴”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5年秋,由戴闯之女戴卫创办“上海戴氏琴弦制作社”。制作社的最初成立目标是为外资的竖琴厂研制配套琴弦(当时国内没有一家能按外方的要求配套竖琴弦)。在研发过程,制作社在继承现有国内技术的同时,更进一步讲视野拓展到中西乐器琴弦上,逐步攻克了琴弦在发声振动、延长、音韵变化、制作工艺上的一个个技术难关。
在上述理念的支持下,面对现代高品质中、西乐器对琴弦的苛刻要求,上海戴氏琴弦制作社独立研发了多种材质、工艺和富有优质音色特征的一系列乐器琴弦新产品,在此后的十几年间一发不可收,形成了以“思韵琴弦”、“戴氏琴弦”、“琴弦工匠”为品牌代表的一系列产品。类型包括:古筝、古琴、琵琶、瑟、箜篌、竖琴等:材质包括:钢丝尼龙、复合纤维、蚕丝、羊肠等现代和传统制弦材料。
2015年,上音乐器厂关闭,上音琴弦生产停止。
2018年起,“戴氏琴弦”传承戴闯的制弦理念,以追求高品质古琴音色审美为目标,重新审视传统、创新工艺、精研选材配方,由国内优秀古琴家参与审音,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构建“琴弦实验室”,着力提升琴弦的张力统一性、振幅合理性、韵长、音色颗粒感等核心性能,不惜成本、提升品质以求“匠心丝韵”,并引领中国民乐琴弦的发展潮流。目前,戴氏旗下以“琴弦工匠”、“戴氏琴弦”为代表的系列产品已经成为国内高端乐器品牌的配弦首选,通过“单芯”和“丝合”的并行路径实现了父亲所倡导的“钢质丝弦”设计理念,推动了“钢弦丝韵”的高质量产品化进程。
甲子轮回,匠心不改!
戴闯“丝质钢弦”理念的实现体:
丝合钢弦“逸”型
戴闯与戴卫研讨“戴弦上音”复原方案(2020)
2021年8月,在“当唐琴遇戴弦-钧天云和古琴雅集”中,“戴弦·上音”迎来首发式!
导聆人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
戴弦技术总监卢艺
戴氏琴弦总经理戴卫女士
钧天坊王鹏先生
共同回顾了“上音琴弦”的历程
以及琴弦对制琴的重要影响
“戴氏琴弦·上音”
与
“丝合钢弦·逸”
60年国乐琴弦传承与发展
一个上升的螺旋
戴弦匠人,初心不改!
“上海戴氏琴弦制作社”深深植根于中国民族乐器的“丝韵之本”,在继承传统民乐的典雅审美的同时不断革新先进的制作工艺,本着时代所期许的“工匠精神”,在琴弦研发和制作上不断开创新的境界!
| 联系我们 |
点击地图,欢迎来访~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申富路800号 上海戴氏琴艺中心
来访预约电话(微信同号): 18916351822(卢老师)/ 13901947206(陈老师)
了解“戴弦”的发展历程,
转发自戴氏琴弦公众号
我国近代杰出的古琴家张友鹤
/分类: 古琴文化, 琴学 /作者: 太古颐和我们还希望张友鹤先生亲属和生前友好及曾受业于张先生的同志们,为我们提供更多有关张先生在世时的情况,我们将继续在本刊上发表,伸使我国音乐界对张先生有更全面的深入了解。
“然而,也有像张友鹤的《学琴浅说》(《音乐杂志》第一卷第一― 十号,一九二八-一-一九三二,未完)及网罗了从太古到清末的琴书琴谱、一般音乐书的《琴书存目》八卷(周庆云编一九一二)等对琴乐进行真挚研究的.另外,《梅庵琴谱》二卷(王燕卿传,徐卓辑,一九三一)《今虞琴刊》(一九三七)等也相继问世。”
上文引自日本相模女子大学学艺部教授三谷阳子的博士论文《东亚琴筝之研究》 ,文中提及的张友鹤,是我国近代陕西籍杰出的古琴家。
