査阜西藏琴(二)
此琴为神农式,琴体阔大厚重。琴通长 124cm,隐间 115.2cm,肩宽 22.2cm,尾宽 17cm,厚 7.6cm。肩在三徽处,背面尾部浑圆。八宝灰胎,表面朱、黑两漆,颜色斑斓。圆形龙池,方形凤沼。琴背池上刻『一池波』三字。
1963年查阜西先生得此琴后,十分欣喜,邀中央音乐学院和北京古琴研究会的琴友共赏,大家品评后,泛川派古琴大师沈草农先生,作诗一首纪念,并拟文记之:
「春风吹绉岂干卿,底事当时此定名。应有游鱼争出听,曾翻太液浪花生。阜西得旧琴曰:一尺波」
琴面破损有空如□,益堂为修复之,天衣无缝,雅韵重赓,巨眼神工,一时瑜亮,喜题俚句,并志鸿爪。癸卯首夏草农识,益堂镌,阜西藏。」
生动记录了古琴历史上的一个宝贵镜头,使这美好的瞬间之事成为永恒。
查先生弹奏一池波
龙池下刻大印两方,一文字残损,已不可识。一为唐凯满汉合璧印,这种印,金石家称之为「 合璧印」 。唐凯,清雍乾时期著名藏琴家,其藏琴皆落此章。然传世唐凯藏琴仅七床,管平湖旧藏「猿啸青箩」即在此中,而此琴无论从其形制工艺,还是其声音的质量,无疑应为七床中之名器。该琴按弹之下,来去自如,音色淳厚通透。不愧为「十大名琴」之一的胜名。
2011年保利秋拍一池波以1725万元的价格成交,当时笔者也曾前往观赏,此琴当为宋前后所制,后经修补,两侧贴木扩大,形制奇异,声音非常醇厚、通透。属于奇琴一张。
2011年保利秋拍,一池波以1725万元价格成交
琴社藏有一张朴云子先生斫制的仿一池波神农式丝弦琴,声音也是醇厚通透。竟和一池波声音有几分相似。
附传世唐凯之琴及其相关记述
余所见所闻的传世古琴中,刻有满汉合文唐凯的琴除上述“猿啸青萝”琴外,还有六张,兹一一记述于后:
1、“‘海天秋月’凤势式,黑间栗壳色漆,发流水,蛇腹、牛毛断纹,琴背黑漆遍现稀有之龙鳞断纹,铭刻:轸池下刻篆书‘雷音’、‘海天秋月’,其两侧刻行书‘鹤舞’、‘龙吟’,题名下刻对联一付‘灵籁一天白鹤舞,深潭千尺老龙吟。’龙池下方刻篆书五字“横琴山房藏”。器形宽大浑厚,尺度为传世唐宋琴之冠,发音润古透匀、宛若钟鼓余韵悠长,允称北宋佳制。”(图文均见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澳门博物馆、香港得音琴社2004年3月出版《海天秋月》图册)
2、“‘鸣冈’奇异式,通体朱漆发流水及牛毛断纹,龙池内墨书两行:‘大清康熙五十年岁次辛卯龙湾村叟松涛’。轸池下横刻‘霜钟’二字,下刻楷书‘呜冈’二字,龙池之上及两旁刻行楷小字九行,文为:‘此琴原式仲尼,其音古淡灵透,因漆木损坏遂重加修补。’见内书‘大宋咸淳乙丑岁前午月端阳后十日,命匠郑氏斯于此君轩’。琴名‘玉龙’,琴底刻有‘鸣冈’□迹。余重之选式见谱中云和式样虽别致,恐未尽善,故窃取云和□意改斫似觉合式,可为传世之珍器耳。并刻‘唐凯’满汉合璧小印于后。龙池下方刻行书大字‘松涛’二字,下刻‘唐凯’满漠合璧印与篆书‘龙湾村叟松涛’朱文大印两方。”(图文见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1998年10月版《古琴荟珍》)
3、“‘一池波’神农式,琴体阔大厚重,肩在三徽处,背面尾部浑圆,八宝灰胎,表髹朱黑两漆,颜色斑斓,圆形龙池,方形凤沼。琴背池上刻‘一池波’三字,下有近人沈草农题诗与识文:春风吹绉岂干卿,底事当时此定名。应有游鱼争出听,曾翻太液浪花生。阜西得旧琴曰一池波,琴面破损有空如□,益堂为修复之,天衣无缝,雅韵重赓,巨眼神工,一时瑜亮,喜题俚句,并志鸿爪。癸卯首夏草农识,益堂镌,阜西藏。”池下刻大印两方,一为唐凯满汉合文印,一文字残损已不可识。按此琴为查阜西先生写《奇琴猿啸青萝》9年后以重金得自北京后门文物店。(图文见中国艺术研究院民族音乐研究所、北京古琴研究会编,紫禁城出版社1998年10月出版《中国古琴珍粹》
4、“石上清泉”琴,乃当年在北京古琴会会长吴景略先生家中所见,据云系为天津琴家李允中先生所修。琴体硕大,有唐凯合璧印,未及细看,仅记其大略如此。
5、“洞箫”琴仅见“海天秋月”琴说明文字中有此名列于唐凯藏琴之内。
6、“松篁戛玉”此琴也未曾见过,知为岭南琴师杨新伦先生所藏,先生故后,琴归广东省文史馆 。但此琴在杨时百宗师所著《琴学丛书·琴话》中作了记录,文曰:“‘松篁戛玉’题云:余素性好琴,见谱中再有唐李沂公。勉制‘百衲’‘韵磬’‘响泉’三琴自宝与家,余得‘百衲’一张,音声圆润极其灵活,但木质朽败几不能胜指遂改斫式样,抚之有‘松篁戛玉’之声因篆四字于后以传不朽,并以‘响泉’、‘韵馨’,未得为恨云。款署‘唐凯’二字,无年号不知何时人。据此,则李勉‘百衲’已经蜕化人间,惟此琴极大而重,内漆以朱甚坚,断纹大蛇腹亦甚少,全不类唐物,竟必为‘松篁戛玉’之赝鼎,讹为沂,琴谱中多有用之,‘松篁戛玉’亦非篆书,解者以篆为刻是或然耶。”文中收录了唐凯的题记全文,且说明他已将唐代李勉的“百纳”琴作了加工改造,原来唐琴的重量、尺寸、断纹都改变了、虽然没有讲声音,声音当然也变了,这说明了“松篁戛玉”的大略情形。
上述传世的七张刻有唐凯印款的琴中,只有两张在唐凯的铭刻中说明是用唐宋古琴所改造,即“松篁戛玉”与“鸣冈”。“一池波”在查先生购藏之前,是北京年轻的收藏家曹恒武君所收藏,余曾多次见之,就其漆胎剥落处可以看到也是用古琴镶边加宽的拼合器,但未经剖腹故不知古琴有无说明年代的腹款。至于“猿啸青萝”据查先生所记“底面胶合之线逾三指”的情形来看,当亦系两侧加宽之琴无疑。
颐和琴社 传统古琴传习 七弦清音 颐心养和
微信公众号:颐和琴社
微信搜索:taiguyihe
客服电话:13260331817
本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 颐和琴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