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漆在中国的没落

点击上面蓝色“古琴文化网”关注

生漆在中国的没落

回顾生漆行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可说恰似一部伟大、深沉的交响乐曲。开始是引子,有高潮,但最后被发挥时,却使人们深陷在随之而来的、可怕的、彻底崩溃的沉思中,不过,在这崩溃的上空,却也出现了生漆行业复兴,黎明时的光辉,使人们看到了光明。

生漆行业是人类同自然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劳动分工的结果。远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已经留意到从漆树中流溢出来的分泌物,在自然的环境中会形成黑色的漆膜,仅能“受霜露”的特征,这一现象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后,也可能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先人们觉得漆有用,结果被用漆书作画,涂抹原始的、简单的器具,开凿了生漆行业发展的源头。到了虞夏时代,生漆便被用来涂饰“彤车”,食器“流漆墨其上”,祭器“墨染其外,而朱画其内”,生漆的装饰效果现于其中。这在当时都是极为奢侈的享受,是“输之于宫”的贡品,常引起“国之不服”。1960年,在江苏吴江县梅堰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的两件漆陶罐;及1978年,在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掘出来的颜色鲜艳,造型美观的朱漆木碗,这足可以说明,至少在7000多年之前,我国先民初步掌握了生漆的使用技术和技能,标志着中国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进入使用漆器的原始时代,生漆行业处于萌芽状态中。

到了商代,生漆已被用于陵墓中作画,而且在晒漆、兑色、髹漆黑镶嵌等工艺方面都已达到了相当的程度,周朝时生漆已被用来刷饰船、具和车辆、兵器等,这表明当时的手工业都已经认识到了生漆的保护作用,用于木器的防腐,从而使生漆的应用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这时生漆手工业已经慢慢开始同木器业分离,这可以说是生漆行业发展的黎明时期。

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社会的大变革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漆器的大发展。国家也经营漆园,并设官管理,例如,庄周“尝为蒙漆园吏”,漆的产量激增,漆器制造业已经真正脱离木器业而成为一个独立的手工业部门。此时,达官贵人,富商巨贾竟相使用轻巧而优雅的漆器,从饮食器到日用器,从家具到葬具,从乐器到兵器,从交通工具到艺术品,都已部分使用漆器。漆器制造艺术精巧熟练,装饰艺术丰富多彩,工艺技法高超,有彩绘、雕漆、镶嵌、针刻等。生漆和桐油合用,使得生漆的透明度,光泽度增加,同时还降低成本,拓展了生漆的使用技艺,生漆的装饰效果日趋完美。造黑墨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用“竹挺点漆而书,”促进了文字记录的发展。这一时期是我国生漆行业发展史上灿烂的一章,为后世漆器的发展兴旺和繁荣,开辟了宽广的道路,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个时期,漆器已取代了青铜器的地位。

汉代是漆器手工业在春秋战国的基础上进入了大发展的兴旺时期,此时生漆已应用在建筑物上。漆器进入到地主和商人家庭,真正达到了漆器实用阶段,极大地刺激了生漆行业的发展。至唐朝已有许多生漆品外销到日本,干漆开始作为一种药材被用与治疗疾病。宋朝时各行各业所使用的生漆都有特殊的形式,此时生漆已销往印度、阿拉伯、欧洲等国。到了明朝生漆的应用更进了一步,髹漆技艺有雕漆、漆画、金漆、雕填、堆漆等,漆器图案和花纹绚丽多彩,精美绝伦,有些方面已经到了绝顶的高峰。在开明的康熙和乾隆时代,在皇帝的支持下,大的生漆工厂建立起来,生漆行业的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漆器应用于之广,已达到无一处不用生漆装饰,品种之多,凡宋、明各代所有无一不备。有象故宫(乾清殿)这样精英的制作,也有象康熙皇帝送给神圣罗马帝国Leopold一世的那幅生漆屏风杰作,中国生漆的应用一直突飞猛进。

到了十九世纪,欧洲列强把战争带到了中国领土,加之清朝政府的腐败,使得生漆工业失去了帝国的支持,生漆的水准和生漆的设计,遂一落千丈,终于落到了日本的后面。现在日本成了最苦心经营的国家]。1974年后,日本通产省规定,漆器为日本“传统的工艺品”荣誉称号,以资鼓励,并对漆器产地时加补助。日本文化省也从保护传统技术的角度出发,确认漆器和漆器生产工艺为“重要无形文化财”和文化保存技术,颁发此荣誉称号作为保护措施。对造诣高、贡献大的能工巧匠授予“人间国宝”之最高荣誉称号,每年的11月13日还被定为日本生漆文化节,可见中国生漆影响之深远。

@高山流水,寻觅知音。欢迎转发本文至朋友圈,让更多朋友成为知音!@

=======

敬请关注 古琴文化网 微信号:yiheqinshe

=======

怎么关注“古琴文化网”?

1、搜索微信号:yiheqinshe ;

2、添加公众号→输入“古琴文化网”;

3、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走进《平沙落雁》的世界

点击上面蓝色“古琴文化网”关注

《平沙落雁》(管平湖),建议WIFI环境播放!~

《琴苑心传全编》:按是曲,陈子昂作。盖取清秋寥落之意,鸿雁飞鸣,秋中之景物也,故於此以写之。

《五知斋琴谱》:乃臞仙所作也。虽小曲而意味深幽,乃入门之正路。但琴中平沙有各家弹法,种种不一。此特择其意之纯正恬雅者入之。

《萧立礼平沙落雁谱》:按此曲本臞仙所作也。亦作有飞鸣吟、秋鸿、鹤鸣九皋诸曲,斯曲抑扬起伏疾徐之声,摹物理多、寡、聚、散、起、落、飞、鸣之神,其一种天机自然,曲传达室指下,深於音律者自可知之。

《萧立礼平沙落雁的分段解题》:

一、秋雁一群横江而来,孤雁在前者先落,中间一二雁以次而落,又三五雁一齐争落。

二、或落而不鸣,而落,而又鸣。

三、四段若仰天而呼,招之速下,以为此间乐也。

四、下半章上下齐鸣,空中数十雁,翻飞击翅。

五、羽声扑拍丛杂,一齐竟落。

六、既落之雁,托迹未稳,旋又参差飞鸣,或飞或落,或落或鸣,於是一齐飞落。羽声鸣声,哄然满耳,为静境中之闹境,闹境中之静境。

七、已落之雁,声已寂然,尚有孤雁引吭哀鸣。

尾、次第落於群雁之侧。

《双琴书屋琴谱集成》:太古遗音中田芝翁纂谱,东小屏谱,仲平之兄存者。又谱:鹤山李息斋(印梦庚,号觉生)先生传谱,由陈仲屏先生处抄来,却与悟雪山房中定谱同。此谱和霭。

《平沙落雁》后记

《琴苑心传全编》:逸气横秋,旷而弥真。音律还宫之神妙,莫可窥测,其宫调从正宫起者,如阳春、高山、正宫调起也。商调如白雪、秋思,正商起;思贤徵少商起,皆正商也。若圮桥属宫,从徵角起,虽变而本宫也。至忘机、平沙,虽属商,又变之变,以之属宫角徵羽皆不类也。大抵大曲皆醇平调,小曲多变而偏,共偏者,惟商调中独多,推此类,可得其正矣。

《松风阁琴谱》:西泠郑正叔沉醉丝桐,订定此谱,其指法顿挫抑扬,多发前人所未发,诚正始之遗,应推琴学宗匠,因未寿梓,抄得之者,辄矜枕秘中,多重复杂杳之处,当是传写之讹,余不敏,遂稍加更正,敢云郑氏功臣,庶几於订谱之旨,或不大(下缺)。

《琴瑟谱》: 郑正叔沉酣丝垌,将此谱藏之枕中,余后得之,音多重复,特为改正。甲子仲秋程涛识于济南官署之再思堂。

《治心斋琴学练要》:宋毛敏仲所作。仓皇南渡,曾飞鸟之不如,视彼飞鸣食宿,不诚洋洋自得乎。

《萧立礼平沙落雁谱》:余学平沙落雁一曲,颇有手挥目送之趣。因按飞鸣递落节次衍为小叙,敢云得其神味?觉西铭之理,已包举在此;不知异日琴学进时更何如也。缀之谱以为后验。时嘉庆十二年小阳月四日书於高沙藏琴轩,下相履中山人题跋。

《悟雪山房琴谱》:平沙各谱不同,惟此得自孙鸾啸本,自陈世堂先生所传者,音和韵雅,洵非诸谱所及也。依自远堂定为羽音。

《张鞠田琴谱》:平沙落雁乃臞仙所作,意味深幽,入门之正格也。奈有各琴谱同:有评以为之宫音者、谓角音者、谓羽音者,皆非。今自远堂考正为羽音无疑矣。又有五段者,七段者。是曲乃十段,特择其音之纯正恬雅者入之。然能两手圆润,自然恬澹清奇,舒徐幽畅,恰合古调。若一味疾奏,希图悦耳,恐失其大雅之正,反无意趣矣。