张友鹤先生并非一般散居在民间的业余古琴家。他是国立北京大学最早学习古琴专业的学生之一,是我国第一位在高等学府从事古琴研究的工作者。他曾先后在北平大学、京师大学、北京大学等校从事古琴教学工作、所以他也是一位古琴音乐教育家。从二十年代末至三十年代中、张友鹤先生陆续发表了若干古琴音乐研究论文,无论从其研究的深度或广度上来看,都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所以他也是一位天才的音乐理论家。三十年代初,他以古琴演奏家的身份,应百代公司邀情录制了四张唱片,这是我国最早灌制的古琴唱片。我的老师蜀派古琴大师,四川成都“锦江琴社”社长喻绍泽先生曾受益于张友鹤的古琴唱片此外,友鹤先生还是国乐改进社的创始人之一,他从不保守,亦不媚外,一心一意为振兴中华民族音乐事业的爱国主义进步思想,直至今天仍然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光绪二十九年,复初先生考中举人,不久便去广西上思县赴任了。鹏翘留在家乡,由他哥哥抚养。小学毕业后,考人陕西省第三中学。大约是在中学毕业的前一年(1916 )暑期,张鹏翘只身去广西探望父母。
他首先骑马东渡渭水,出浚关过陕州至观音堂,弃马登上了陇海路火车经洛阳、开封东到徐州,又换乘津浦路火车到浦口.渡长江至南京改乘沪宁路火车抵达上海。当时陕西还没有铁路,坐火车对张鹏翘来说十分新鲜,又由于分段乘车,使他有机会观赏沿途风光,眼界大开。从上海.他登上海轮经台湾海峡到香港,又换乘江轮溯西江而上至梧州,再转乘电船西行到达琶垣,舍船乘轿南人幽径,践深谷履危桥才到达上思县。透样有益的长途旅行,使张鹏翘幸得产不少新的知识,忿上北大之后还在一首长诗《 气出唱》 里追记了这次旅游。一九一七年,张鹏翘从三中毕业,考人了北京大学。
槐市杏坛,德音不再。
光风弄月,浩气长留。
鹏翘在北大学习期间,最要好的朋友是革命先烈魏野涛同志。当时魏野涛同志还叫魏凤标,在北京高等师和学校读书,他们是在五四运动中结成幻友谊。每当假期他们一同间陕,凤标经常到鹏翘家去,因之翘鹏的父母也和凤标很熟。后来魏野铸投身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张友鹤致力于古琴音乐研究,两个人虽然很少见面,但真挚的友情却使他们紧紧地连在一起,正如友鹤《一与魏野铸》 诗中所写:
一参商久不见,萍水忽相逢。
在北京大学,张鹏翘虽然就读于哲学系,但他对古琴古诗的爱好,远远超过了他专修的哲学。
除买琴外,他到处收集琴谱,只要人家肯卖,他便不惜重金收购。一九二三年,他在北见琉璃厂发现了一部已绝版的《藏春鸣琴谙》 ,(明万历壬寅三十年< 1602 下中监郝小川,王安定编),卖主要二百银元,当时鹏翘刚刚工作,无甚积蓄,只好向父亲要了一部分钱,才把这部琴谱买下了。有些琴谱主人不一肯卖,他便借来用毛笔工整地抄写。就这样,他先后收集了三、四十部琴谱(重复者不计)。此外,他还买了《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 等许多其它音乐书籍,这就为他的研究工作准备下了十分丰富的资料。
一九二二年,王心葵先生回山东去了,二十七岁的鹏翘便代替他的老师在北大讲授古琴,一九二三年他从北大哲学系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进人北大研究所国学门,从事古琴曲谱系统的研究工作。
从北大毕业后,张鹏翘便不再使用学生时代这个名字了,而改叫张友鹤。
