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氏琴弦·上音】复原记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文化、艺术和历史的发展都是螺旋上升的。从系统论、动态视野看来,没有任何人和事物是“绝对完美”的,而是不断的追求“完美”,趋近“完美”的过程。【戴弦·上音】,甲子传承,匠心制弦,致力为琴人奉献更好的产品!

 

 

 

 

大家都对民族弦乐器所用之丝弦有一种共识:发声柔美,能极好的表达传统音乐的韵味和意境,但也有致命不足:易断,会受气候影响,音高和音量也不尽如人意,遇上无法生产的季节,便会影响供应。中国的乐器流传至今,概括的说,所表达的是一种意境中的的典雅,其形制的形成和被接受、广泛认同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缘由的。后人轻易的把其打破改造,发出的声音再“好”,也不能作为纯粹的民族乐器了。

 

摘自:戴闯接受吴赣伯“中华国乐改革成果” 采访

( 2007年)

 

注:吴赣伯,上音1963届毕业生,香港大学亚洲硏究中心荣誉硏究院士、音乐理论家、二胡演奏家,撰写了《二十世纪中华国乐人物志 》、《二十世纪香港中乐史稿》、《中国筝谱》(与夫人项斯华合著)等。

 

吴赣伯编

上海音乐出版社

 

戴闯,戴氏琴弦创始人,1935年生于定海,1952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就读提琴专业,师从著名音乐家贺绿汀先生。1958年毕业后任职于上海音乐学院乐器工厂,参与中国民乐的乐器改革并首创了S型21弦古筝、民乐钢弦,被誉为“钢丝尼龙弦之父”。1980至1990年任上音乐器厂厂长。在多年的乐器及琴弦制作实践中尤其强调应在“中乐为体,西技为用”的方针下,传承和发扬国乐核心的“丝韵之美”。耄耋之年的他仍然怀着惓惓之心亲自指导和参与琴弦研发与制造。

1950年代初,建国后的上海音乐学院设置了钢琴修理室和提琴修理室。时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的贺绿汀,为了发展乐器研究,建议其小提琴专业的学生戴闯发扬其个人特长和兴趣,于1952年加入钢琴修理室,开展乐器研究(包括琴弦、竖琴、古筝等)。

 

民族音乐家贺绿汀(1903-1999)

上音求学期间的戴闯(1950年代)

 

1958年上海音乐学院成立了乐器研究所和乐器工厂,戴闯毕业后于上音乐器厂工作并参与乐器改革,任工程师。面对传统依赖的中国乐器,无论是弹拨还是弓弦类乐器均为蚕丝弦制作,音色柔美沉厚但是耐候性、强度不足,面对于此,戴闯对照了钢琴和小提琴的发展过程,并结合了制作竖琴的经验,得出一个结论:只有用优质的“钢质丝弦”制造,才能基本满足民族乐器的发声要求。

同年,戴闯从琵琶弦开始试制钢丝尼龙弦,并以蚕丝作为中间过渡层(即缠丝A型),以调和中西乐器制作的差异,实现“钢弦丝韵”,初步测试即有较好的反馈,不易断弦,音量增大,音域也有所扩展,且具有演出所需的稳定性,先后研制成功了琵琶、二胡、古筝等民乐琴弦,进而以此思想为基础最终设计了难度较大的古琴钢弦,并得到了各界广泛好评。

 

同年,戴闯的古筝设计方案受到上音民乐系教师、古筝演奏家王巽之等的关注,并提出了改良古筝的要求。戴闯先后在16、18、19弦筝上试验,获得成功进而设计了S型21弦古筝,该方案结合了钢琴弦架设计、确立了七声弦位带机械调弦机构,并同王巽之合作并建议联系上海民族乐器厂制作。1959年,为了向建国10周年献礼,戴闯参与研制成功第一台国产竖琴,安装钢丝尼龙弦。

由于早期钢丝尼龙弦存在的材料和工艺限制,存在缠弦精度差、金属味重等问题,1962年起,戴闯综合参与试音的古琴家的意见,进一步改进琴弦工艺,并通过轻工部开展琴弦性能试验。在面临以工人熟练度为主的技术限制的情况下,为提高琴弦产量,创造性提出了横丝B型工艺,降低制作难度、有效抑制过强的金属声,形成了钢丝尼龙弦的AB两型基本方案,这一决定性技术成果对中国民族乐器钢弦带来了革命性影响,直至今日。