《琴学尊闻》:平沙谱不同,用羽调,取其明净,其五段用伏,原是结束之音,今当三弦,无伏之法,以双弹拨剌代之,同是结束之音。更有二弦徵生声相和,音韵尤爽,咸熙。

《蕉庵琴谱》:与五知斋琴谱同。

《以六正五之斋琴谱》: 平沙有各种弹半不同,今谱内所添第四段五段八句以下录涂子公行谱,共成七段,似乎浙闽江右之派。然能两手虚灵圆润,自然恬淡清奇,舒徐幽畅,恰合古调。若一味疾奏,希图悦耳,恐失大雅之正,亦无意趣矣。

《天闻阁琴谱》:原操为唐人陈子昂所作。盖取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借鹄鸿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者也。后之学者,遂互相唱和,分律变调。操数种,而音调皆同。惟独此操气疏韵长,通体节奏凡三起落;初弹似鸿雁来宾,极云霄之缥渺,序雁行以和鸣,倏隐倏显,若往若来;其欲落也,;回环顾盼,空际盘旋;其将落也,息声斜掠,绕洲三匝;其既落也,此呼披应,三五成群,飞鸣宿食,得所适情,子母随而雌雄让。亦能品焉。

《希韶阁琴谱》:同五知斋琴谱“……然必两手虚、灵、圆、自然,恬淡清奇,舒徐幽畅,与古调相合。若一味急奏,必失本曲之旨,后无意趣矣。”

《希韶阁琴瑟合谱》:此曲五音皆有,并有泛音一操,弹法种种不一,音节大同小异,此操中正和蔼,幽雅宜人,诚弦中之白眉者。

《双琴书屋琴谱集成》:平沙谱各不同,惟此简净醇雅,春风吹萎花,更雨新好者,请以移赠斯谱。此中吕昀之宫音曲也。世俗不明本调,误以为角音,双以为徵音,余故补四曲,附於卷末,并著小序以发明之,学者先熟此曲,乃取后四谱次第鼓之,调虽不同,而音韵悉合,始知琴各有调,调各有音,自具一定之理,不容紊也。兰崖。又谱:清奇幽畅,圆润可爱,此金陵派也。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绿绮清韵》:此曲,宋毛敏种所作。仓皇南渡,曾飞鸟之不如,视彼飞鸣,仓宿不诚,洋洋自得乎?平沙指法各家不同,此谱取其简静和雅。

《枯木禅琴谱》:平沙弹法各谱不同,有七段者,有十段者,有外调者。兹以五知斋略简指法,须舍畜舒畅方合曲意。

《琴学初津》: 平沙,臞仙所作。乃琴学之正路,惟其各谱不同,是操原为祝氏之藏本,神意流丽,各尽其长,音古而繁简得宜,有曰二三段中,杂有繁音,然作繁音,乃奏之者指法未修,而流丽化化为繁音矣。大凡欲得妙音,必修妙指,否则猛伪似古劲,疏慵伪似淡荡,繁缛伪似精细,淫哇伪似鲜丽,故指法,亦须细审。至於段法,或有六段、五段、四段、而又有十余段不等,然曲之分段,各有脉络起止,而非任意分合也。殆用法,或取丽而失於繁琐,或取淡荡,而犯疏慵,或取简净,而神意不达,种种不一,未能尽举,再以切音取韵,均有定体,坊谱之中,切音不一,有谓角音者,有谓徵羽合音,有谓商角合音,溯其源,是黄钟宫音曲也。余故以是操译成五法,以下各均详明,先须存熟是操之音,以后各均,点点皆周,所不同者,弦与徵位,俾学者,可知取音用位,自有一定之陈法也。曲义详内篇。小侃陈听松跋。

《琴学初津》:是操,虽慢三弦,与前黄钟音节,点点皆同,所不同者,弦与徵分耳。春草堂有五均平沙,皆系转弦填之。余师其法,而填转弦二操,不转弦二操,以下逐调分清,以见琴曲之体用,聊为审音辨调之一助云耳。虚白道人识。

《琴学初津》:是操,调属太簇,与南吕均二操,概从不转弦弹,因此二均,避弦多而取音难,其中带起、拨剌、撮音等,皆须借音比和,故当指下留意轻重,使用权其不露痕迹方妙,所以初学不易入手也。凡此韵 者,混入商音居多,因但执收某弦为音,终难发其音义之妙用,录古曲均有正填之别,须察其体用乃得,人说避弦太多,难以终曲,余不果信,故填其二操之多避者,亦未尝少一音,缺一节,避弦多者尚可填,其转弦换调,与少避弦者,不求而能自至也,良士跋。

《琴学初津》:是操,用南应大姑蕤五律,是均古曲甚少,或音误调谬,或曰避弦太多,取用不便,故而少见者也。然而无难取用,实音无假借,惟撮带等法,有系借叶,故奏之者,须明轻重虚实,则音自无不谐,凡能鼓是等之调,无难取音之曲矣。此外尚有转换二操,不转换二操,祗须依图推仿,是集庶不备载。天江红梨听松客识。

《琴学初津》:是操与慢三弦一操,亦可不转弦而弹,祗须避其未紧未慢之弦而鼓之,音节点点皆同,查不转弦之全图,索之即得。按是操,不但其五调,并可弹九调,而九调之中,双可在转调之中,避其所转之弦,而弹正调黄钟主律四操,共得十三调,而其神妙,正无限量者也。初学翻调制曲,先由各调平沙弹熟,明其取用之法,复以各小操音节,细细翻换,久后自能悟化,而制曲辨曲,亦无难矣。好如作诗家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会吟诗也会吟,而琴曲亦如是而已矣。小侃跋。

《鸣盛阁琴谱》:此古调,凡谱皆有而无一同,此其最正者,尝见宋刘改之题僧屏平沙落雁诗云,“江南江北八九月,葭芦伐尽洲渚阙,欲下未下风悠扬,影落寒潭三两行,天涯是处有菰米,如何偏家来潇湘”。玩此诗意,知写此景皆在欲落未落之时,书,写其形影;琴,则拟其声情耳。盖雁性几警,明防矰缴,暗防掩捕,全恃葭芦隐身。秋晚葭芦既尽,食宿不得不落平沙,此际回翔瞻顾之情,上下颉颃之态,翔而后集之象,警而复起之神,尽在简中。但觉天风之悠扬,翼乡戛击,或唳或咽,若近若遥。既落则沙平水远,意适心闲,朋侣无猜,雌雄有叙,从容饮啄,自在安栖。既而江天暮霭,群动俱自,似闻雁奴踯躅而已。斯景也,制曲者以神写之,挥弦者以手追之,亦洋洋乎盈耳哉!然而难矣。

@高山流水,寻觅知音。欢迎转发本文至朋友圈,让更多朋友成为知音!@

【琴人茶馆】

古琴文化网为琴人开辟兴趣群组:《流派圈子》为各个流派提供展示各自传承的平台;《各地琴友》为全国各地琴友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太古遗音》专注于琴曲琴谱研究;《良材善斫》展示各家斫琴经验。回复”琴人”二字,获得各群组的加入方式和途径。

=======

敬请关注 古琴文化网 微信号:yiheqinshe

=======

怎么关注“古琴文化网”?

1、搜索微信号:yiheqinshe ;

2、添加公众号→输入“古琴文化网”;

3、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如何选择一张能用的琴

点击上面蓝色“古琴文化网”关注

一张能用的琴起码应该有什么样的条件呢?

一、首先要弦能下指,也就是说琴弦离面不可过高。琴弦过高叫做抗指,会影响弹琴方法甚而累坏手指。以七徽的位置说,琴弦离琴面应在○·五公分。过低易产生煞音(或叫沙音),而且空弦可能拍琴面。一般琴弦抗指除岳山太高外,还因为琴的低头不够。外行琴基至没有低头,所谓低头是指琴面自四徽或三徽半或三徽的地方向琴头方向作弧形斜下去,这弧线自然的达到顶端。有的琴在岳山之外的地方另成直线,即是外行造成的。有许多琴抗指并非因为岳山太高,而是因为低头不够。如果岳山一·五公分而琴不抗指,则最为理想。这样右手也不会在琴弦之间碰到琴面。有的琴低头不够而靠岳山低取其不抗指,那么就会有拨弦时右手指碰到琴面的毛病了。还要注意有的琴低头也够,岳山也适当,但琴中部下弯,称为折腰,也是要抗指的。相反如果拱背,则会有抑弦、沙音等问题。

二、琴面不可过于扁平。过于扁平左手按七弦尚无妨碍,但在七徽或七徽以上按一、二、三、四弦就会感到困难。琴面扁平是一弦到七弦之间的弦路上弧度过小,有的琴在四、五徽处弦路上真的就几乎是平面,这样的琴不可用。有的琴虽有扁平之病,但因弦外的两侧弧度很大,或只在四徽以上才呈扁平状,就易被忽略掉。