张友鹤诗集原稿
自从父亲去广西,友鹤一直由他大哥抚养,在他身边还有一姐一妹.他们兄弟姊妹之间的感情是十分融洽的。自从友鹤考人北京大学.远离家乡之后,经常怀念i 胃北的亲人.他在思兄诗中写到:
姊残妹又病,客心日忧煎。
孟夏风日暖.嘉树聚成林。
凄凄归故里.痴箫公不前。
(四)青春力耕
… …
燕鸟适西秦.路远山河异。
张友鹤在北大研究所工作了三年,( 1 924 一1926 ) ,这三年期间,他翻阅了大量资料· ,考证分析了各流派琴曲的特点。从他的研究笔记《琴曲异同》 中,可以香到他为研究古琴付出了多么巨大的劳动。《 琴曲异同》 共分析了一百四十九首琴曲。分析的方法是把不同版本的同名琴曲对比研究,找出它衬之间的异同之处.研究琴油沉什中之演交。这样的比较法,每一首琴曲少则七、八个版本,多则几十个版本,平均按每首十个版木计算,分析一百四十九首琴曲实际上等于研究了一千四百多首琴曲.而这些琴曲全是古琴指法谱,必须经过打谱,把它们变为音响才可以分析研究。由此可见其工作量之巨大了。张友鹤以顽强的毅力.艰辛的劳动进行了这项研究,坦然没有最后完成,但已为我们开拓了一条前进的道路。下面仅摘录他对《平沙落雁》 一曲研究的笔记,(其中用语全属缩写),供读者参考。
《 平沙落雁》 、五知腮仙作。天闻陈子昂作。松风郑叔正谱。练要宋毛敏仲作。徽言 五段 名雁落平沙收二四微音段收羽角仅三段收微。
大还四段略同收二七微羽调段收宫羽
松风八段名平沙(谱异)收七弦六二三弦七山角音段尾收羽角商。德音六段略同大还同卜角青。
颖阳八段略近澄鉴谓之羽音。
谐声五段近琴草而收徽(四段)羽宫调
二香五段略间大还收二七羽音。
赛鲁六段略近德音乱用轮指首段多用撮音宫音。
心葵略同宾鲁收七弦六二三弦七山宫音。
琴镜六段近德音五重四尾近至远收二七羽音。
除对琴谱作大量的研究之外,张友鹤还在北大日刊上发表了一些学术论文,据说有《古琴声律》 、《 古琴指法》 、《 琴学源流》 等约四五万言因为手边没有当年的北大日刊,还有待核实。
秋水放船迎朝晖.乘风扬帆势如飞。
友鹤先生已深热到工作履之巨大,人生时光之短促,(饭妥抓紧一切时间去干更多的工作,在《励志》 一诗中他写道:… … 年华逐逝水,一去如流星。收获期岁晚,青春当力耕。友鹤先生就是用这样的警句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孜孜不倦地在音乐研究的园地上耕耘。
张子谦先生1958年小文:谈广陵琴派的沿革和特点
/分类: 古琴文化, 琴学 /作者: 万壑松
古琴的演奏,向来就有所谓派别,虽不知派别起源于何时,但可以猜测它们总是由来已久了。
文艺派别的形成原来是一个普遍的事实,如词曲之有南北,文章之有刚柔,书法之有颜柳欧苏等都是。但古琴的派别从什么来分别呢?历来琴家的著作中尝有关于琴派的记载和评论他们对各派的特长和特点,或在指法方面,或在节奏方面,或在韵味方面,都有所论述,要之都以地方来分别琴派,故有所谓虞山、广陵、金陵、川、闽、浙、鲁之分。王坦琴旨“支派琴异”篇中曾作了一些分析,如他说:中州派高古端严,宽宏苍老;浙派清和善俗;金陵派参序有节,抑扬有纪;虞山派清微淡远。虽没有能将各派一一举出来,但由此可以概其余。又如有人说,琴的用指取音,北人用方,南人用圆;北人以味胜,刚健有力,南人以韵胜,柔和有神。都略可概见他们分别琴派的见解。
琴派以地方分别,自有其根据。因为我国地广人多,各地区不仅风俗习惯地利条件不同,各时期经济文化的发展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尤其是与音乐密切有关的方言各地有别,这都在影响着各种琴派风格的形成。尤须指出,古琴的技巧比较艰深复杂,琴人传授学习,向因交通阻隔,只能限于就地进行,也未尝不是造成琴流派风格随地异趣的另一原因。
