査阜西藏琴(四)

宋 査阜西赠张充和寒泉琴

“寒泉”琴肩较耸且狭;琴颈起自二徽略下,较唐琴为短;收腰在近八徽至过十徽之间;因经修缮,漆面间有朱砂;面板弧度上准因低头略扁,而中下准略圆,边沿显厚。整个琴体显得极为秀润。蚌徽;琴背开长方池沼,池沼内木质已呈金黄色;琴名刻在龙池上方,余无铭文;两个护轸曾脱落或换过,显经重新安装。断纹非如《今虞琴刊》所记细牛毛断那样简单,而是琴面以小蛇腹断为主,略起剑锋;琴背以细牛毛断为主,间有蛇腹断;面底局部有多处接近梅花断的“梅花头”产生;琴额有冰裂纹。通体造化天然,美不胜收,而并不影响左手走弦。综合考量它面桐底梓的材质、木料的年代、制作的风格与工艺、漆面断纹的多样性(尤其是具有较为少见的梅花断)等等要素,“寒泉”的确具备南宋时期古琴的很多特征,査阜西定为宋琴是合适的。

 

 

 

査阜西1945年访美期间,在美国国会图书馆用寒泉琴留下了六首珍贵录音


査阜西《潇湘水云》

1945年用宋琴“寒泉”录制

 

 

査阜西与寒泉琴

在西泠印社2011年春季拍卖会的“首届中国历代古琴专场”中,古琴大师査阜西送给张充和的宋琴“寒泉”拍出了517.5万元。这张古琴不仅浓缩了琴人之间高山流水般的现代佳话,也体现了中国文人最精致温雅的传统。

  宋琴“寒泉”为现代古琴大师査阜西于1927至1937年间在上海购得。1937年出版的《今虞琴刊》中著录了此琴。1948年底张充和新婚去国之际,査阜西作为贺礼将此琴赠送给她。这是因为“寒泉”代表了一段他们共同拥有的身逢乱离而山水啸傲的美好岁月。

抗战初期,云南作为大后方,聚集了大批中国文化精英。1938年,査阜西与张充和在昆明相识,一见如故。与此同时,他们相识相交、常相往来的还有音乐家郑颖孙、杨荫浏,古琴家彭祉卿等人。为了躲避轰炸,他们移居昆明东南呈贡县城外一华里的龙街,那里风景优美,气候宜人,他们弹琴唱曲,探幽访胜,举办演出,诗书酬唱,不仅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更堪称文艺知己。不独如此,査阜西还与张充和互相教授古琴与昆曲。张充和至少能弹《良宵引》《耕莘钓渭》,昆曲也成为査阜西的终身爱好,后来他曾多次在各种场合唱曲。在这里,张充和也留下了她的早期书法精品,赠给査阜西的《长生殿·弹词》昆曲谱,下笔沉着,布局疏朗,满眼空灵之气,更兼唱词直书,工尺斜行,朱色板眼错落,别有妩媚。在这些岁月里,宋琴“寒泉”一直相伴。

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在重庆的国民政府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征召郑颖孙、张充和,担任委员;不久,查阜西也迁居昆明郊区的龙泉镇龙头村。龙街雅韵风流云散。其间,著名作家、翻译家赵萝蕤跟査阜西学琴,就曾一度借用“寒泉”。 查阜西很想念龙街的老朋友们,1944年春到重庆出差,公务之余,多次与琴友曲友聚会,还特地长途驱车,去看望杨荫浏、郑颖孙、张充和,并有唱和。张充和著名的“酒阑琴罢漫思家,小坐蒲团听落花。一曲《潇湘云水》过,见龙新水宝红茶”一诗,即为査阜西而写。

1945年春,査阜西赴美国考察,荷兰友人、汉学家、古琴家高罗佩特地敦劝他带上这张“寒泉”琴。在差不多一年的时间里,他在波蒙纳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俄亥俄州音乐学院等高校,美国国会图书馆、美国音乐家协会、美国国家地理协会等机构举办古琴演出与讲座;在美国国会图书馆留下《潇湘水云》、《普庵咒》、《梅花三弄》、《忆故人》、《鸥鹭忘机》、《渔歌》录音;与陈梦家、高罗佩、赵元任等故友相逢,赵元任还要他“将《潇湘》在其家中亲自制留蜡片”……其间所用的古琴,就是宋琴“寒泉”。 但1946年4月底他启程回国时,因为行李太多,便将“寒泉”盛以琴匣,寄存在国会图书馆的友人处,留待日后再取。

1948年底,张充和、傅汉思新婚不久,经上海赴美。査阜西告诉张充和:你们到了美国,去国会图书馆找我的一位朋友,我存放在他那里的古琴“寒泉”,就是给你们的结婚礼物!从此,“寒泉”陪伴了张充和一生,须臾不离。许多年以后,张充和说起收到的最佳结婚礼物,凡三件,第一件便是“寒泉”。