三、弦距不可过宽过窄。弦距的宽窄是指岳山处琴弦间的距离。有的琴因取料不足而两条弦之间距离很窄,会令弹琴的人手指变得拘紧平板。过宽则会感到不易控制。应以一·七公分为宜。多数古代琴都是差不多这样的弦距。这样弦路练出来的演奏习惯,可以适应大多数情况下所遇到的琴。琴尾弦距以一弦至七弦之间在三·五公分为多见和适当。太近则在按其中一弦时不易让开相邻之弦,太宽又不利于一指同时按两三弦及连续过弦。有的古代琴,尤其是宋琴,尾部一弦到七弦只在三公分左右,亦是正法。如果是古代之琴,不可改动,应保持文物原貌。

四、琴的有效弦长是指由岳山的山口到尾部龙龈之间的长度,以一一○公分至一一一公分为正制。因为我见过的一两百张古琴在制作上各方面规范者,多数如此弦长。而且以现在琴弦之粗细和张力大小,如此长度在正调弦法,以五弦为A,三弦F为宫,合F调,与其它乐器合奏最为适当。太长上不到F,无法与他人合,如一定上到F调,则不是按弦困难就是易断弦。琴弦太短,张力不足,振动不够,发不出应有的音质和音量。

五、琴面要平整。有的琴面制作不精细,除了漆不平整不光滑外,尚且有高低凸凹现象,则会产生沙音。挑选时,可以把琴面对着光慢慢前后左右偏转,看琴面反光,所有不平,明显可见。在该处按弦拨奏并作左右移动,会有沙音。如未产生沙音,则也可不计。一张琴,不管其它方面如何,上面各项如无问题此琴就可以落指了。至少作指法的练习是可以用的了。

六、琴音的挑选是琴本质的判断。能弹之琴作为练习之用已经可以了,而要作为琴人相伴的良友,则琴音又是不可忽视的。但又不能要求过高,因为自古以来良琴难求,我曾为查阜西先生的二、三十张古代琴全部上弦试音,除一清代琴之外全是明代古琴,竟无一张声音过得去者。选择新琴,对于初学琴的人或者尚未开始学琴的人更为困难。但在无人帮助下,也可有个基本选择标准作参考。

首先是琴的弦要上到标准高,不可过松过紧。琴要放在不会产生共鸣的桌子上,也不要放在腿上,那样的声音都不真实。先听七条空弦音的音量和音色是否统一,然后左手在七条弦上每个徽上按住,如未学过弹琴者可用左手大指指甲,或以无名指末端外侧之角按弦,再弹动琴弦,听各处音量音色是否统一、相近。不应有的地方声大有的地方声小,有的地方音亮有的地方音暗。再找到按弦的音和某一个空弦音成同度、八度或两个八度的地方,把按音和空弦音反覆连续弹奏,听是否音色音量统一。再将按弦手指在弹奏之后左右移动,每拍移动一两下,至少移动四次,其音不绝方可用。如果余音更长则是优点。空弦音不必太长,而按音和移动的音应该长。空弦音太长,倒会使演奏时音韵不清。

七、徽位准不准是一个重要问题,检定徽位要用泛音来听。因为如用按音和散音对照,除了初学者音位不熟难以准确外,琴弦的张力影响及有的琴弦本身制作不均等问题也会妨碍判断。在试徽的准不准同时还应该听泛音是否清楚,泛音余音是否长。弹泛音时左手触弦要轻,但却不可离开弦太早,略慢一些倒是可以的,慢离开一点泛音仍清晰可听,如离弦早了泛音不纯,就会冤枉了良琴。

八、关于古琴音质音色的选择,对于初学者是个非常困难的问题。因为音质音色是长期弹琴所形成的内心感觉,很难用语言文字去表达。所以,只求琴的声音不要太小、也不过大、余音长、按音和空弦音大致平衡泛音清楚余音也长,就是一把能用之琴了。至于琴音空不空、噪不噪、木不木、飘不飘……等等,难以一下子掌握。但如果是已经具有音乐修养的人,却又可以有个大体的判断了。

九、琴的漆是对音质有直接影响。但既已先作了声音选择,则只看漆是否平整光滑。更紧要的是有的新琴没有底灰,只是刷几道表漆,则不能承指头的按弦压力。看琴时可以用指甲在线路部分的琴面用力下掐,如有甲印则不可买琴。如主有异议,可以向他指出这是未完成的不合格之琴,必须补上灰,掐入指甲是帮其发现问题以及时补救而已。

以上所谈是一个能用之琴最起码的要求。如果面前有两张琴可以挑选,甚而是不同人的制品,那就要再看其它方面了。佳与不良是在各方面都可以表现出来的。以我所见过的古今制品来说,有毛病的琴、外行的琴比比皆是。所以要作选择就应在可用不可用确定之后再比较其它。如果一张琴的造型无问题,但上面诸项有问题,也不可取。反过来,如果一张琴制作上有问题但不严重,而上述各项俱无问题,也是可取的。因为我们是在找一个可以学和练习用的新琴。

现在谈一谈怎样看一张琴的外部制作规格。一般说琴长通长124.5厘米,有效弦长113肩宽21厘米,尾宽15.5厘米,厚6.4厘米,底厚1.5厘米。为为常制。琴的结构和原理是统一的,但也有各自的不同。比如有的有音柱,有的没有音柱。有的天地柱皆俱,有的只有天柱。有的琴打掉天柱声音倒变好很多。最为特殊的是我曾见过一张明代蕉叶式古琴,做工极精,但却没有底板。并非去掉了底板,而是制作时就是不要底板。而声韵音量皆属中上。不知此琴是否空前绝后之奇。琴的结构和原理如此,但其造型却又是完全自由的,外观的各部尺寸形状皆可随制者之心。甚而弦长和弦距都可自由决定。一般说唐圆宋扁是指琴面拱形的弧度不同。而明琴则多数是尾窄,清琴袭明制,但较小气,无特征,极少精品,所见几乎都是外行所做。也许因为明琴遍地,精品亦可得,所以清人可以享其成,作琴者大约也只是不精于此之热心者或好事者。北京故宫和孔庙的雅乐之琴则几乎如儿童玩具,更不足论。我曾见一民国时琴人所制之琴,音韵颇佳,做工亦精,但结构外行之处亦不少。所以初学琴的朋友自己选择时不必要求太高,购买之后也不必责已过严。

@高山流水,寻觅知音。欢迎转发本文至朋友圈,让更多朋友成为知音!@

=======

敬请关注 古琴文化网 微信号:yiheqinshe

=======

怎么关注“古琴文化网”?

1、搜索微信号:yiheqinshe ;

2、添加公众号→输入“古琴文化网”;

3、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历代古画里的那些古琴

点击上面蓝色“古琴文化网”关注

古琴历史悠久,它在中国文化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在历代古画中得到完美体现。

东晋(317-420)顾恺之《斫琴图》,宋人摹本,绢本设色,故宫博物院藏。

历代古画里的那些古琴

《斫琴图》描绘古代文人学士正在制作音色优美、颇具魅力的古琴的场景。画中有14人,或断板、或制弦、或试琴、或旁观指挥,还有几位侍者(或学徒)执扇或捧场。因画中表现的多是文人,所以都长眉修目、面容方整、表情肃穆、气宇轩昂、风度文雅。人物衣纹的线条细劲挺秀,颇具艺术表现力。此画与顾恺之的其他作品一样,画面中如春蚕吐丝般的线条既能传神地勾勒出人物的形象特征,也能恰到好处地把握人物的内在性情。

北齐(550-577)杨子华《校书图》, 绢本设色,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历代古画里的那些古琴

据宋代黄庭坚《画记》、黄伯思《东观食话》等书记载,《北齐校书图》在宋代有白描与设色不同摹本。画中所记录的是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6年)文宣帝高洋命樊逊等人刊校五经诸史的故事。画面有三组人物,居中的是坐在榻上的四位士大夫,或展卷沉思、或执笔书写、或欲离席、或挽留者,神情生动,细节描写也很精微,旁边站立服侍的女侍也表现得各具情致。此画用笔细劲流畅,设色简朴优美,画风虽难免受宋人影响,但与北齐娄睿墓壁画有异曲同工之妙。

北宋(960-1127)赵佶《听琴图》,立轴,绢本设色,故宫博物院藏。

历代古画里的那些古琴

宋徽宗赵佶,是北宋末期提倡写生花鸟的画家,而于人物、山水也是无所不能。他所流传下来的作品,根据历来的记录,并不太多,尤以山水为最少。他的人物画,现在所能见到的,除了《捣练图》和《虢国夫人游春图》都说明是摹唐张萱的画笔外,还有《文会图》和《听琴图》。

画中主人公,居中危坐石墩上,黄冠缁服作道士打扮。他微微低着头,双手置琴上,轻轻地拨弄着琴弦。听者三人,右一人纱帽红袍,俯首侧坐,一手反支石墩,一手持扇按膝,那神气就像完全陶醉在这动人的曲调之中;左一人纱帽绿袍,拱手端坐,抬头仰望,似视非视,那状态正是被这美妙的琴声挑动神思,在那里悠悠遐想;在他旁边,站立着一个蓬头童子,双手交叉抱胸,远远地注视着主人公,正在用心细听,但心情却比较单纯。三个听众,三种不同的神态,都刻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元(1271-1368)王振鹏《伯牙鼓琴图》,绢本,墨笔,故宫博物院藏。