经过长时期所形成的丰富多彩的古琴派别,是古琴艺术的传统,我们不仅不应误认为是琴人门户之见的结果,而轻视它;自也不必作消灭派别的努力而企图统一它,而我们应该像对待任何文艺领域中的风格流派一样,加以应有的重视。
我们不但要好好地保存它,还要加以研究分析,对各派的沿革,独特创造,风格特点,作深切的探讨。并进而做到互相交流、学习,取其特长,配合实用。这样做,对于琴学的发展,对于解决古琴艺术为现实服务的问题,都是有极大好处的。
这里我将就所传习的广陵派,概括的谈谈它的沿革和特点,作为初步的探讨。
广陵派究竟起源于何时,本已无从查考。有人说是兴起唐代,因为唐朝李欣有“清奏鸣琴广陵客”的诗句,又云仙杂记载李龟年至岐宅,闻琴声,断弹楚声者为扬州薛满。这未免有点牵强附会,不足为据。至多说,在唐朝就有些琴人罢了。根据查阜西先生在《人民音乐》发表的《漫谈古琴》一文中说到:从宋代末朝起,就存在着江派、浙派两个大宗派,浙派后来衍为虞山派,而虞山派风行天下,影响范围极广。周庆云的琴史续中,记载清朝徐常遇的琴名气味与熟派(即虞山派)相近。又称:“其指法探微泄奥,极古人所未尽,学者当之为广陵宗派,与熟派并称焉”。在徐常遇以前,我们既没有什么历史资料可以查考,那么,广陵琴派只好说是从徐常遇开始。
这里指的广陵即今之扬州,在历史上关于这一地方的风土文物山川形胜,古人诗文中称述的很多,到了清朝成为漕运的要道,南北交通的枢纽。又因为淮南北产盐关系,商贾云集,经济十分繁荣,再加上康熙乾隆年间,因为统治帝王几次巡游,文化艺术因之更加发达。徐常遇既亦琴名大江南北,且弟子极多,数十年间各地琴人相率来集。如《自远堂琴谱》喬吴序文中所说:“淮时工斯艺者若金陵吴宫心,蠙山吴重光,曲江沈江门,新安江丽田等汇集淮扬”。当时既然众仰新归,蔚为风气,那么,这一琴派的形成也是自然的趋势了。
不过从康熙年间起,一直到现在,三百年来,这一派的传人,竟能绵延不断,都有线索可寻,而且大部份有著作流传,这是难能可贵的。现在为了详尽起见,把历来相传的琴人,依次胪列出来,可以看出它的沿革和发展趋势。
徐常遇字二勋,别号五山老人,著有《澄鉴堂琴谱》,刊于康熙(公元1702年)年间。他的儿子禩,字瓒臣,祜,字周臣,袆,字晋臣。周臣、晋臣,深得家传,声望尤著。同时有徐祺,字大生,著《五知斋琴谱》,刊于雍正初年(公元1723年)。他的儿子俊,字越千。据他的自序,谱是在他手中刻成的。徐氏一门,祖孙父子,世代相传,号称极盛,承前启后,影响最大。到了嘉庆初年(公元1796年),就有继承传统的吴灴,字仕柏,著《自远堂琴谱》,刊于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他的指法,是授自周臣之侄锦堂,可称徐氏嫡传。
道光年间吴仕柏曾将他的琴学传授给僧光机和梅植之。他们两人虽没有什么著作刊行,但关于梅植之,根据江都县志所说:“早岁即学琴,传吴仕柏遗法,冥追千载,悟入古初。”可以想见他的琴学,也是出类拔萃的。至于先机,尽以其学传僧问樵,问樵传秦维翰,字延青,著《蕉庵琴谱》,成于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刊行于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据他的自序,是在颠沛流离劳苦困顿中完成的。他的弟子很多,如僧小航,即是他的入室弟子。