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您详细剖析古琴的制作工艺

点击上面蓝色“古琴文化网”关注

古琴制造工艺,在传统匠作分门中,属木作类,也属漆作类。中国漆艺以大漆为主要原料,又称“大漆作”,所制物品称“漆器”,由于古琴具有先木作后漆作的漆器特性,所以古琴也属于“漆器”类。

带您详细剖析古琴的制作工艺

明中期以前,中国的木器包括以软木和软杂木类为主的家具,因材质较松软,需要保护,故底漆的制作十分考究,主要采用披麻、挂灰、打磨、走水等程序。披麻就是在木器表面用大漆作粘合剂,褙一层麻布,可以对木器起保护作用并防开裂,古琴制作传统做法也是要褙布的,所不同的是古琴褙布不是整个琴体,而是其底板、侧面及面板的边缘部分,其作用除保护琴体外,对声音也会起调节作用。

挂灰就是上漆胎,漆饰家具如同古琴一样也要上漆胎的,基本的制作以大漆调合石膏制成,考究的做法也会用鹿角灰胎,胎的厚薄家具有一定的程式,而古琴的漆胎厚薄由其所要达到的声音效果决定,一般来讲,木胎共鸣大,漆胎需厚,可达三至五毫米,木胎共鸣小,漆胎宜薄,一二毫米厚即可。古琴的灰胎既对琴体起保护作用,也对古琴特殊音色的形成起很关键的作用,灰胎一般要上四层以上。

打磨就是每层漆灰要基本磨平,最后一层灰胎要精磨,不但要磨平,还要注意其造型。古琴的弦路下面须通过打磨去掉刹音。灰胎经打磨后,表面会留有毛孔和砂眼,需要进行走水工艺,其目的是彻底消除胎上的毛孔和砂眼,方法是用大漆调合细灰粉制成腻子,用牛角刮子等对漆胎通体刮涂,要基本收清,干后打磨。如此数遍,到表面无毛细孔即可。

带您详细剖析古琴的制作工艺

通过以上程序底漆制作完毕,就可以上面漆了。漆器的面漆主要用大漆,但须经过加工,主要是加入桐油,入锅熬制,制成熟漆,使大漆具有流平性。如是色漆,还需调入颜料。然后以漆刷涂刷在底胎上,这样的面漆很厚,经久耐用,很多古琴的面漆制作采用此类做法。

明中期以后,以紫檀、花梨、杞梓木、榉木、楠木、红木为主要用材的优质硬木家具受江南地区文人阶层的青睐,用品成为新的社会时尚。为了彰显高级硬木家具的优美纹理和自然质感,披麻挂灰等工艺在硬木家具等用品上消失了。家具的髹漆变成直接在硬木表面打磨,然后“走水”,去除毛细孔和上面漆。但面漆如采用熟漆涂刷很厚,会掩盖硬木的天然色泽和纹理,所以一般会采用真丝团蘸生漆进行揩漆,由于漆膜较薄,容易产生“其面润滑、木理灿然”的效果。揩漆工艺也是古琴上面漆的一种方法,不同的是古琴揩漆次数远较其它木器为多。

关于斫琴所用原料与鉴别方法:

一、古琴的油漆:

1. 化学漆:光亮度大,漆脆,光滑,微微有籽粒。

2. 合成大漆(腰鼓漆):漆质光滑,丰润,流平性佳!仔细看有擦漆后留下的一丝丝痕迹。

3. 传统大漆(国漆):漆质坚韧光滑,如使用传统退光法,会有种有质感的光泽。

化学漆很容易辨别,合成大漆与传统大漆一般人就很难辨别。我们经过无数次的反复试验发现将合成大漆涂抹在传统大漆的漆面上,合成大漆干不了(至少 2 、 3 个月内干不了);反之将传统大漆涂抹在合成大漆的漆面上会很快就干。也就是将合成大漆涂在琴上(最好是在琴底,一小块就行了),如果没干,油漆就是大漆;干了,就是合成大漆或其他油漆。

二、古琴的灰胎:

灰胎 鹿角霜、八宝灰、瓦灰 为主 灰胎以鹿角霜和八宝灰为最好,其次为瓦灰。

现在为了做旧美观,也是为了能让初学者看清,有时会把古琴的漆胎磨掉一些,露出点灰胎,鹿角霜颜色发金黄,八宝灰就不用细说了,如果灰胎全部是瓦灰就不会这样做了。

三、古琴的配件:

岳山、承露、轸池条、冠角(焦尾)、龈托、龙龈。这些都是斫琴时就粘上的,多数采用紫檀木、老红木、花梨木等材料, 但也有很多人将普通材料上色或搽上鞋油来冒充老红木或紫檀。这就要多了解木材知识,或在焦尾下贴处用砂纸擦一下,看完后用油或传统大漆擦擦,不会影响外观的。

琴轸、雁足 的材料有木化石、象牙、玉石、紫檀木、老红木、花梨木等。多数采用紫檀木、老红木、花梨木,但同样也有很多人通过上色或将木材浸泡在颜色水里来冒充,辨别方法同上即可。

@高山流水,寻觅知音。欢迎转发本文至朋友圈,让更多朋友成为知音!@

【琴人茶馆】:

古琴文化网为琴人开辟兴趣群组:《流派圈子》为各个流派提供展示各自传承的平台;《各地琴友》为全国各地琴友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太古遗音》专注于琴曲琴谱研究;《良材善斫》展示各家斫琴经验。回复”琴人”二字,获得各群组的加入方式和途径。

=======

敬请关注 古琴文化网 微信号:yiheqinshe

=======

怎么关注“古琴文化网”?

1、搜索微信号:yiheqinshe ;

2、添加公众号→输入“古琴文化网”;

3、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