历代古画里的那些古琴

王振鹏,字朋梅,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官至漕运千户。工墨笔界画,笔法工致细密,自成一体。亦擅人物。元仁宗赏识他,赐号弧云处士。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元仁宗朝。此卷描绘伯牙为知音者钟子期弹琴的故事。相传伯牙生于春秋时代,擅弹琴,与钟子期为友。《荀子·劝学篇》有“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的记载。流传至今的古琴曲“水仙操”和“高山流水”据传就是他所作。图中弹琴者为伯牙,对面聆听者是钟子期。画中伯牙与子期的举止神情均刻画得惟妙惟肖。衣纹用笔细劲流利,精谨生动。实为元代人物画代表作。卷末署“王振鹏”三字款。卷尾有元人冯子振、赵声、张原题记。

明(1368-1683)杜堇《梅下横琴图》,立轴,绢本,设色,上海博物馆藏。

历代古画里的那些古琴

此图写文人雅士在梅下抚琴的情景。老梅虬曲如苍龙盘空,红梅绽开,文人雅士性情激昂,挥斥文章,谈笑风生。人物刻画精细,面部略敷铅粉,衣褶劲利流畅,吸收了北宋李公麟和元代张渥的线描技巧。

清(1916-1911)原济《对牛弹琴图》,立轴,纸本墨笔纵,故宫博物院藏。

历代古画里的那些古琴

“对牛弹琴”一词本是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但此图通过作者自题中“世上琴声尽说假,不如此牛听得真”等诗句,反映出作者难遇知音,而只能寄托于“牛声一呼真妙解”,反映了作者孤独落寞的心境。画中人物取正面,双目却望向画外,正抚琴自吟;牛取背向,作抬头倾听状。人物以粗笔湿墨勾画衣纹,笔触简括;牛以墨彩晕染而出,雄健体硕。占大部分幅面的长题与淡然清雅的画面统一和谐,互为衬托。

原济(1642-约1718),清初书画家、画学理论家。僧人。俗姓朱,名若极,广西全州人。法名原济,一作元济(后人传为“道济”,道乃尊称,非名字实误),小字阿长,字石涛,号大涤子、清湘陈人、清湘遗人,晚号瞎尊者、零丁老人等,自称苦瓜和尚。与梅清、梅庚、戴本孝等交往,相互影响,合称“黄山派”。擅画花果兰竹,兼工人物,尤擅山水,画名极盛。与弘仁、髡残、朱耷合称“清初四僧”。对后来扬州画派与近代画风影响极大。传世作品有《春江垂钓图》、《细雨虬松图》、《搜尽奇峰打草稿图》、《西园雅集图》、《黄山八胜图》、《采菊图》、《对牛弹琴图》等。

清(1916-1911)禹之鼎《幽篁坐啸图》,绢本,设色,山东省博物馆藏。

历代古画里的那些古琴

禹之鼎(公元1647-1716年),字尚(上)吉,一字尚其,号慎齐,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康熙间供奉内廷。善画小像,亦能山水、花鸟。幼师蓝瑛,后出入宋、元。其写真多白描,秀媚古雅,一时名人小像,多出其手。康熙五十五年卒,年七十岁。此图画清代诗坛领袖渔洋山人王士祯。王士祯临坐于铺有裘皮的盘石上,眉清目秀,长发朱唇,横琴未弹,若有所思,具有诗人学者气质。衣纹用柳叶描,颇生动;以水墨写幽篁,有元人法;石用披麻皱。溪流向远处淡化,令人遐思,皓月当空,更增寂静雅趣。作者录王维诗以烘托画意。画前提“幽篁坐啸”四字,款署“海宁门人陈奕禧”。画后题诗甚多,作者均系王士祯门人。禹之鼎另绘王渔洋柴门倚杖图卷,与此图成姐妹作,亦藏山东省博物馆。

清(1916-1911)《弘历观荷抚琴图》,纵轴,绢本,设色,故宫博物院藏。
历代古画里的那些古琴

随着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之风,一些欧洲画家开始在清代宫廷供奉。一方面,他们接受中国传统绘画方式,采用中国笔墨颜料和纸绢作画,另一方面,他们依然坚持西洋绘画技法中的透视原则,在作品中着意表现物体的体积、质感、明暗、投影乃至倒影。此幅虽未署作者名款,实由意大利画家郎世宁主绘,中国画家补画山水背景。画中乾隆皇帝身着汉装,临湖抚琴,远处高山流水,喻其襟怀心境。

作者不仅通过高超的技巧和精准的透视画法成功地表现出水边亭台的立体感和通透感,而且将建筑整体复杂的结构和各个构件的细部都交代得一清二楚,细腻的笔触与富于变化的色彩将原木立柱和屋顶青石瓦片的肌理与质感描绘得精微而生动。从此图中可以看到郎世宁运用焦点透视手法,按照一定的规律将所见到的屋宇移于画幅,成功地在二维平面画幅上真实地表现出多维空间,与传统中国界画描绘空间的手法完全不同。

@高山流水,寻觅知音。欢迎转发本文至朋友圈,让更多朋友成为知音!@

【琴人茶馆】

古琴文化网为琴人开辟兴趣群组:《流派圈子》为各个流派提供展示各自传承的平台;《各地琴友》为全国各地琴友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太古遗音》专注于琴曲琴谱研究;《良材善斫》展示各家斫琴经验。回复”琴人”二字,获得各群组的加入方式和途径。

=======

敬请关注 古琴文化网 微信号:yiheqinshe

=======

怎么关注“古琴文化网”?

1、搜索微信号:yiheqinshe ;

2、添加公众号→输入“古琴文化网”;

3、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关于减字谱 · 背谱十法

点击上面蓝色“古琴文化网”关注

琴曲用减字谱记录保存的形式由来已久,口传心授的教学方式也一直沿用至今,其妙处自不必多言。虽说我们今天可以听到《广陵散》、《秋鸿》这样的大曲,然而,不要说是对于普通爱好者,就是专业琴家在记忆类似这些动则20多分钟的大篇幅琴谱时,也无不要花大量的时间来记忆和消化。

传说中,溥雪斋先生当年只用了1年时间便学会了古琴并成为大师,那么他是如何在耄耋之年记住这么多连年轻人都为之咋舌的大量琴曲呢?他有什么好的记忆方法呢?

本文试图罗列出十种记忆方法供大家参考,从记忆琴谱的角度出发探讨发掘记忆琴谱的方法和经验,同时也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发现大家好的记忆方法,以期达到增强记忆效果,提高记忆时间的目的。使大家能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少走一点弯路,利用最适合的记忆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记忆效果。

1、视觉背谱法。

这里是指用视觉来阅读减字谱,由大脑直接想象出音符,使音符及各种记号因为视觉上的反复练习,而被牢记下来,直至背熟谱子。这种背谱的方法以减字谱为基础,需要记忆者对减字谱具有熟练的运用能力,并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视觉把减字谱符号直接想象出音符来,它的进一步深化就是直接的视谱弹奏。因此对背谱者要求比较高,不易初学,但可以非常有效地锻炼记忆强度,达到很好的效果。广义上的视觉背谱则是指通过视觉直观的拿琴谱来记忆,其使用的普及度和作用自然不言而喻。

2、听觉背谱法。

这是一种依靠听觉来记忆乐谱的背谱方式,也是一种效率比较高的记忆方法。在具有一定理解能力的基础上多听古琴曲是最好的方法。听一家一派的不同琴曲,听各家各派的不同琴曲,听同一曲目各家不同的演奏方法,总之多听可以开拓视野,集思广益。听可以在脑子里留下深刻的旋律印象,而其中的第一印象则尤其重要,往往会在记忆深处打上永久不灭的烙印,有很多学琴的人都是因为幼年时受琴乐的影响在头脑中留下了磨灭不了的印象才开始学习古琴的,这其实也是听觉记忆的最好例证。

3、触觉背谱法。

由于不断地练习古琴弹奏,手指触觉也在反复记忆,尤其古琴演奏时所用之右手,熟练以后完全可以做到不看右手弹奏,而大多数练习弹琴的学习者也都基本上是自觉或者不自觉的忘记了自己右手的存在,这其实就是右手触觉的反复记忆,使得演奏者可以直接将曲子弹出来。它依靠运动神经的机械反射进入惯性弹奏状态,使琴曲被存储在一定的记忆程序之中。但是在练习过程中一旦受到某种外来影响,记忆的信号会突然被破坏、中断,导致无法继续弹奏。这种背谱法不但会花掉学琴者大量的实践时间,收效也不能达到最佳状态,所以一般不提倡单独使用,或者说在技术阶段可以适当使用,而熟练以后则考虑和其他的记忆方法综合使用。

