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平湖先生改良古琴的尝试
编者按:上次发了1961年《民族乐器改良文集》中吴景略先生的《古琴的改良》(点此阅读原文),一些朋友看后很感兴趣,希望看到文集中管平湖先生的文章。这篇文章写的是管先生为了增大古琴音量、改进拴弦方法,在1958年和1959年先后改良制作两张古琴的经过。全文如下:
改良古琴
管平湖
近年来古琴家们正在力图使古琴与广大群众接近,改变以往这件古老的民族乐器仅为较少数人欣赏的情况;同时,也要求它能更好地反映和表现现代劳动人民的新的精神面貌。只有这样,古琴音乐才能和其他乐器一样,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古琴确有一些严重缺点阻碍着它的发展。我认为音量小,听不到声音是它的第一个致命伤,一张琴在舞台上演奏,台下听众很难听到它的声音,即便听到一点,声音也很小。过去唯一解决的方法是加设扩音器使音量增大,但这还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因此改良古琴首先应该解决音量问题。其次是应该解决不科学的调弦方法和拴弦方法,原拴弦方法是将七条弦分别缠叠在琴底两个短窄的琴足上面(一足拴三根,另一足拴四根),只要其中断了一根弦,就必将一足上其他几根弦全部拆下来另拴。本来拴一根弦已够费力了,这样一来还要增加几倍的麻烦。另外琴首部是用丝线拧成的绳子拴在轸上调弦的,但因丝线本身伸缩力不稳定,调起弦来不易准确,并且容易跑弦,所以说拴弦及调弦是操琴者常感头痛的事情。
这次我主要是针对以上两个问题进行改良的,这次改良,得到党组织的鼓励和北京市民族乐器厂的大力支援,终于在1958年底完成第一张改良古琴,1959年初完成了第二张琴的改良试验(参看插图),并参加了音协举办的乐器改良展览会的展出和乐器改良演奏会的演出。
下面是古琴改良部分的说明:
为了扩大音量,将琴身增宽加厚,使其共鸣箱面积扩大而音量增大。木板仍用梧桐木,木板的厚度也有所增加,以保持原乐器的音色(尺寸见图)。有的新琴为什么听起来不象古琴而象古筝呢?其中主要原因是木板过薄。
琴面采用古人“靠木纸底”的方法,再用鹿角漆胎,加退光漆而成。
岳山下面原为一块实木,这会影响发音,这次我把岳山挖空与琴腹相连,与琴身构成一个完整的共鸣箱,同时取消琴内的天地柱(音柱)和琴面下的足盘(琴足与琴面板下接触处有两个高起的木盘),使琴面振动无阻,这样,七徽以下的各音,弹奏起来便比以前宏亮多了。
另设一木箱,箱下有四个腿,一方面可作桌子使用,另一方面也可起共鸣箱的作用。演奏时把琴放在木箱上使琴足接触箱面,琴足也可起音柱的作用。同时还将琴弦改粗,声音比传统琴音有显著增加。
在琴头部装上七个机械螺丝轴,代替丝线轸调弦,机械螺丝轴调弦既细致又准确。在琴尾部又装置七个轴来代替两足拴弦的办法,(第一张琴是将七个轴装在琴尾加设的一个小盒内,用钥匙来松紧琴弦,既能拴弦,又能调音;但因增添的小盒子阻碍了琴板的振动,未能得到预期效果,因此在试制第二张琴时,取消了这个盒子。)拴弦轴设在琴尾下部,仍是七轴各拴一根弦;这样,琴的两端都可用来调弦,调起来较方便准确。
当然,以上做法仅是一种尝试,尚须不断改进和试验,以臻日益完善。
1959年5月
(《民族乐器改良文集》第一集
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编
音乐出版社1961年12月版)
管平湖先生改良琴局部
管平湖先生向外宾展示古琴
关联阅读:吴景略先生改良古琴的尝试
(封面和文末图片来自网络)
七弦清音 颐心养和
颐和琴社 传统古琴传习
微信公众号:颐和琴社
客服微信:yiheqinshe
五道口地铁站西侧华清嘉园内
客服电话:13260331817
长按二维码关注琴社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