周庆云的《琴史续》中曾有记载。这时广陵琴派,人才辈出,如赵逸峰,丁绥安,乔子衡,王小梅,王耀仙,丁玉田,孙檀生,解石琴,徐卓卿,僧牧村,莲溪等,或得其渊源,或受其影响。关于这些人的琴学,可惜手头没有更多的史料可以查考,惟其中赵逸峰,丁玉田等数人,因有传授弟子的关系,尚可知其一二。如僧空尘字云间,著《枯木禅琴谱》,刊行于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据他自序说:“初就学于菩提院牧村长老,继从羽士逸峰赵师,蕉城丁绥安夫子,淮山乔子衡夫子,蒙其悉心指授,研究义理。”这也可以代表他们一段的学术了。以后广陵琴人有著作的,仅师妙孁一人,著《梅花仙馆琴谱》,只有抄本,并未刊行,故流传不广。
孙绍陶
辛亥革命以后,四十年来,操缦家有孙绍陶,王芳谷,夏友柏,胡滋甫,朱芙镜,方笙如,僧朴禅,广霞等。孙绍陶,王芳谷均是丁玉田入室弟子,他们的指法韵味,都继承了广陵一派,所弹曲操,以《樵歌》、《梅花三弄》、《龙翔操》、《墨子悲丝》为最擅长,因为在反动时期,社会混乱,始终动荡不定,人民无法生活,他们平生虽有一些著述,都陆续散失,根本无人收集,更谈不到刊行了。孙绍陶先生曾在民国初年(公元1915年)组织广陵琴社,有社员五十余人,其中大部分都是他的弟子。也因为社会不安定的关系,早已风流云散,能继续弹奏的极少,惟笔者与现在南京艺术专科学校工作的刘少椿,尚可勉强继述师承,但亦仅能维持不坠而已。我们在党和政府领导培养下,应该如何继承传统,扶择去取来发扬光大为工农兵服务,应该是责无旁贷。
琴派的形成,固然有种种因素,其中琴谱相传,也是重要的一环。因有人而后有谱,有谱然后才有确实的资料可以作为根据,广陵派的琴谱虽然为数不多,它的特点,是三百年来有系统的一贯相传,所以大部分都相同;有些互异的地方,正可以看出它盛衰,演变,发展的趋势,也可看出每个人的学术和修养。
关于刊行的各谱,前面已经说过,现在依次概括的略谈一谈:
《澄鉴堂琴谱》,刊行于康熙壬午年(公元1702年)或称《响山堂琴谱》,再刻于康熙戊戌年,重刻于乾隆癸巳年(公元1773年),据周庆云《琴书存目》及查阜西《古琴曲谱辑览》,均说编前后有序跋及指法二卷,但我所见的数部除曲操外,概没有其他文字。可能完全的刻本流传已甚少,因此不能详述,只好留待补充。
《五知斋琴谱》,刊在《澄鉴堂琴谱》之后,共收三十二曲,最为精密完备,可称广陵琴谱之冠。对于指法论断精严,指示详确,绘图立说,发前人所未发。尤其在每一曲谱中,无论旁注,标题,解题,都极详细之能事,使后人按谱习弹,极易索解,真是有功琴学之巨著。
在徐越千自序中说:“屈指于今,谱秘笥中五十四载矣。”揣想他在五十余年中,不知经过几番补充修改,才有这样的完美。又其时《澄鉴堂琴谱》已流行,或者因其体裁稍简,故力求赅博,嘉惠后人。这也可说明虽同在一时,已有相当进展了。
《自远堂琴谱》的刊行,距离以上两谱时间较长,风格也稍有演变,共收九十曲,为各谱中曲操最多的一种。其中有词的达三十曲之多,并将词填曲中,可以按谱歌唱。篇首列《律吕正义》论弦乐琴音诸篇,及王坦琴旨,均为他谱所无,这也是他的特点。
《蕉庵琴谱》、《枯木禅琴谱》,同样收三十二曲,刊行时代,相距仅十余年,等于同时的著作,因之内容风格大致相同,仅《枯木禅琴谱》有创作数曲而已。