4、理论背谱法。

对琴曲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如乐曲的结构、指法、题解、调意、调式、调性琴家的演奏风格、琴曲的历史背景等等,使自己真正了解曲意,在理解的理性分析基础上背谱。这也是一种不适合单独使用的理性记忆方法,但在记忆过程中我们都会自觉不自觉的用到它,在几种记忆法混合使用中,它能起到相当有效的作用,绝对不可忽视。

5、比较背谱法。

单独记忆一首琴曲是非常艰难而枯燥的,这往往是由于没有参照物,没有对比的关系,如果将两首体例相近或完全相反风格的曲子放在一起记忆,通过对比其异同、体会其用心,在对比的过程中逐渐加强记忆,不失为一种看似缓慢。实则快速的方法,不妨一试。

6、唱谱背谱法。

一些老一辈的琴家对此法推崇备至,在实践中也确实取得了良好的记忆效果。此法适合于初步掌握减谱,或五线谱,减字谱的记忆者。在经过视觉、听觉的反复磨合过程和大脑的加工反射以后,再次通过记忆者自身边弹边唱而又反馈于视觉和听觉,达到相互促进的作用,从而加强了记忆的效果。不失为一种优秀的记忆方法,古琴中的琴歌则是这种记忆方法最好的综合体现。

7、随时记忆法。

也可以叫偶然记忆法,是指不专门以记忆为目的的记忆活动。例如:在外出游玩的情况下,在睡觉前躺在床上的时候等等。随时记忆是加强记忆的保险柜,偶尔的遇见会产生不可小视的记忆强度,但这种记忆方法要贵在坚持,并在长期实践中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不可依靠它来进行大面积的记忆。

8、短时记忆法。

也可以叫压缩突击法,即利用相对集中紧凑的时间对被记忆专题进行突击记忆,记忆时间短、记忆内容多、记忆强度大。虽然短时间内记忆效果不错,但从长时间来看仍然比较容易遗忘。如果结合其他多种方法综合应用则能产生良好的记忆效果。

9、灵感记忆法。

谁都有灵感的火花突发的时候,利用好这转瞬即逝的火花瞬间来记忆琴曲可以达到惊人的效果。然而此方法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不能人为创造,是记忆人综合素质和修养及天分的突显。任何盲目地自认为可以创造灵感和等待灵感来临的方法都是荒唐可笑而毫无疑义的,所谓“中得心源”、“师法天成”是也。

10、综合背谱法。

顾名思义,将两种或几种背谱法结合运用,使思维、情感、肌肉、神经、听觉、视觉达到最理想的协调状态。

@高山流水,寻觅知音。欢迎转发本文至朋友圈,让更多朋友成为知音!@

=======

敬请关注 古琴文化网 微信号:yiheqinshe

=======

怎么关注“古琴文化网”?

1、搜索微信号:yiheqinshe ;

2、添加公众号→输入“古琴文化网”;

3、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蜀中琴韵 · 喻绍泽

点击上面蓝色“古琴文化网”关注

蜀中琴韵 · 喻绍泽

喻绍泽(1903年—1988年)字润,1903年出生于四川成都的殷实人家。近现代杰出的蜀派古琴教育家、演奏家。他于成都音乐学院教授古琴,也是成都“锦江琴社”的名誉会长,对现代琴坛影响很大。

喻绍泽八岁入私塾,十七岁考入省立外国语专科学校专修英语,毕业后做了十六年的中学英语教师。他自幼学习用功,喜好音乐,先后学习过笛子、二胡、琵琶等乐器,十五岁投师舅父廖文甫学习古琴,得其真传,终身操琴不辍,成为享誉琴坛的蜀派古琴艺术家。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喻先生已是国内有知名度的琴家。除勤奋研习古琴,他还积极组织参与琴人社团活动。1937年,喻氏兄弟、裴铁侠等人发起了“成都律和琴社”,1947年又发起了“秀明琴社”,汇聚琴友,雅集其间,促进琴人的相互交流、学习,接待过查阜西、胡莹堂、徐元白等著名琴家。1955年,喻先生为查先生率队的中国音乐家协会全国琴人采访组录制了蜀派琴曲。

1956年,喻先生成为四川音乐学院专职古琴教师,是整个西部地区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专职古琴教师。同年,他作为蜀派琴家的唯一代表参加了全国首届音乐周的演出。1960年,他赴西安音乐学院执教古琴。1962年,回四川音乐学院继续任教。1963年,他出席了全国古琴第一次打谱座谈会。会议期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了他演奏的《流水》、《醉渔唱晚》等曲目。

1979年,已是古稀之年的喻先生,再次恢复组建了成都“锦江琴社”并担任社长,团结亲人开展侵蚀活动。进入八十年代,喻先生仍以年迈之躯为弘扬蜀派古琴艺术竭尽全力,他多次为电台、电视台录制节目,为留学生授课,接待海内外古琴爱好者,培养古琴人才。他打谱的《孤馆遇神》、《幽兰》、《胡笳十八拍》、《秋鸿》等曲目独具韵味,他还创作了《欢乐》、《除夕》、《思念》等现代琴曲。

喻绍泽的古琴演奏不仅继承了蜀派古琴的特色,而且形成了自己稳健、朴实的风格。他演奏的《流水》运用了“七十二滚拂”出色地再现了“流水”惊涛拍岸、奔腾向前的景象。另外,《秋水》的飘逸祥和,《高山》的雄浑跌宕,《偑兰》的九霄仙音,皆通过喻老先生娴熟的演奏技艺得到准确传神的表现。作为德意兼备的教育家,他根据自己多年的演奏心得,撰写了不少古琴论著,获得过不少大奖,也培育出了不少著名古琴家和制琴师。

@高山流水,寻觅知音。欢迎转发本文至朋友圈,让更多朋友成为知音!@

【琴人茶馆】

古琴文化网为琴人开辟兴趣群组:《流派圈子》为各个流派提供展示各自传承的平台;《各地琴友》为全国各地琴友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太古遗音》专注于琴曲琴谱研究;《良材善斫》展示各家斫琴经验。回复”琴人”二字,获得各群组的加入方式和途径。

=======

敬请关注 古琴文化网 微信号:yiheqinshe

=======

怎么关注“古琴文化网”?

1、搜索微信号:yiheqinshe ;

2、添加公众号→输入“古琴文化网”;

3、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赵孟頫制作的“龙吟虎啸”琴

点击上面蓝色“古琴文化网”关注

赵孟頫制作的“龙吟虎啸”琴

“龙吟虎啸”在中国历代古琴中排名第三。排名第一位的是宋徽宗赵佶用过的一把名琴 ——“春雷”。“春雷”为唐代制琴大师雷威所做。这把古琴流传有序,堪称中国“第一琴”,只是目前不知何人收藏。排名第二的是唐代中国当作国礼送给日本的“金银平文”琴。该琴现藏日本正仓院,被日本视为国宝。

故宫博物院古琴专家郑珉中介绍,该琴腹中左刻一行“松雪道人识”五字。“松雪道人”是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俯的号,可见“龙吟虎啸”琴是出自这位大师之手。元代大家赵孟俯除了书法被历代文人墨客所推崇外,其在音乐方面的造诣也很高。这把“龙吟虎啸”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的第一把赵孟俯制作的古琴,也是近四十年所见保存最完整的一张宋代古琴,应属于上等文物。

据说,赵孟俯死后,其子孙曾把“龙吟虎啸”赠送给元代著名画家倪云林,倪氏后人后来又完璧归赵,把琴还给赵孟俯后代,直至上世纪80年代,后人赵鸿雪的家属把琴卖给了江苏书画家董欣宾。

在2004年荣宝春季拍卖会,这把有近千年历史的古琴在众多买家二十多轮的争夺下终以385万元成交,而起拍价仅为80万元。 最后被著名书画家许麟庐之子许化迟先生以385万元收入囊中。

这把“龙吟虎啸”古琴为仲尼式,以虫蛀古桐材所制,通身髹以黑漆,久经使用,手指袍袖磨擦处露栗壳色漆,蛇腹断满布其上,古气盎然。琴背池上刻隶书“龙吟虎啸”四字,其下嵌一片古玉。琴通长122厘米,额宽19厘米,尾宽14厘米,四五徽间最厚处达6.5厘米。琴面金徽13枚,弧度浑圆头尾一致。

郑珉中还介绍说,传世古琴中,唐代蜀人雷越之琴以及宋仿之作已经看到,但没有看到唐代另一位制琴大师张越之琴以及宋仿之作。“龙吟虎啸”正好符合张越之琴“材分短小”、“形如筒瓦”、“张琴坚清,声激越而润”三个特点,因此也可以判断“龙吟虎啸”是几十年来发现的第一张张越风格的古琴。此琴琴套现收藏于浙江省丝绸博物馆。