 

于是我认为应从乐器发声的构造上作些改进以弥补丝弦乐器的不足:应制造优质的“钢质丝弦”,才能基本满足民族乐器的发声要求。我设想好制弦方案(1958年起),利用各种时间去外面淘各种材料,回来再加工计算配比数据,并让乐器工厂瞿福生、赵俊仁两位工人师傅做助手进行试制;琴弦制成后便向学校保管室借来乐器听音、测张力,初步满意后再去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实验室用测力机作张力测量;然后再利用学校的教学和演出机会进行实际的考察。1964年在苏州开全国乐改会得到了与会专家的好评。北京乐器研究所、国家艺术研究院都对此作了记录。这就是沿用至今的“钢丝尼龙弦”。

 摘自:戴闯接受吴赣伯“中华国乐改革成果” 采访

( 2007年)

同年起,戴闯编著完善了乐器琴弦制作的工艺手册,构建“缠丝法A型”和“横丝法B型”组成的钢弦制作体系,由上音乐器厂制弦车间赵俊仁保存。1962年,装钢丝尼龙弦的S型古筝由项斯华首演于“上海之春”音乐会,获各大报及《人民画报》等介绍。

 

1959年“钢丝尼龙弦”的中国第一台竖琴试制成功

(资料来源:1980年代上音乐器厂宣传册)

1964年,为了发扬“共产主义协作精神”,戴闯亲自抄录了古琴、古筝、琵琶、古筝、三弦及中阮等的琴弦制作数据,分赠上海民族乐器厂和苏州民族乐器厂,使源自“钢丝尼龙弦”的中国民乐制弦改良工艺得到广泛的应用及传播。

 

 戴闯于上音乐器工厂制作竖琴(中立者,1960)

 

1966年以后的特殊时期,戴闯作为“权威人士”受到冲击,长期积累的乐器及琴弦制作数据及大量有关乐器定型的重要资料遗失殆尽。此后的1970年代,由于时代原因,古琴和琴弦的使用受到约束,上音乐器厂的研究和生产主要精力放在了其他民族和西洋乐器上。

民乐演奏家、琴人们开始广泛接触和接受钢弦,并用以公开演奏,如古琴家张子谦在《操缦琐记》中对当时古琴钢弦的优缺点进行了客观评价。

 

辅导女儿戴卫演奏大提琴的戴闯(1979)

1980-1990年,戴闯任上音乐器厂厂长,生产并培养乐器琴弦制作人才,上音琴弦依照戴闯所确立的“钢丝尼龙弦”方案开始以绿色纸袋为包装,批量生产各类乐器琴弦,其中的上音古琴钢弦即源自其所创“缠丝法A型”工艺。

 

时任上音乐器厂厂长的戴闯在调试竖琴(1980)

 

2003年,“古琴”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5年秋,由戴闯之女戴卫创办上海戴氏琴弦制作社。制作社的最初成立目标是为外资的竖琴厂研制配套琴弦(当时国内没有一家能按外方的要求配套竖琴弦)。在研发过程,制作社在继承现有国内技术的同时,更进一步讲视野拓展到中西乐器琴弦上,逐步攻克了琴弦在发声振动、延长、音韵变化、制作工艺上的一个个技术难关。

 

在上述理念的支持下,面对现代高品质中、西乐器对琴弦的苛刻要求,上海戴氏琴弦制作社独立研发了多种材质、工艺和富有优质音色特征的一系列乐器琴弦新产品,在此后的十几年间一发不可收,形成了以“思韵琴弦”、“戴氏琴弦”、“琴弦工匠”为品牌代表的一系列产品。类型包括:古筝、古琴、琵琶、瑟、箜篌、竖琴等:材质包括:钢丝尼龙、复合纤维、蚕丝、羊肠等现代和传统制弦材料。

 