再看这五种谱异同的地方,除《澄鉴堂琴谱》、《蕉庵琴谱》没有凡例无从查对外,如《五知斋琴谱》、《自远堂琴谱》、《枯木禅琴谱》凡例中说到有文琴曲,意思大都一样;“少上多弹,慢对勤学”,《枯木禅琴谱》就和《五知斋琴谱》的说法完全相同。曲操采取何谱,《澄鉴堂琴谱》、《蕉庵琴谱》没有提明。《五知斋琴谱》等三谱论调都是一致,《枯木禅琴谱》并且说明除集古今各谱外,而以《五知斋琴谱》、《自远堂琴谱》为宗。《自远堂琴谱》对于采取各谱都列出名称,《五知斋琴谱》在每一曲操前面,都标明某派。关于这一点,就有人怀疑,既然是采取各谱,说明某派,广陵派怎样存在呢?据我体会,琴派的形成,并不是由于某一个人标榜自命的,而是因为某一个人具有独立风格,影响群众,成为一时风尚,而由群众推崇成为一派,所谓出于自然趋势。如查阜西先生《漫谈古琴》一文中说:“严瀓在无意中另得虞山派之名。”所谓“无意中”,那就是不是自己标榜的证明。况且吸取众长,丰富学术,也是琴人应有的态度;另一方面,还有谦虚的含义。
再说每一曲操,虽说采自某谱,或根据某派,但其内容并不一定与前谱完全一样。节奏、取音、繁简、进退、吟猱,或有所增减,或有所改正。同一派别的,那才可以大致相同。试举例说明:
五种琴谱的曲操,各谱具有的,大约十余操,虽不能完全相同,大都很少差异。如中小操《静观吟》、《关雎》两曲,除《澄鉴堂琴谱》中的《关雎》分段有点不同外,内容都是一样;大操如《渔歌》,亦只有《澄鉴堂琴谱》虽为十八段,在十五段后略有增多;《樵歌》:《澄鉴堂琴谱》与《五知斋琴谱》末段有些不同,《自远堂琴谱》、《蕉庵琴谱》则同《澄鉴堂琴谱》,《枯木禅琴谱》则同《五知斋琴谱》;《潇湘水云》:《自远堂琴谱》、《蕉庵琴谱》根据《澄鉴堂琴谱》作十三段,《枯木禅琴谱》根据《五知斋琴谱》作十八段,但内容大体也无甚差异;再看《五知斋琴谱》、《自远堂琴谱》里的《鸥鹭忘机》一曲,《自远堂琴谱》、《蕉庵琴谱》、《枯木禅琴谱》里的《梅花三弄》一曲,几乎一字无讹;《龙翔操》:除《五知斋琴谱》没有,《澄鉴堂琴谱》题名《昭君怨》外,也是完全一样的如果不是一脉相传,怎能这样不谋而合呢?那么,对于派别的怀疑自可释然了。
弹琴的技术不外指法和节奏。指法在各谱中都有详细的说明。近代彭祉卿先生著有《桐心阁指法析微》(载《今虞琴刊》),不但包罗广泛,分析详尽,并且以指法合声律。他所谓“以律合琴,即以琴证律”,从来没有这样细致入微诠释指法的。不过无论诠释得如何细致,若不经过传授,总不容易得到真正的弹法。所以指法既然要经过手传,因为传派的不同,指法也就有了差别。历来各家琴谱所载的指法互有异同,除非是同一派的,差别才可能很小。谱中所载,已经不能一致,到了实际按弹,那就差异更大了。这也可说明形成派别的具体表现。
广陵派琴谱中记载的指法,因为《五知斋琴谱》最详细,后来都以它为法。如《自远堂琴谱》不但内容的意思和它相同,连排列的次序也是一样,就是少了缦和大缦两字,另外增加了打、往来、吟等八字。这也是发展进步的一端。《蕉庵琴谱》与《五知斋琴谱》完全相同,一字不讹。《枯木禅琴谱》指法最简略。它曾说明“指法之详,各谱悉载,兹以恒用之指法,略注简便,余不悉备”。它比《五知斋琴谱》的指法,左手少五字,右手少三字,其余也是一样。这也是一脉相传的明证。
广陵派指法最突出的地方是下指都用偏锋。无论勾、剔、抹、挑,向内向外都带斜势;轮指完全用斜指弹出;滚拂仿佛画一圆圈。这样弹法,其他派别确是很少。又一般琴家,右手按弹,大都不过第一徽。而广陵派弹按音,常常过四五徽,弹七弦中准音时,甚至过了六徽。但弹到散泛音,则又严谨不许过第一徽,依音随时上下移动,极其生动活泼。这是根据《五知斋琴谱》“指法纪略”中所说“散泛二音,宜近岳山,合前声轻重相应,故声有高朗雄壮则欲刚,轻扬淡荡则欲柔”。我们要刚柔相济,强弱分明,随着曲情随着节奏来互相调剂,那就非要右手灵活不可。固在弹奏时,随字随声,或上或下,有时亦比较困难,所以这样弹法的人很少,成为广陵一派的特征,这与它用偏锋下指有密切的关系。