近四十年所见最完整的宋琴——龙吟虎啸

在二十年前偶然见到一位张女士,得知江南名画家董欣宾先生藏有江南著名的宋代古琴,其后又陆续听说董先生不仅精于书画篆刻,对于诗词、散文、医学、武术、周易都十分精通,有深入的研究。而且着术甚丰。如此饱学之士可称为当代的奇才。还听说他不会弹琴,但对古琴却十分喜爱,平素与林友仁、梅日强诸琴家过从甚密,更不惜重金购藏古琴命公子学琴之用。近闻董先生归道山,而余竟未得识荆,实为生平一恨。今江南陶艺先生随董公子抱其先哲所遗古琴来访,因得见“龙吟虎啸”琴于寒斋,有此琴缘眼福不浅。
琴为仲尼式,系以虫蛀古桐材所制,通身髹以黑漆,久经使用,手指袍袖磨擦处露栗壳色漆,蛇腹断满布其上古气盎然。琴背池上刻寸许隶书“龙吟虎啸”四字,其下嵌古玉一片约4.5×6公分。腹中左刻寸楷一行为“松雪道人识”四字。青白玉轸足极光润。琴通长122,额宽19,尾宽14公分,四五微间最厚处为6.5公分。琴面金徽十三枚,弧度浑圆头尾一致。合缝严紧,天地柱均极牢固,周边断纹通天为未经剖修之器。略一勾拨音清越琳琅发金石之声,尤如环佩之音来自天际。这种琴音与宋人辑《琴苑要录》所述“琴为无声之乐,务存细紧”的要求相合,显然,是一张具有古人欣宾特点的宋琴,与那种胶合缝半开天地柱脱落的宋琴之音,自然有泾渭之别了。据闻琴为赵松雪故物,其子孙世守先人手泽直至后裔赵鸿雪,其流传之序如此。

在传世古琴中,唐代蜀人雷氏之琴及宋仿之作已经看到,但没有见到唐代吴人张越之琴及宋仿之作。张越之琴,据前人所述,其特点有三:第一是“材分短小”,第二是“形如筒瓦”,第三是“张琴坚清,声激越而润”。今“龙吟虎啸”琴,较之盛唐雷威之“九宵环佩”无论宽长皆略短小,其琴面圆浑弧度头尾一致,颇具有筒瓦之象,而发音坚清激越,与张琴的特点相似,且同出自吴人之手,说它是宋仿张越之作颇为近之。

此琴传世年久,断纹多发纫锋,加以岳山略低不及一指,疑为屡磨弦沟所致,是以弦近琴面,有碍弹拨。倘能修平纫锋,稍稍补高岳山,张以加重丝弦,则坚清激越而润的元音自当复出。传世宋琴多经破损重修,如此完整用蛀桐之作,实属至为罕见之品。

@高山流水,寻觅知音。欢迎转发本文至朋友圈,让更多朋友成为知音!@

=======

敬请关注 古琴文化网 微信号:yiheqinshe

=======

怎么关注“古琴文化网”?

1、搜索微信号:yiheqinshe ;

2、添加公众号→输入“古琴文化网”;

3、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耶律楚材与“春雷”琴 的故事

点击上面蓝色“古琴文化网”关注

耶律楚材与“春雷”琴 的故事

宋徽宗赵佶,是杰出的艺术家,书画双绝,还热衷于琴。他在他的宣和内府中设立了一个“万琴堂”,收藏天下名琴。而唐代雷威所制的“春雷”琴,为“万琴堂”之首。

“唐琴第一推雷公,蜀中九雷独称雄……吴越百纳云和样,春雷亦见宣和宫。”这是清末著名琴家杨宗稷咏唐代雷琴之句。其提到的“春雷”琴极为珍罕,乃唐代著名琴工雷威制造,琴身连珠式,造型饱满,有唐琴之“圆”;琴音韵沉厚清越,兼得松、透之美。

话说北宋末年,宋徽宗赵佶在其宣和内府设置画院、书院、棋院和琴堂,收罗天下百工待诏宫中,创作出无数艺术珍品,以至于当北宋覆灭之际,金人掳掠宫中文物艺术品整整装了2050车运往燕京,可见其财富之巨。其中,春雷琴正是宣和内府“万琴堂”中所搜罗的天下古琴神品之最,也随着金人的铁蹄来到燕京,收藏于承华殿,题铭“承华殿春雷”,再一次成为明昌御府第一,深得金章宗喜爱。金章宗完颜璟可谓视琴如命,尤其迷恋春雷琴,“临终时挟之以殉”。然而在地下仅埋藏了18年,春雷琴就又复出于世,“略无毫发动,复为诸琴之冠”,被献给草原霸主,成为了元宫中的珍宝。

耶律楚材,字晋卿,号湛然居士,又号玉泉老人。他是辽朝皇室后裔,先仕于金,后投效于蒙古政权,历经太祖、拖雷、太宗、乃马真后四朝,效力蒙古政权达26年之久。耶律楚材17岁时即“书无所不读,为文有作者气”,后终成为博及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的饱学之士。耶律楚材从小学习古琴,曾先后跟随宫廷琴待诏弭大用、苗秀实学习操缦,能熟练弹奏50多首琴曲,通律吕。1222年,耶律楚材在随成吉思汗西征途中,曾得旧宫殿门坚木三尺许,将其斫制为一张琴,琴声清越,耶律楚材非常喜欢。种种事实都反映了耶律楚材深厚的琴学修养,称他为“琴家”是毫不过分的。

与众不同的是,耶律楚材学琴是因虚静淡远的琴境与物我两忘的禅境同一意趣,更益于禅修。这位困扰于人世间繁杂事务的宰相乃是将古琴作为免去人之躁心、矜心、利心、欲心等一切妄念、参禅养素的道器,以枯木入禅乃至“藉琴以明心见性”。论及修持方式,耶律楚材见解独到:“宴息穹庐中,饱食无用心。读书费目力,苦思嫌哦吟……呼童炷梅魂,索我春雷琴。何止销我忧,还能禁邪淫。”可见,在他眼中,宴席饱食、读书苦思等都不及春雷琴能解忧禁淫,达到清修的地步。

其诗中所提到“春雷琴”正是殉葬金章宗、18年后复出的唐琴春雷。入元宫后,春雷琴被赏赐给了当朝宰相、大琴家耶律楚材。耶律楚材非常喜欢春雷琴,曾多次在诗中提到它,如“有我春雷子,岂惮食无肉”。长期以来,仅充当后宫无数珍宝饰物之一的春雷琴在耶律楚材手中无疑积聚了更多的灵气与慧性。其子耶律铸曾作《春雷琴》一诗云:“素匣开寒玉,乌龙出秋水。长到夜深时,恐乘雷雾起。” 诗中春雷琴充满神秘感,形若乌龙,于深夜弹奏时使人有乘雷驾雾之感。正所谓宝剑赠英雄,拥有春雷琴的耶律楚材如虎添翼,琴技更加妙绝,将其师弭大用的平淡闲雅与苗秀实的蜀声峻急合为一体,形成了“稍疾意不急,似迟声不跼”的风格。他弹琴时非常讲究琴曲的意境,对于琴曲也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和领悟力,自谓对琴曲能尽得妙意:“《高山》壮意气,《秋水》清心目。《阳春》撼琼玖,《白雪》碎瑶玉。《洛浦》太含悲,《楚妃叹》如哭。《离骚》泣鬼神,《止息》振林木。《秋思》尽雅兴,《三乐》歌清福。”

当然,万事万物皆为身外之物,无论何种奇珍异宝,终是借来看守数十年。耶律楚材深谙此道理,他死后,有人曾污蔑他,说:“公为相二十年,天下供奉,皆如私门。”蒙古乃马真后便派遣卫士去其家中抄查,结果搜得财物却出乎意料的少。而对于春雷琴这样的旷世珍宝,耶律楚材亦不会挟珍炫奇。他后来将春雷琴赠予他最尊敬的佛法大师万松老人。而离开了知音耶律楚材,春雷琴再一次展开了“不住不灭、千百回转”之旅。元代中晚期,春雷琴再一次被元朝内府收回,并先后赐予文人学士傅初庵、赵德润等人。入明之后,春雷琴讯息绝迹,琴坛少有人谈论或见到这张千古瑰宝。

耶律楚材与“春雷”琴 的故事

而时隔500余年的今天,存世有三张题名“春雷”之琴,均自号为宣和府春雷,分别是旅顺博物馆“春雷”、台湾著名画家张大千“春雷”、北京著名收藏家汪孟舒“春雷”。如此,究竟谁家的是宣和“万琴堂”故物?而宣和第一琴“春雷”是否尚在人间?这些自有后人评判。

@高山流水,寻觅知音。欢迎转发本文至朋友圈,让更多朋友成为知音!@

【琴人茶馆】

古琴文化网为琴人开辟兴趣群组:《流派圈子》为各个流派提供展示各自传承的平台;《各地琴友》为全国各地琴友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太古遗音》专注于琴曲琴谱研究;《良材善斫》展示各家斫琴经验。回复”琴人”二字,获得各群组的加入方式和途径。

=======

敬请关注 古琴文化网 微信号:yiheqinshe

=======

怎么关注“古琴文化网”?