2015年,上音乐器厂关闭,上音琴弦生产停止。

2018年起,戴氏琴弦”传承戴闯的制弦理念,以追求高品质古琴音色审美为目标,重新审视传统、创新工艺、精研选材配方,由国内优秀古琴家参与审音,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构建“琴弦实验室”,着力提升琴弦的张力统一性、振幅合理性、韵长、音色颗粒感等核心性能,不惜成本、提升品质以求“匠心丝韵”,并引领中国民乐琴弦的发展潮流。目前,戴氏旗下以“琴弦工匠”、“戴氏琴弦”为代表的系列产品已经成为国内高端乐器品牌的配弦首选,通过“单芯”和“丝合”的并行路径实现了父亲所倡导的“钢质丝弦”设计理念,推动了“钢弦丝韵”的高质量产品化进程。

 

 

 甲子轮回,匠心不改!

 

作为公司的精神支柱,年逾八旬的戴闯先生的毕生理想是要改变他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发明“钢丝尼龙”琴弦后的乐器审美的单一局面,尤其是在使用钢弦后如何保证传统中国音乐里特有的韵味传承不会消失。
 
戴闯先生现已值耄耋之龄,仍然怀着“挽救传承,重振丝韵”的惓惓之心,亲自参与指导琴弦设计和审音。他亲自指导“丝合钢弦·逸”的研发,实现“钢质丝弦”的梦想,并最终得以呈现!
 

戴闯“丝质钢弦”理念的实现体:

丝合钢弦“逸”型

每每回望新中国国乐改革和琴弦研发的历史,戴闯衷心希望“上音钢弦”能重回琴人手中,但是由于当时材料、工艺和制作管理的诸多限制,“上音钢弦”存在不少缺陷,但是由于其独特品质和音色,深得琴家喜爱。
为了实现戴闯先生的愿望,以戴卫女士为核心的新一代“戴弦人”,殚精竭虑,历时多年,用优质选材、自动化工艺结合戴氏自主研发的现代声学、振动学测量工具,终于完善并复原了“上音钢弦”,冠名为“戴氏琴弦·上音”并以古琴弦作为先锋,2021年8月正式投入量产。
 

戴闯与戴卫研讨“戴弦上音”复原方案(2020)

 

戴弦·上音”依照深受琴家喜爱的上海音乐学院乐器工厂经典方案制作,复原了骨力清透、手感温润的关键特征,进而在张力均衡、性能持久上有了重大突破。琴体适配性广,实现了振动能量和振幅抑制的有机平衡。
 
“戴弦·上音”的发行,是戴弦的历史责任,更是时代担当!

2021年8月,在“当唐琴遇戴弦-钧天云和古琴雅集”中,“戴弦·上音”迎来首发式!

 

导聆人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

戴弦技术总监卢艺

戴氏琴弦总经理戴卫女士

钧天坊王鹏先生

共同回顾了“上音琴弦”的历程

以及琴弦对制琴的重要影响

 

 

“戴弦·上音”
发布会视频回顾

“戴弦·上音琴弦”
戴氏官方淘宝预售开始!
 
预定:380元/套(共7根)
 
下单后一周内发货!

 

“戴氏琴弦·上音”

“丝合钢弦·逸”

60年国乐琴弦传承与发展

一个上升的螺旋

戴弦匠人,初心不改!

 

 

 

“上海戴氏琴弦制作社”深深植根于中国民族乐器的“丝韵之本”,在继承传统民乐的典雅审美的同时不断革新先进的制作工艺,本着时代所期许的“工匠精神”,在琴弦研发和制作上不断开创新的境界!

 

 “上海戴氏琴弦制作社”在国内首创以琴乐演绎为主的“上海戴氏琴艺中心”,为广大琴友提供琴乐分享、雅集沙龙、琴弦体验、配弦研发多为一体的中心,坐落于上海闵行工业园得丘礼享谷,是一个融合艺术、文化、科技的综合空间,是一座集成乐器声学实验室、室内演奏厅、乐器展厅的多功能综合体。

 

| 联系我们 |

 

点击地图,欢迎来访~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申富路800号 

上海戴氏琴艺中心

来访预约电话(微信同号):

18916351822(卢老师)/ 13901947206(陈老师)

了解“戴弦”的发展历程,

 

转发自戴氏琴弦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