新中国成立后,因为政治上的原因,査阜西、张充和长期无法直接联系,但他们一直关注着对方。査阜西知道张充和在美国家庭幸福、工作顺心,张充和也知道査阜西成为现代琴学的奠基者,为古琴文献的整理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70年秋,著名学者、古琴家饶宗颐应邀到耶鲁大学担任客座教授,张充和将“寒泉”借给他,抚弄经年。继云闲、査阜西、赵萝蕤、张充和(也许还有高罗佩、毕铿)之后,“寒泉”又留下了一位名家的手泽。

也就是在此时,张充和听到了査阜西的死讯,便取出自存的査阜西录音《潇湘水云》等等一起与饶宗颐欣赏,唏嘘久之,并写下了第一首纪念査阜西的《八声甘州》词,饶宗颐步韵和了一首。1974年,张充和得到了查阜西还在世的消息,“喜极”,再赋《八声甘州》,两年后又抄录了托二姐张允和转交故友。就在他们恢复联系后五个月,査阜西去世。张充和为他写了第三首《八声甘州》,对查阜西的历史地位作了高度评价,并充分表达了故人的情谊。

记者 傅晓燕【转载自 山东商报】

 

附:

 

张充和《八声甘州》词:

 

选堂来,不自携琴,因借与“寒泉”,阜西所赠也。闻其已归道山,乃共听其录音,为唏嘘者久之。

负高情、万里寄寒泉,珍重记前游。但拂尘虚弄,琴心宛在、琴事长休。旧侣冰弦何处?丝钓借渔舟(以钓丝代杭弦)。挟赋南天客,携上高楼。  好迩晴空凉月,伴襟怀落落、诗思悠悠。绕芳洲碧水,一一自源头。望中原、重招梅隐,怕岷江、灯火梦沉浮。无端又、湘云极浦,荡尽离愁。

 

饶宗颐步韵和《八声甘州》词:

 

充和以寒泉名琴见假,复媵以词,因和。

感深情、秋日借寒泉,宝瑟结清游。任急弦飞听,昔心长系,夕饮未休。漫谱家山何处?天地入孤舟。犹似荆南客,倦赋登楼。   又闻笛声哀怨,叫中天明月,乡梦悠悠。自清商寝响,唱起海西头。忆行窝、梅为谁好,怕芸黄、惊叶点波浮。待描入、小窗短幅,与畔牢愁。

 

 

颐和琴社   传统古琴传习 七弦清音 颐心养和

微信公众号:颐和琴社

微信搜索:taiguyihe

客服电话:13260331817

长按二维码关注琴社公号

 

本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 颐和琴社

査阜西藏琴(三)

查阜西先生又名查镇湖,号照雨湖,祖籍江西修水,是一位历史上少有的全面的古琴艺术大师,他是20世纪琴界的领袖。十三岁学弹古琴,后在长沙、苏州、上海等地从事琴学活动,1935年联络琴友李子昭、彭祉卿以及张子谦、沈草农等,在苏州、上海两地创建当时广受瞩目的“今虞琴社”,同时编辑出版了《今虞琴刊》,以团结各地琴人,重振琴学,联络到全国众多琴社和224位琴人,掌握了解各地知名古琴达167床,为研究20世纪30年代琴学状况留下了宝贵的资料。今虞琴社亦成为当时琴坛旗帜,传承古琴遗产的重镇。建国后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器乐系系主任,北京古琴研究会会长等职,为琴学传统的全面恢复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奠定了贯彻至今的琴界格局。50年代中期,率领古琴调查组,在大中城市进行采访,搜集、整理了大量琴学史料,为我国的琴学研究做了基础性工作。着有《古琴初阶》、《存见古琴曲谱辑览》、《古琴指法谱字辑览》、《历代琴人传》、《琴曲集成》等著作,还组织编写《传统的造琴法》、《传统的造弦法》等资料汇编。后人将其单篇文章辑录为《查阜西琴学文萃》。

 


查阜西是一位充满热情的琴坛巨匠,又是一位具有传统文化修养的学者,更是一位具有新思想和时代精神的文人,他以古琴的艺术性来体现文人的精神面貌、思想情趣,同时又以文人的精神面貌、思想情趣来影响着古琴演奏的艺术性。查阜西发掘古琴曲近20首,其中有《梅花三弄》、《长门怨》、《关山月》、《普庵咒》、《鸥鹭忘机》、《洞庭秋思》、《潇湘水云》、《渔歌》等,因其善弹《潇湘水云》、《渔歌》等十八段的大操,还获得“查潇湘”之美誉。从50年代至今,先后出版的查老的唱片以及电台的录音资料有《潇湘水云》、《渔歌》、《洞庭秋思》、《醉渔唱晚》、《鸥鹭忘机》、《长门怨》、《阳关三叠》、《古怨》、《苏武思君》等曲,从中可以聆听感悟到他严格的音准,恬当的节奏,丰满的音色,鲜明的表情,深邃的意境。