1、搜索微信号:yiheqinshe ;

2、添加公众号→输入“古琴文化网”;

3、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指与弦合 · 弦与音合 · 意与音合

点击上面蓝色“古琴文化网”关注

指与弦合 · 弦与音合 · 意与音合

指与弦合

弦有性欲顺而忌逆,欲实而忌虚。倘绰者注之,上者下之,则不顺。按未重,动未坚,则不实。故递指严欲松,过弦尤欲无迹,往来动荡,上下活泼,则指与弦合。

弦与音合

音律或在徽,或不在徽,本有分数以成位。今则浊而不明,和于何觉?及其篇中有度,句中有候,字中有旨,音理甚微。今则乱而无序,和又何寻?

是以深于音律者细辩其吟猱以叶之,绰注以道之,轻重缓急以节之,而务令宛转成韵,

曲得共情,则指与音和矣。

意与音合

盖音者意也。意先乎音而音随乎意,将众妙归焉。

故重而不虚、轻而不鄙、疾而不促、缓而不弛。 若吟若猱,圆而无碍;以浮以注、定而或伸;迂回曲折、束而实密;抑扬起伏、断而复联,此音意之妙以尽诸指也。

而更有得弦外者。山可移也,则巍巍若是;水可引也,则洋洋是与;暑可变也,则虚室晓雪;寒可回也,则草阔流春。其无尽藏不可思拟,则与意而融和矣。

要之神间气逸,静游上古,嘿而玩之蔼然心醉,吾以是知其太和也。

@高山流水,寻觅知音。欢迎转发本文至朋友圈,让更多朋友成为知音!@

=======

敬请关注 古琴文化网 微信号:yiheqinshe

=======

怎么关注“古琴文化网”?

1、搜索微信号:yiheqinshe ;

2、添加公众号→输入“古琴文化网”;

3、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从“鼓琴”到“弹琴”的演变

点击上面蓝色“古琴文化网”关注

古琴在中国古代又称为“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曾被视为“八音之首”,“贯众乐之长,统大雅之尊”,居于“琴棋书画”中的首位,地位之高,影响之大,远非其他乐器可比。琴历史悠久,又有稳定的形制结构,通常都有七根弦,故今人称之为“古琴”或“七弦琴”。

古琴是最古老的弹拨弦鸣乐器之一,换成今天的用语,演奏古琴的动作可称为“弹”——即“弹琴”,但是在先秦,特别是战国中期以前,古人却将古琴的演奏方法称为“鼓”——即“鼓琴”。“鼓琴”何以演变为“弹琴”,“鼓”与“弹”究竟只是表面的用辞不同,还是在演奏技艺上有着实质性的区别?从“鼓”到“弹”,是否有一演奏方式上的历史性变化?

有关琴的记载,最早的文献见于《尚书》,《尚书·益稷》:夔曰:“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祖考来格,宾在位,群后德让。下管鼗鼓,合止柷敔,笙镛以间。鸟兽跄跄,《箫韶》九成,凤皇来仪。

早在虞、舜的时代,古琴作为一种重要乐器,便已进入宗庙仪典,作为庄重肃穆的大乐演奏。值得注意的是,尚书》记载演奏古琴,使用的动词是“拊”。《玉篇·手部》:“拊,拍也”。拊的本意是轻拍,与之相应的是“击”。《尚书·舜典》:“予击石拊石。”蔡沈注即云:“重击曰击,轻击曰拊”由此可见,“拊”与“击”二字,都可以作“敲击”解。

而“予击石拊石”中的“石”,即石头制成的打击乐器,为八音之一。《正字通·石部》:“石,八音之一”。“石”又称“磬”,《尚书·舜典》孔传:“石,磬也”。山西夏县东下冯夏代文化遗址,便出土了与文献记载一致的石磬,形状颇似耕田的铧犁,上端有孔,可悬挂敲击。可见“拊”的本意为“敲击”,“拊”与打击乐器“石”“磬”连用,正显示了演奏乐器时的姿态动作。这里要讨论的是,“拊”作为演奏的动词,与名词“琴”联用,表示技巧方法,说明在夏商两代,无论演奏石磬或演奏琴瑟一类乐器,它们的动作都是敲击,区别只是敲击与发音的轻与重不同而已。因此,我们不妨大胆推测,古琴形制尚未确定时,可能并不是弹拨乐器,而是击弦乐器。也就是说,演奏古琴不是用手指拨弄琴弦,而是执物敲击琴弦。这一看法是否正确呢?从“鼓琴”一词的具体用法中,我们可以获得进一步的佐证。

先看《诗经》的记载。《诗经》中凡与“琴”联用的动词,都一概以“鼓”字来搭配:

一、《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

二、《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三、《鼓钟》:“鼓钟钦钦,鼓瑟鼓琴,笙磬同音。以雅以南,以龠不僭。”

四、《山有枢》:“山有漆,隰有栗。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

以上四例,凡谈到琴瑟,都冠以表示动作的“鼓”字。“鼓”是形声字,《说文》:“鼓,郭也,春分之音,万物郭皮甲而出,故谓之鼓。从壴。支象其手击之也。”鼓作为动词,表示用手“击打”、“敲拍”的动作,发出的声音象征着万物复苏的春天。可见将“鼓琴”解作“敲击琴”,当是有坚强的文献依据的。

除了“琴”与“瑟”外,“鼓”之后所接乐器名,据《诗经》所载,尚有“钟”等乐器,具体例证如下:

一、《鼓钟》:“鼓钟将将,淮谁汤汤,忧心且伤。淑人君子,怀允不忘。

鼓钟喈喈,淮水喈喈,忧心且悲。淑人君子,其德不回。

鼓钟伐鼛,淮有三洲,忧心且妯。淑人君子,其德不犹。

鼓钟钦钦,鼓瑟鼓琴,笙磬同音。以雅以南,以籥不僭。”

二、《白华》:“鼓钟于宫,声闻于外。”

三、《灵台》:“於论鼓钟,於乐辟廱。”

钟是夏商时代常见的打击乐器,祭祀或宴享时均要演奏,多用青铜铸造,体大中空,以槌叩击发声。与“鼓琴”一样,“鼓钟”即“叩击钟器”。

《易经》也有类似的例证:《周易·离》:“九三: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

缶是古代瓦制打击乐器。《说文·缶部》:“缶,秦人鼓之以节謌。”《诗经·陈风·宛丘》:“坎其击缶,宛丘之道。”孔颖达疏:“此云击缶,则缶是乐器。”缶是秦国乐器名,既可“鼓”,也可“击”,“鼓”与“击”意同,都可训为“叩击”。

与前面提到的“鼓琴”相似,《易经》、《诗经》提供的大量例证,都足以说明“鼓”字的用法与“击”类似,主要是表示与乐器演奏有关的叩击或敲拍的动作。战国之前的文献,凡出现作为动词用法的“鼓”字,同时又与古代乐器联用,无论后面跟的名词是“钟”或“缶”,毫无疑问都是打击乐器。“鼓琴”是否也一样呢?《诗经》表示琴的演奏技艺的动词均极为稳定,除“鼓”字外,并未见与其他动词搭配。由此可以推知,“鼓琴”的“琴”,与“钟”、“缶”一样,尽管演奏时的动作仍有轻重缓急的不同,但方法上则一概都是“敲击”。琴虽然是弦乐器,但在战国中期以前,乃以“叩击”发音,与我们今天的“弹拨”技艺截然不同。

除《诗经》一书外,其他同时或稍后的的文献资料,凡谈及琴瑟演奏动作时,所使用的动词均为“鼓”,我们也可将其迻来作为佐证:

一、《孟子·尽心章句下》:“舜之饭糗茹草也,若将终身焉;及其为天子也,被袗衣,鼓琴,二女果,若固有之。”

二、《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将及楚师,而后従之。乘皆踞转而鼓琴。

三、《庄子·齐物论第二》:“果且有成与亏乎哉?果且无成与亏乎哉?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昭文之鼓琴也,师旷之枝策也,惠子之据梧也,三子之知几乎,皆其盛者也,故载之末年。”

四、《庄子·内篇·大宗师第六》:“莫然有间而子桑户死,未葬。孔子闻之,使子贡往侍事焉。或编曲,或鼓琴,相和而歌曰:“嗟来桑户乎!嗟来桑户乎!而已反其真,而我犹为人猗!”

五、《庄子·内篇·大宗师第六》:“子舆与子桑友。而霖雨十日。子舆曰:‘子桑殆病矣!’裹饭而往食之。至子桑之门,则若歌若哭,鼓琴曰:‘父邪!母邪!天乎!人乎!’”

六、《庄子·杂篇·让王第二十八》:“郭内之田十亩,足以为丝麻;鼓琴足以自娱;所学夫子之道者足以自乐也。回不愿仕。”

七、《庄子·杂篇·让王第二十八》:“杀夫子者无罪,藉夫子者无禁。弦歌鼓琴,未尝绝音,君子之无耻也若此乎?”

八、《庄子·杂篇·渔父第三十一》:“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

九、《庄子·杂篇·徐无鬼第二十四》:“于是为之调瑟,废一于堂,废一于室,鼓宫宫动,鼓角角动,音律同矣。夫或改调一弦,于五音无当也,鼓之,二十五弦皆动,未始异于声,而音之君已。且若是者邪!”