因为这一派的琴,大概以细致柔和取胜,所以在吟猱方面,很少用大猱急猱,多用细吟缓吟之类。弹拨比较一般稍轻,最宜于演奏抒情曲操。如果气势磅礴遒劲苍老,那就有点感觉不够了。所以说气味与熟派相近,也可以说是由虞山派蜕化而来的。
在节奏方面,散板居多,节拍整齐的极少,而且喜用跌宕,似乎故意的参差错落。因为不受拘束,才能够充分表达曲意,发挥性灵。举例来说,《龙翔操》是代表作之一。它的节奏,通体都用跌宕。结构非常紧凑,分开来有时三五乐句或七八句成一段落,合起来全曲又一气呵成。有细密处,也有奔放处。园转随意,收放自如。这一曲杨荫浏先生在民族音乐研究论文集中改名《蝶梦游》,曾照笔者所弹普字将节奏译出,虽小有出入,但轮廓是完整的。按弹之,就可知其大概了。
另外《梅花三弄》一曲,用极生动活泼的手法,表达轻松流畅的曲意,在上准七八两段,尤为淋漓尽致,也是具有代表性的。这曲很普通,南北琴人大都能弹,虽用同样的谱,但在节奏方面,取音方面,风格方面,都与广陵派传授的不相同。只有在十余年前,遇见山东田英辉先生,与我们完全一样。问起来还是辗转传自扬州某琴人,年久姓名已不能记忆了。这也是广陵派与其他各派不同最为显著的一点。
其他代表性的曲操还很多,不能一一列举。总之,从各方面看来,广陵一派,确有它特殊的风格。但主要是说明地方性的表现,至于弹奏的好坏,技巧的评价,那就又当别论了。
我们对于派别的看法,既以地方性为标志。那么,除已大略知道广陵派外,还须继续探讨各派的特点和传统关系。破除迷信,破除门户之见,对于无论何派,根据它的传统,有所扶择,有所去取,吸取众长,融会贯通,这对于古琴发展前途确有极大的帮助。
1958年12月30日于上海
课讯 | 零基础古琴初级小班课程招生
/分类: 未分类 /作者: 太古颐和零基础古琴初级小班课程
开课日期:2021年7月(满四人开课)
上课时间:每周日11:00~12:00
上课地点:颐和琴社(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华清嘉园内)
课 时:10次课,每次课时60分钟
人 数:满4人开班,不超过6人
授课老师:简燕宽博士
费 用:1800元/人
适合对象:零基础爱好者,有无音乐基础均可
课程内容
1. 査阜西琴学介绍
2. 古琴文化概述
3. 古琴弹奏基本原理
4. 左右手基础指法训练
5. 泛音演奏方法及练习
6.左手运指训练
7.古琴调弦法
8. 认识减字谱
9. 简谱基础知识
10. 琴曲学习(开指曲目《仙翁操》)
11. 琴曲学习 (开指曲目《秋风词》)
新一期面向零基础爱好者的古琴初级班即将开课啦!精心设置的课程内容,音色优美的称手良琴,等待着每一位新朋友前来体验。在炎炎夏日,学一首清心琴曲,寻求一丝心灵上的清凉。
名额有限,现在就立即报名吧~
报名电话:13260331817
微信:yiheqinshe
联系人:宣老师
本期课程主讲老师:简燕宽博士
简燕宽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文学博士
曾译著多部音学、绘画、哲学等艺术著作,对中西方艺术文化有深刻的研究与认识。
师从泛川派琴家王佳老师,习琴十载,演奏风格古朴、清和,教学认真、细腻,极富耐心。
七弦清音 颐心养和
颐和琴社 传统古琴传习
微信公众号:颐和琴社
客服微信:yiheqinshe
五道口地铁站西侧华清嘉园内
客服电话:13260331817
书讯 | 《新编古琴初阶》
/分类: 古琴文化, 琴学, 首页文章 /作者: 太古颐和邸聆桐先生编著的《新编古琴初阶》将于6月份正式出版发行了!