査阜西先生藏琴虽丰,但从不将其视为个人秘藏,吝于授人,最后仅留最为珍爱的“霜镛”、“一池波”、“一天秋”三张琴在身边,用于晚年演奏,伴以终老。凡是他生前有好友喜爱者,一旦向他提出,他都会或让或赠或借,满足他人的要求。受其惠者,不在少数。如他早年收藏的宋琴《寒泉》,就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开完演奏会后留赠给耶鲁大学曲友兼书法家张充和女士。另一张他十分珍爱的钤有“广运之宝”大印的明正德御制琴,也在考古学家陈梦家夫妇再三请求下让给了他们。再如原为清宗室溥氏收藏的《幽涧泉》,这是一张断纹与音色俱佳的名琴,因好友溥雪斋喜爱,亦借之。得其赠琴的学生更多,其中较珍贵者《漱玉》等,至今均散在海内外学生手中,充分说明他作为一代大师宽厚豁达的处事风范。故而琴界皆知査阜西先生琴斋藏琴仅为三床,其操缦音色和在鉴定断代上的重要意义名扬已久。

 

一天秋琴

“一天秋”古琴,仲尼式,长122.5cm;肩宽19cm;尾宽13cm。琴体秀美匀称,木质黄旧疏松,褐色底漆,间用朱漆或黑漆修补。漆胎较松,蛇腹断,间杂多种细纹断。肩在二徽半处,面弧略扁,长形龙池与凤沼。琴背项间隐约可见琴名“一天秋”三字。腹内无款。査阜西先生定其年代为宋代。该琴手感极佳,声如金石,富于韵味。亦为査阜西先生十分钟爱经常弹奏之器。若从其制作工艺而言,该琴龙池与凤沼处纳音,系用陈年古桐镶嵌在琴面内壁,四周用竹钉固定。值得注意的是:龙池处纳音呈长条状突起,凤沼处则呈椭圆形内凹之状。这种一凸一凹的处理手法,似含阴阳的寓意在内,在传世琴中尚不多见。

 

 

 

 

颐和琴社   传统古琴传习 七弦清音 颐心养和

微信公众号:颐和琴社

微信搜索:taiguyihe

客服电话:13260331817

长按二维码关注琴社公号

 

本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 颐和琴社

「按譜自讀」何以是戒條?

编者按:

最近琴社学员经常问到一个问题:“学习古琴是否需要准备谱子回去预习一下”?

特转黄志华先生一文供参考。传统文化之口传心授是最佳途径。情况允许的条件下还是建议大家采取传统口传心授的方式一对一学习。

 

「按譜自讀」何以是戒條?

 

 

早在八四年,筆者就曾在《成報》的「談歌說樂」向讀者介紹有關「學曲六戒」之一的「按譜自讀」。現在,重新整理一下,把這篇介紹弄個網上版罷。

 

  當年,筆者是從《民族音樂問題的探索》一書裡得知有此一回事:清朝王德暉、徐沅瀓著的《顧誤錄》,把「按譜自讀」列為「學曲六戒」之一。

 

  甚麼叫做「按譜自讀」呢?那就是自行按照樂譜去想像歌曲或樂曲的形貌與格調。

 

  對於音樂愛好者來說,「按譜自讀」是難免的事,尤其對於一些經常接觸新作品,演繹新作品的人,不「按譜自讀」,根本就無從入手。那麼,《顧誤錄》又為甚麼將「按譜自讀」列為戒條之一呢?書中的理由是:

 

  略解工尺之高下,即謂無須口授,自己持曲按讀,於細膩小腔,纖巧唱頭,不知理會,縱能合拍,不過背誦而已。甚至有左腔別字,缺工少尺之處,罔不自覺,而於曲情字眼,節奏口氣,全然未講,不知有何意味。

 

  著者此處所論的,看來是就曲藝演唱的情況而言。但其實在一般情況之下,也真是盡信譜不如無譜的,即使「科學性」強如五線譜,許多名曲如果以「按譜自讀」的方式去想像其形貌和格調,常常會出偏差,因為縱是最「科學性」的樂譜,也始終沒法巨細無遺的準確紀錄演奏者或演唱者的細膩處理,而即使能夠,也不可能將風格特點一一記出,因此,要不是親耳聽過現場或錄音,「按譜自讀」的還完效果大概只有五至八成。

 

  說起來,中國樂器的獨奏譜,書上記載的跟錄音裡所聽到的,出現歧異是絕不罕見的。想當年筆者習笛子時期,所得的曲譜如陸春齡的《江南春》、《小放牛》、《奔馳在草原上》,王鐵錘的《油田的早晨》等,歧異之處有時會是整整一大段,讓人吃驚。沒有辦法,只好跟唱片默記出那歧異之處。

 

  當然,任你怎麼記,也沒法把大師的演奏的許多精微變化與處理一一記下,何況,藝術上是「學我者生,似我者死」,每一個音每一個處理都跟足,頂多算是臨摹,最終是要消而化之,奏出自己的面貌和特色。

 

  當代的曲譜算是記得準確多了,很少有歧異。但也真是要戒「按譜自讀」,更切記莫要認為譜就是一切。這一點,傳統的民間樂譜,記譜往往只記個大概,讓你根本難以「按譜自讀」,其用心是良苦的!

 

本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 颐和琴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