十、《列子·天瑞第一》:“孔子游于太山,见荣启期行乎郕之野,鹿裘带索,鼓琴而歌。”

一一、《列子·汤问第五》:“匏巴鼓琴而鸟舞鱼跃,郑师文闻之,弃家从师襄游。”

十二、《列子·汤问第五》:“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峩峩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用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以上例证充分说明,延至战国中期,古琴的演奏方式仍不是弹拨,而是叩击。王国维先生曾指出考据必须“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如果说文献的例证还不能完全说明我们的观点,那么曾侯乙墓十弦琴的出土,便为我们提供了具体而充分的实物证据。

从“鼓琴”到“弹琴”的演变

曾侯乙墓是战国时期的墓葬,其中湖北随县(今随州市)擂鼓墩1号墓出土的十弦琴,约流传于战国时期或为更早。在《中国乐器》一书中,关于此琴有如下之说明:十弦琴:木制,用独木斫成,长67cm,,音箱狭长形,长41.2cm,从音箱末端到尾部,是一块实木,长25.8cm。琴头宽18.1cm,尾宽6.8cm,岳山长16.2cm,宽1.6cm,高1.8cm,有十个弦孔弦距约1.4cm,有效弦长62.7cm轸用木制成,仅存四枚,且已残损。焦尾花瓣形,龙龈较狭小。琴面上刻有双边线的四方形浅槽,琴面不平直,略成波纹状。无徽,一足。琴背面在近头部地方有个长圆形的槽,此外,有一块与音箱大小相同的活底板,厚2.1cm,上面挖有一个与琴面相对应的长方形槽。它与琴面合在一起而构成音箱。岳山上有弦痕,轸池中也有琴轸磨损的痕迹,说明此琴曾使用过。

这里不妨比较一下汉代定型以后的古琴。汉代的七弦琴,宽度一般均为六寸。邕《琴操》也说:“琴长三尺六寸六分,象三百六十[六]日也;广六寸,象六合也。”今天的七弦古琴,其宽度与汉魏时期大致相同,约在20厘米左右。也就是说,汉代琴的宽度,安放弦七根,正好适合手指自由拨动琴弦。但与之相较,曾侯乙墓的琴,宽度仅有18 .1厘米,且岳山很低,在如此狭窄的琴面上,琴弦数量多至十根,弦与弦之间的距离又如此狭小,要用手指在琴面弦间触弦弹奏,必然会限制演奏的灵活自如。大家知道,古琴右手的指法极为丰富,最基本的有托、劈、抹、挑、勾、剔、打、摘八种动作,通过四指变化配合弹奏,弦与弦之间的距离自然不能过于狭窄,否则便无法做到指法的灵活自如,即使能在狭窄的弦间勉强奏出音声,也必然会屡屡碰弦,从而影响到乐曲的表达。《中国古代音乐史》一书也认为:“从其琴体过于狭长、岳山很低、琴距狭窄、难于用手指触弦弹奏来看,较接近于文献所载的击弦乐器筑。《说文》云:‘筑,以竹曲五弦之乐也。’又据宋·陈旸《乐书》载:‘品声按柱,左手振之,右手以竹尺击之。”可见在战国之前,确实存在击弦发声的弦乐器,无论琴抑或筑,都采用同样的方式演奏——即“执物打击”但由于敲击的轻重不同,所使用的动词而也就有所不同,击筑用动词“击”,而鼓琴则用动词“鼓”。因此,结论只能是,战国时期曾侯乙墓出土的琴,不可能是用手弹奏的文人乐器,只能是借助木棍或其他工具叩击成声的贵族乐器。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至迟到战国中期之前,古琴的演奏方式是与汉魏以来的文人演奏方式不同,前者是“鼓琴”,即以叩击或敲打的方式演奏;后者则是“弹琴”,是直接用手指弹拨琴弦。古琴的技艺方法是何时开始演变的呢?通过对先秦文献的考证和解读,笔者认为可能在战国后期,与官学失守,私学兴起,士大夫阶层开始涌出,文人雅士以古琴抒发内心情志,乐教不再属于贵族仪式的专利品有关。

正如余英时在《士与中国文化》中所说:“‘士’的地位处于贵族与平民之间,在社会流动十分剧烈的时代,恰成为上下升降的汇聚之所。……士的阶层不但娴熟礼乐,而且也掌握了一切有关礼乐的古代典籍。……从文化史与思想史的观点说,‘士’阶层从封建身分中解放出来而正式成为文化传统的承担者,便是在这一转变中完成的。孔子以‘士’的身分而整理礼、乐、诗、书等经典并传授给他的弟子,尤其是具体的说明了王官之学流散天下的历史过程。”春秋战国之前,礼乐是官师政教合一的王官之学,士人不能将知识技能据为私有,也不能各抒己见对礼乐知识加以发挥,到了春秋战国“礼崩乐坏”的时期,王官之学即在此崩坏的情势下散失到士阶层的手中,此时传统文化秩序也遭到了解体,六艺之学不再由王公贵族垄断,而博文而知礼乐的“士”知识阶层的兴起,也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承担者。此时古琴的形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甚至在演奏方式上也由于士大夫阶层逐渐居于文化的主导地位而不断进行新的尝试,最终发生改变。

春秋以上“学在官府”,古琴的社会功能并不是个人的修身养性,而是宗庙祭祀,古琴作为宫廷行礼时的重要乐器,举凡祭天神、祀地袛享宗庙,莫不备焉,此时古琴并不是独奏乐器,是和编钟编磬、钟鼓管箫等乐器同台演奏,与这些乐器合奏时,音量则不能过低,否则就失去了演奏的意义。因此采用“鼓”的演奏方式较之“弹”的演奏方式,音量要大,更适合奏于庙堂之上。但是春秋战国之后,随着士阶层的出现,古琴的社会功能也发生了转变,古琴从宗庙仪式的合奏中分离出来,作为士大夫个人修身养性,以琴载道的器乐。士大夫弹琴是为自己或三五知音好友聆听,不需要很大的音量,弹琴有时甚至不是为了听音,而是为了求道,得意即可忘音,此时“弹”的演奏技艺较之“鼓”的演奏技艺更为适合。在战国后期文献“弹琴”一词的出现,便反映了这一微细的文化变迁情况。但在当时“弹琴”也与“鼓琴”一词混用,反映了两种演奏方式仍在并行,最后的结果则是前者取代了后者。为省篇幅,仅举以下三例,说明问题:

一、《荀子·劝学第一》:“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

《荀子·富国篇第十》“故必将撞大钟,击鸣鼓,吹笙竽,弹琴瑟,以塞其耳”

二、 《礼记·檀弓上第三》:“孔子既祥,五日弹琴而不成声,十日而成笙歌。”

《礼记·檀弓上第三》:“颜渊之丧,馈祥肉,孔子出受之,入,弹琴而后食之。”

《礼记·檀弓上第三》:“子夏既除丧而见,予之琴,和而不和,弹之而不成声。……子张既除丧而见,予之琴,和之而和,弹之成声。”

《礼记·丧服四制第四十九》:“丧不过三年,苴衰不补,坟墓不培,祥之日,鼓素琴。”

三、 《战国策·苏秦为赵合从说齐宣王》:“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蹹踘者。”

“弹琴”一词,文献中已随处可寻,足以显示战国后期,古琴的演奏方式已发生了变化,并开始在士阶层中流行。“鼓”已变成了“弹”,古琴与弹琴开始分立,但“鼓”仍为一部分贵族群体沿用。贵族对古琴音乐的垄断权既然已经遭到解构,并开始在文人雅士中普及,因此,它的艺术内涵和社会功能,都不能不有所转换和改变,表现力也显得越来越多样。琴家对古琴制作的改良,大体上是与官学散在民间,即士阶层逐渐掌握了音乐演奏权的历史性进程一致的。随着古琴形制的演变和发展,“鼓琴”之“鼓”便逐渐从人们的记忆中淡去。检读秦汉以后的文献便不难发现,除了征引前代典籍,仍偶尔沿用“鼓琴”一词外,更常见的语汇则是“弹琴”。汉魏时期,古琴无论形制或演奏形式,甚至与之有关的一系列技巧,都已大体定型。“弹琴”也就取代“鼓琴”一辞,成为文人雅士的一种特殊文化好尚,一直延续到今天

@高山流水,寻觅知音。欢迎转发本文至朋友圈,让更多朋友成为知音!@

【琴人茶馆】

古琴文化网为琴人开辟兴趣群组:《流派圈子》为各个流派提供展示各自传承的平台;《各地琴友》为全国各地琴友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太古遗音》专注于琴曲琴谱研究;《良材善斫》展示各家斫琴经验。回复”琴人”二字,获得各群组的加入方式和途径。

=======

敬请关注 古琴文化网 微信号:yiheqinshe

=======

怎么关注“古琴文化网”?

1、搜索微信号:yiheqinshe ;

2、添加公众号→输入“古琴文化网”;

3、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