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藏琴赏析
▲点击上面蓝色“古琴文化网”关注▲
“九霄环佩”琴伏羲式唐代
九霄环佩为唐琴,伏羲式,杉木材质打造,外表呈紫栗壳色,小蛇腹断纹间杂细密牛毛断。龙池、凤沼系扁长圆形,龙池上方刻有篆书“九霄环佩”四字,右侧刻有行书“超迹苍霄,逍遥太极,庭坚”十字。整张古琴宽阔厚重,造型古朴典雅,发音苍松透润。“九霄环佩”琴继佛氏之后,大约在1920年左右被逊清宗室红豆馆主溥侗所得。其后傅侗举家南迁移居沪上,“九霄环佩”亦随之南徙,遂成为上海琴坛名器,被收藏家刘世珩所得。1953年,经郑振铎提出,国家文物局由刘氏后人手中以重金购得,并转交故宫博物院。
“玉壶冰”琴仲尼式宋代
“玉壶冰”琴通长119.1厘米。仲尼式,琴面弧度较平,具有薄而轻的特点。鹿角灰胎。金徽。通身发小蛇腹兼流水断纹,局部间细牛毛断纹。龙池凤沼皆作长方形,口沿镶对角紫檀木条。琴面为桐木斫,纹理直而坚,色黄,涂黑色,当池沼处作纳音微隆起。紫檀岳尾,岳山、承露横列琴首,与两边齐。
“飞泉”琴连珠式唐代
故宫博物院所藏的“飞泉”琴,传为西蜀雷氏斫,是晚唐琴的代表作。民国初年此琴为北京琴坛名器之一,为当时古琴家李静(伯仁)所藏。后辗转归古琴家管平湖之弟子山西程宽(子容)所有。1980年程氏将琴捐献,经国务院转国家文物局拨交故宫博物院。近代琴家杨宗稷称其为琴中之“鸿宝”,李静曾定其为雷氏斫。“飞泉”琴通长121.7厘米。连珠式,琴面弧度略呈抛物线形,项、腰棱角无浑圆迹象。通身髹朱漆,面上露大片黑漆,其间现少量金屑,发小蛇腹及牛毛断纹。螺钿徽。琴底为鹿角灰胎,发蛇腹、冰纹断,极具古韵。
“清籁”琴仲尼式宋代
此琴为桐木斫成,通体髹黑漆,鹿角灰胎,漆呈冰纹断。池、沼长方形,金徽,白玉轸足,紫檀岳尾。琴底龙池上方刻填青篆书“清籁”琴名,其下填朱“乾隆御赏”方印。池左右直抵双足刻梁诗正、励宗万、陈邦彦、董邦达、汪由敦、张若霭、裘日修琴铭,填以五色,七人俱乾隆朝词臣。
“玲珑玉”琴仲尼式变体宋代
“玲珑玉”琴,南宋,清宫旧藏。“玲珑玉”琴,仲尼式变体。南宋赵希鹄《洞天清禄·古琴辨》记载,“古琴惟夫子、列子二样”。可见当时最为人熟知而流行。桐木斫,板厚而开膛小,凤舌镶嵌,池沼形状特异,纳音贴以木片。黑漆,八宝灰胎极薄,牛毛间蛇腹断。金徽,白玉轸足,紫檀岳尾,唯尾托为红木,护轸伤损一。琴背铭刻,龙池上刻行书琴名“玲珑玉”。左右刻草书琴铭“峄阳之洞,空桑之材。凤鸣秋月,鹤舞瑶台”,龙池下行书“复古殿”,又九叠文“御书之宝”大印。“复古殿”,南宋绍兴二年(1132)以后在建康(南京)所修行宫之一殿,绍兴二十八年(1158)于临安(杭州)又有此殿之设。全部铭刻为当时一手而成,俱贴金。
“海月清辉”琴仲尼式宋代
此琴栗壳色漆,流水断纹。背面龙池上方刻隶书“海月清辉”,下刻篆书“干隆御府珍藏”印。两侧有梁诗正、励宗万、陈邦彦、董邦达、汪由敦、张若霭、裘日修等人题铭。清代曾由热河行宫珍藏。
@高山流水,寻觅知音。欢迎转发本文至朋友圈,让更多朋友成为知音!@
【琴人茶馆】:
古琴文化网为琴人开辟兴趣群组:《流派圈子》为各个流派提供展示各自传承的平台;《各地琴友》为全国各地琴友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太古遗音》专注于琴曲琴谱研究;《良材善斫》展示各家斫琴经验。回复”琴人”二字,获得各群组的加入方式和途径。
=======
敬请关注 古琴文化网 微信号:yiheqinshe
=======
怎么关注“古琴文化网”?
1、搜索微信号:yiheqinshe ;
2、添加公众号→输入“古琴文化网”;
3、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