这是一本非常难得的为零基础古琴初学者编写的古琴教程,书中图文并茂,不仅仅局限于古琴演奏的技巧性,而是围绕琴史、琴器、安弦、调音,到左右手基本指法、减字谱字典、简谱学习、常见节奏型、中国传统律学基础、入门到中级曲目的曲谱、琴曲示范、古琴学习方法等内容,由浅入深的展开,基于古琴乐器与文化的双重属性,全方位地讲解初学古琴所必备的知识和理论,让读者能够全面系统地了解古琴,掌握演奏方法,打好习琴必备基础。
教材部分采用简谱+减字谱的方式记谱,全部曲谱配有视频示范,扫描二维码即可观看学习,方便初学者进行直观的学习。
《新编古琴初阶》封面
订购信息
各大实体书店及网络平台即将到货上架,琴友亦可联系微信号:yiheqinshe订购。
作者介绍
邸聆桐,著名古琴学者、北京古琴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北京古琴文化研究会理事、颐和琴社创办人、古琴文化网创始人。师从古琴大师、国家一级演奏员孙贵生先生学习泛川派古琴演奏和打谱、律学等琴学理论以及琴箫合奏表演艺术。承査阜西先生遗风,得孙贵生先生真传。
邸聆桐先生抚琴
先生演奏风格古朴,中正醇厚,擅弹《潇湘水云》《渔歌》《广陵散》《幽兰》《欸乃》《泛沧浪》《鸥鹭忘机》《洞庭秋思》《长清》《平沙落雁》等多首传统曲目。并打出失传的明代神奇秘谱版《山居吟》等失传的琴曲。
同时先生还积极推动古琴艺术的传承和保护。2009年开始创办古琴文化网、发起北京琴友会。收集整理了大量琴学资料、组织多次古琴学术交流、雅集、演出活动。并与2017年发起成立颐和琴社,传承査阜西先生、孙贵生先生泛川派的古琴艺术。
主持了北京古琴文化研究会琴学资料整理项目(北京音乐家协会古琴研究项目)。并编撰出版有:《管平湖古指法考》,《新编古琴初阶》等专业书籍。
关于我们
颐和琴社是北京太古颐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旗下,由邸聆桐先生发起的专业古琴传习社,旨在传承中国传统的古琴文化。琴社名字中的“和”字正是徐上瀛《溪山琴况》中的第一况,“颐和”就是用七弦清音来颐心养和。
琴社专业从事古琴文化传播、古琴传习教学、琴学理论研究、斫琴工艺研究。欢迎琴友们光临琴社,进行琴学交流、组织雅集活动。琴社将努力成为喜爱传统古琴的琴人交流平台,我们竭诚为各位琴友服务。
五道口分社地处北京市学院路五道口,毗邻清华、北大、语言大学、地质大学、清华科技园、同方科技园、搜狐媒体大厦等高校和园区,交通便利(近地铁13号线五道口站)。
朝阳门分社位于二环内地铁二号线朝阳门站旁,闹中取静,常设名家古琴展览,体验。
联系方式
五道口华清分社
电话:13260331817
客服微信号:yiheqinshe
微信公众号:颐和琴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华清嘉园内
营业时间:周三~周日 10:00~20:00
东城区朝阳门分社
电话:18501337959
客服微信号:yiheguqin
微信公众号:颐和琴社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南竹杆胡同2号 北京INN3号楼三层
营业时间:周一~周日 10:00~20:00
最新文章
- 古琴各部分的主要名称为何都与龙、凤有关?2023年10月17日 - 上午2:47
- 梅曰强:吟猱绰注,既是基本功,更是一种修养2023年10月14日 - 下午5:51
- 《碣石調幽蘭》文字譜全文2023年10月14日 - 下午5:37
- 你所知道的“欸乃”到底何意?2023年10月7日 - 上午10:34
- 邸聆桐亲授零基础古琴筑基课程2022年6月14日 - 下午3:59
- 颐和云课堂 | 如何掌握琴曲的节奏?是否需要把谱子背下来?2022年6月14日 - 下午2:50
- 徐 樑:“琴”在先秦两汉之文化地位新考2022年5月12日 - 上午9:43
- 宋万鸣、梅强|琴曲《捣衣》作者潘庭坚再考2022年4月12日 - 上午10:08
- 他42岁才开始学琴,桃李满园,您认为多大年龄学琴晚?2022年4月3日 - 上午11:01
- 《近世古琴逸话》增订本出版(附新、旧两版序跋)2022年3月21日 - 上午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